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米仓山前带长兴-飞仙关组构造发育演化及其对古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发布时间:2020-04-20 06:14
【摘要】: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是重要的油气勘探区域,随着勘探程度的不断增高,油气勘探必须向新领域扩展,川东北地区北缘的米仓山前带的勘探显得越发重要。本文通过对米仓山前带大量的野外观测和地震剖面的构造解释以及构造演化历史恢复,探讨了该区构造发育特征及其演化过程;结合研究区烃源岩发育特征、源储配置关系和储集层的物性特征揭示了该区天然气藏的成藏模式。研究表明:在平面上,米仓山从核部向盆地方向主要发育冲断带、显露断褶带、隐伏断褶带和褶皱带。剖面上以前寒武系页岩、志留系泥页岩和砂质泥岩层,以及嘉陵江组膏岩层为界可以分为下构造层、中构造层和上构造层。米仓山前带地区在早白垩世以前持续沉降并接受沉积,在早白垩世末达到最大埋深,在晚白垩世和新近纪发生两期大规模的构造抬升。米仓山前带从晚三叠世至今,地层缩短率东部西部中部;NW-SE方向NE-SW方向。南江-通南巴地区的气藏类型主要为构造岩性气藏。金溪2井、九龙1井、新黑池1井发育小规模古油藏,主要是由于断裂发育和生油高峰期不匹配,源储距离太远以及储层物性较差。河坝1井区为中产气层,主要由于断裂和裂缝发育与天然气充注同期,且后期改造未破坏原有气藏。
【图文】:

山前带,构造剖面图


程的研究就很有必要了。前人在关于米仓山前带的构造解释具有多种不同的解释,同时缺乏地表与地下的整一结合,关于其构造演化过程也有着诸多的分歧。尤其是油气充注期以后的变形缺乏系统的研究,制约了米仓山前带天然气的勘探。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冲断带油气成藏在造山带及其前缘地区,主要发育一些收缩构造,由逆冲断层及与其相关的褶皱带组成。在构造变形过程中产生的褶皱和逆冲断层一起构成了褶皱冲断带。在这些褶皱冲断带上,发现了许多大油气田[6-11]。(1)Alberta 山前带构造对油气富集保存的作用[12]① Hightwood 构造Hightwood 构造位于前缘断褶部位,其间由一主逆冲断裂 Outwest 分隔,在该构造的顶部表现为一复杂的背斜褶皱(图 1.1)。在 Hightwood 构造东部是特纳谷

山前带,构造剖面图,气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田,特纳谷油气田的古生代地层比 Hightwood 构造的古生代地层要深一些好的油气显示,其下白垩统储层的油气是通过裂缝从更深的古生代储层中来的。但是 Hightwood 构造中的古生代地层钻井发现为含水层,而不是所和特纳谷油气田一样钻遇含油层。这主要是由于在 Hightwood 构造上白垩被剥蚀掉,因而缺乏盖层,而特纳谷油气田的有效盖层为上白垩统泥岩。② Robb 气田Robb 构造为一气田,分布在向西倾斜的逆掩冲断层席之内。世界上有不气田分布在逆掩断裂构造顶部滑脱层之下的地层中,这些西倾的逆掩断滑脱带合并,并没有冲断滑脱带之上的地层(图 1.2)。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代平;邓飞;常鉴;肖云飞;;南方复杂山前带观测系统压噪研究[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15年05期

2 邸志欣;丁伟;王增明;敬朋贵;刘斌;陈吴金;;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采集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石油物探;2012年06期

3 杨勤勇;王华忠;刘少勇;方伍宝;;山前带地震成像技术需求与勘探策略分析[J];石油物探;2012年06期

4 姚秋明;;复杂山前带地震勘探技术研究新突破[J];中国石化;2011年03期

5 刘云冬;邓勇;王志江;徐涛;牟克勋;;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西段地质结构分析与油气远景预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年04期

6 杜小弟;李锋;邱海峻;李昭;徐银波;;准东博格达山山前带二叠系芦草沟组重油的发育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6年02期

7 李在光;陈启林;吕锡敏;杨占龙;黄云峰;吴青鹏;;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石油地质条件及勘探方向[J];岩性油气藏;2009年03期

8 张勇;;联合解释技术在塔西南山前带(东段)的应用效果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年08期

9 高成全;漆万珍;胡袁丽;;台北凹陷北部山前带深层成藏条件分析及勘探前景预测[J];吐哈油气;1997年04期

10 钱峰;杨立军;;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深层致密气藏水平井钻井技术[J];石油钻采工艺;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鹏越;崔志伟;刘云祥;张生;季卫华;;时频电磁技术在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勘探中的应用[A];2017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三十)——专题58: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C];2017年

2 秦宁;李振春;张凯;;山前带高斯波束角道集走时层析速度建模[A];中国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专题论文集[C];2013年

3 刘丽峰;谭俊敏;国庆鹏;许云书;;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复杂山前带的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查树贵;聂汉林;龚小金;严建国;;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叠前成像技术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何京国;段卫星;张在武;张志林;和芬芬;;新疆山前带地震采集技术研究及应用[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6 黄翠叶;罗春波;卢殿龙;于水;李永春;;共孔径面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伊通复杂山前带成像中的应用[A];中国石油学会2015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7 杨锴;;针对山前带低信噪比地震数据的处理策略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彬程;吴因业;顾家裕;江波;张永庶;李军;;柴达木盆地昆仑山山前带下第三系三角洲砂体研究[A];2002低渗透油气储层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谢金平;刘斌;赵国勇;宋智强;王贻朋;;基于约束反演的ZN山前带表层结构研究[A];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9年

10 张丽娜;宋智强;刘斌;陈吴金;杨晶;;山前带高差起伏对反射点成像位置的影响研究[A];中国石油学会2017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陈希 张旭峰 孙博 高建勋;吐哈北部山前带勘探确定突破口[N];中国石油报;2015年

2 冯战平 王雅云;鹿泉山前带形成“绿色产业走廊”[N];石家庄日报;2009年

3 张兵;物探院开展库东山前带攻关[N];中国石化报;2011年

4 谢金娥;物探院山前带去噪技术获国家专利[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刘旭跃;山前带地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N];中国石化报;2012年

6 宋林 蔡杰雄;山前带油气勘探再添成像新工艺[N];中国石化报;2012年

7 通讯员 冯战平 王雅云 记者 林凤斌;省会西部山前带设6大矿石禁采区[N];河北日报;2008年

8 张启武 黄勇;勘探南方首探川西南[N];中国石化报;2012年

9 记者 罗建东;吐哈油田启动天然气增长工程[N];中国石油报;2010年

10 记者 刘江波;全力推进油气高效勘探[N];中国石化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方成名;中西部典型山前带冲断结构模式与油气分布[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2 李卿;龙门山山前带盆山—盆岭耦合构造模式研究及油气有利区域评价[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小军;米仓山前带长兴-飞仙关组构造发育演化及其对古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杨名文;米仓山前带及其周缘长兴组—飞仙关组天然气保存条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3 周榆杰;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变形特征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4 王光华;柴达木盆地阿尔金山前带东段断裂特征及演化[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5 张进学;吐哈盆地北部山前带西段地震资料解释及目标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6 李睿;准噶尔盆地北缘山前带东段构造特征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高建平;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段山前带构造特征与油气基本地质条件[D];西北大学;2008年

8 蓝益军;西部山前带巨厚砾石区表层建模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9 鲁彬;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初步研究及其应用效果[D];西北大学;2007年

10 辜延容;准噶尔盆地南缘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34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34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b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