辽河断陷兴隆台古潜山封盖条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09:00
【摘要】:论文利用三维地震资料、钻井资料及分析化验数据,研究了盖层分布特征及其连续性整性,评价了其封闭能力;通过浅部活动断层的构造解析、钻井诱导缝统计分析,并参照前人对区域现今应力场调研研究的结果,确定了研究区现今应力场的方向;利用水力压裂的相关资料,计算确定测量点的水平主应力的大小;再利用岩石力学实验,测定盖层的岩石力学参数;最后利用应力场数值模拟技术,确定盖层区的现今应力场分布。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断层垂封闭性评价技术和盖层破裂压力评价技术,预测盖层和断层的临界破裂压力,并最终确定容许的最大注气能力。通过研究,提出了盖层破坏的三种机制(盖层的扩张破坏机制;沿先存断裂的扩张机制;沿先存断裂的活动机制);建立了三轴应力状态下盖层破坏的定量理论模型。并应用该理论模型,计算了临界附加流体压力(即临界注气压力),并应用摩尔空间进行三轴应力状态下的应力分析。最终进行了注气侧向封闭性分析,提出了注气方案建议。
【图文】:
前 言在区域现今应力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浅部活动断层的构造解析、钻井诱分析,确定研究区现今应力场的方向;再利用水力压裂的相关资料,计算确定水平主应力的大小,再利用岩石力学实验,测定盖层的岩石力学参数。最后利数值模拟技术,,确定盖层区的现今应力场分布。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技术和盖层突破压力评价技术层和断层的临界突破压力,并最终确定容许的最大注气能力。
第一章 工区地质概况1.1 工区位置兴隆台潜山地理位置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构造上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中段(见图 1.1),构造面积 91km2。该区东西南北四周紧邻着四个洼陷带,分别为冷东深陷、盘山洼陷、清水洼陷和陈家洼陷,是典型的“凹中之凸”,其油气成藏条件十分优越。自 1969 年兴 1 井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发现了兴隆台油田以来,已在太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二段、一段、东营组等地层发现了六套含油气层系。1.2 构造格局兴隆台潜山带由六个基岩断块山组成,即马古潜山、兴古潜山、陈古潜山及兴古和马古中生界潜山构成,其中兴古潜山为最高点。潜山带总体呈脊型条带状隆起,轴向北东展布,其两翼分别向南东、北西倾没,形成了“北东成带,东西分块”的基本格局(图1.2)。潜山和上覆新生界地层以角度不整合直接接触。潜山上覆沙三段巨厚的泥岩,既是有效的烃源岩,又是良好的盖层。这样,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断层及不整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21;TE357.7
本文编号:2631933
【图文】:
前 言在区域现今应力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浅部活动断层的构造解析、钻井诱分析,确定研究区现今应力场的方向;再利用水力压裂的相关资料,计算确定水平主应力的大小,再利用岩石力学实验,测定盖层的岩石力学参数。最后利数值模拟技术,,确定盖层区的现今应力场分布。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利用断层垂向封闭性评价技术和盖层突破压力评价技术层和断层的临界突破压力,并最终确定容许的最大注气能力。
第一章 工区地质概况1.1 工区位置兴隆台潜山地理位置位于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构造上位于辽河坳陷西部凹陷中段(见图 1.1),构造面积 91km2。该区东西南北四周紧邻着四个洼陷带,分别为冷东深陷、盘山洼陷、清水洼陷和陈家洼陷,是典型的“凹中之凸”,其油气成藏条件十分优越。自 1969 年兴 1 井获得工业性油气流发现了兴隆台油田以来,已在太古界、中生界、新生界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二段、一段、东营组等地层发现了六套含油气层系。1.2 构造格局兴隆台潜山带由六个基岩断块山组成,即马古潜山、兴古潜山、陈古潜山及兴古和马古中生界潜山构成,其中兴古潜山为最高点。潜山带总体呈脊型条带状隆起,轴向北东展布,其两翼分别向南东、北西倾没,形成了“北东成带,东西分块”的基本格局(图1.2)。潜山和上覆新生界地层以角度不整合直接接触。潜山上覆沙三段巨厚的泥岩,既是有效的烃源岩,又是良好的盖层。这样,沙三段烃源岩生成的油气,通过断层及不整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21;TE35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双建;周雁;孙冬胜;;评价盖层有效性的岩石力学实验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5期
2 周雁;金之钧;朱东亚;袁玉松;李双建;;油气盖层研究现状与认识进展[J];石油实验地质;2012年03期
3 王晓波;李剑;王东良;胡国艺;方家虎;;天然气藏盖层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06期
4 张蕾;;盖层物性封闭力学机制新认识[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0年01期
5 黄劲松;刘长国;牟广山;;贝尔凹陷大一段下部旋回泥岩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6 闫长辉;陈青;周文;;川西致密储层单井破裂压力计算方法综合研究[J];油气井测试;2009年01期
7 黄学;付广;赖勇;黄劲松;;断裂对盖层封闭性破坏程度定量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8年06期
8 王金鹏;彭仕宓;管志强;姜桂凤;刘玉魁;;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泥岩盖层封闭机理[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9 慕德梁;;辽河坳陷兴隆台古潜山深部油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意义[J];特种油气藏;2007年03期
10 高平;段红梅;王兴武;夏宝华;;应用压实曲线法评价东濮凹陷泥岩盖层封闭能力[J];中外能源;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峰;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对巷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319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31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