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地区油层压裂技术分析
【图文】: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是设计与制定油气田开发方案及确定采收率的一项重要数据 。高粘原油在油井中的动特性将明显地影响到抽油井的动态,为了能准确地 进行双高油井抽油工艺参数化设计和动态分析,有必要研究双高原油在不同温度、剪切速率和含水条件下的流特性。1、产生冷伤害的原因临江区块具有原油粘度高(平均 33.4mPa·s)、凝固点高(平均 34.9℃)特点。压进入地层后,使储层温度降低,原油中的重质成分析出,导致地层渗透率下降,并使温度恢复到储层原始温度,地层渗透率也无法达到原有渗透率,造成地层的“冷应”伤害。为此,首先进行了温度场模拟研究,以双 2-42 井为例,该井储层(869.6-878.0)m,储层中部温度 51.6℃,共打入压裂液量 90.0m3,加石英砂 20m3,砂 3m3,由施工各批次压裂液的温度剖面(见图 3-3)可以看出,,施工结束时,最部分压裂液的温度仅为 14℃,这必将对储层造成伤害。
图 3-3 35%前置液铺砂剖面 图 3-4 20%前置液铺砂剖面以上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加砂量的情况下前置液比例越低,支撑剂的有效支撑缝长比例越多(见表 3-16),通过不同前置液比例沉砂剖面可以看出,采用 20%的前置液比例,降低了无效支撑,提高了裂缝导流能力(见图 3-3、图 3-4),有利于提高压裂液返排效果,降低压裂液伤害。2、砂比优化砂比直接影响裂缝中铺砂浓度,目前多采用 7%作为加砂施工的起始步骤,如果支撑剂平均粒径取 0.6mm,则单层铺砂浓度为 1kg/m2。通过模拟计算表明,砂比 7%在裂缝中的铺砂浓度为 1.24Kg/m2,即接近单层铺砂。单层铺砂的前缘裂缝,随着压差的增大裂缝闭合,支撑剂大部分会嵌入到地层内,裂缝导流能力将会明显“消失”。因此,优化砂比将对提高改造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提高起始砂比、最高砂比能够改善裂缝铺砂剖面,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减少压裂液用量,进而减少压裂液对储层带来的伤害(见表 3-17表 3-18)。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5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书奎;;影响油层水力压裂效果的因素分析[J];化工管理;2015年27期
2 胡春华;;北东块三元复合驱油试验区压裂效果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年01期
3 马瑞;梁传国;任建芳;;南部低渗透油藏油井压裂地质选井优化与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4期
4 吴令;王林;赵钦瑞;;非常规泥页岩油藏压裂工艺应用与评价[J];石油化工应用;2013年06期
5 周志军;薛江龙;李慧敏;黄泽明;;压裂后增油量预测模型[J];特种油气藏;2013年03期
6 洪广英;;影响油层压裂效果的实例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年10期
7 任山;黄禹忠;刘林;刘斌;;国产超高压压裂装备配套及在深层致密气藏的应用[J];钻采工艺;2010年06期
8 任山;黄禹忠;刘林;刘斌;宋燕高;;国产超高压压裂施工装备配套及在深层致密气藏的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10年S1期
9 刘斌;颜晋川;陈实;王兴文;;川西深层裂缝性储层加砂压裂技术研究及应用[J];复杂油气藏;2010年02期
10 张公社;汤广才;万小勇;赵蓓;高正龙;;水力压裂水平裂缝井产能预测新方法[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伟;大洼油田水驱、聚驱压裂井选井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2 李李;沙二气藏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与产量预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3 徐璐;油井压裂措施分析辅助平台的设计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4 胡伟;旬邑探区延长组长6、长8油层试油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5 唐慧敏;杏六区压裂井层优选及措施后产能预测模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刘星;朝阳沟油田压裂井层优选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7 王胤渊;XJ油田油水井问题诊断与预测系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8 肖勇;合川气田须家河组压裂选井与施工参数优选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3年
9 段永伟;低渗透油气藏缝网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31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31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