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储层研究及有利区预测

发布时间:2020-04-22 19:59
【摘要】: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勘探历史悠久。近年来,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日渐成为该区油气勘探的热点。为了深化该区沉积体系、储层发育特征及规律的认识,建立该区侏罗系煤系地层油气富集模式、落实滚动勘探目标,本论文综合利用该区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开展了以古地貌、物源及沉积相带组成为核心的沉积研究和以储层四性关系、测井识别图版和优质储层预测为核心的储层地质研究。取得了以下进展和认识:(1)将八道湾组一段细分为4个砂层组并利用残余厚度法开展了不同时期古地貌恢复,识别出沟槽、低凸、坡折和平台四种古地貌单元,以艾湖15-艾湖9-艾湖14一线分水岭为界,分为夏子街扇、黄羊泉扇两大砂体卸载区,砂体经沟槽输送,在斜坡-平台区卸载。对比古地貌格架与沉积相带展布关系可知,古地貌控制了该区的物源、沉积相带展布。(2)研究区八道湾组一段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的广泛发育为特征。结合地震砂地比图和古地貌、古水流、物源数据,对油层段八道湾组一段2砂组(J_1b_1~2)进行了精细研究。(3)厘定了研究区储集空间类型及成因。储层的孔隙以原生剩余粒间孔为主(97.9%),粒内溶孔仅占2.1%,胶结物溶蚀作用不明显;孔喉连通性较好,以中小孔喉为主。本区油气储层平均孔隙度为13.4%,平均渗透率为4.71mD,根据中石油碎屑岩储层评价标准其为中低孔中低渗储层。本区储层主要为煤系砂岩、砂砾岩,含丰富的塑性岩屑,制约储层储集及渗流性能的主要地质因素为压实作用。优质储层的发育受成岩影响有限,而受碎屑岩粒度的控制明显,其中粒度较大的粗中砂岩和含砾粗砂岩储层质量最优,进而结合测井信息建立了该区以粒度为核心的储层分类评价模板。(4)研究区油藏具有典型的“下生上储”特征,油藏的形成受控于受油源断裂,而油气的富集受粒度控制。通过地震GR反演,落实了J_1b_1~2高效储层发育区;综合考虑油源断裂等关键成藏条件的基础上,优选了4块油气勘探有利区带,累计面积19.1km~2。
【图文】:

技术路线图,物源分析,储层表征,储层分类评价


图 1.1 技术路线图Fig.1 .1Technical roadmap成工作量八道湾组一段 2 砂组(J1b12)单井综合柱状图,35 张(1:50);联井骨架地层/沉积相对比分析剖面图,10 张(1:200);重矿物物源分析图,1 张;测井物源分析(地层倾角、FMI)图,1 张;J1b12沉积微相平面图,1 张(1:5000);储层表征、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分析成果图件,2 张;储层分类评价图表,4 张;有利区预测图,1 张。

工区,位置图,古板块


盆地发育于准噶尔古板块之上,准噶尔古板块的位置在三三个板块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古板块,西伯利亚古板块以三面被古生代的缝合线包围。准噶尔盆地拥有前寒武结晶底,,一直到第四纪逐渐发展起来,该盆地多个层系发育有了多层系立体含油(满盆含油)的大格局,准噶尔盆地经构造运动[7],形成了不同期次的断裂系统,沟通了下部的油整合面,形成了高效的纵横向的疏导体系[1]。位于盆地西北缘玛湖凹陷西部斜坡区,属海西运动后期发研究区的地层整体上具有西部厚东部薄、西削东超等特征晰的前陆盆地结构特征,到了中-上二叠世整体表现为前陆沉积。研究区在二叠纪末期,沉积物已将该区隆坳错落的的性质发生了转换,盆地在二叠纪为强烈压陷期,到了三[7]。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1;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峰;吐鲁番盆地早中侏罗世孢粉组合的环境意义探讨[J];新疆石油地质;1988年03期

2 刘杰;王毛毛;邱余波;张占峰;王福东;;库捷尔太铀矿床八道湾组下段沉积相对铀成矿的控制[J];中国矿业;2017年S2期

3 杨贵前;杜社宽;梁爽;;准噶尔盆地中拐凸起侏罗系八道湾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11期

4 张景涛;;K油田八道湾组油藏四性关系再认识[J];化工管理;2016年14期

5 张璐瑾;新疆北部八道湾组地层的时代问题[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3年04期

6 吴俊红;;巴喀油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沉积特征[J];特种油气藏;2013年01期

7 王允霞;施尚明;尚小峰;;北小湖油田八道湾组储层四性关系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年30期

8 谈继强;赵洪岩;关泉生;耿梅;杨志冬;;红浅1井区八道湾组油藏水平井开发优化研究[J];新疆石油地质;2008年05期

9 史乐;邱争科;毛贝贝;程媛;鹿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南斜坡区八道湾组沉积相研究[J];化工管理;2017年35期

10 王骏;周长柏;包晓明;;车拐斜坡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特征分析[J];山西建筑;2014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利伟;严德天;杨向荣;魏小松;徐翰文;张宝;Hassan;;在层序格架下煤岩煤化特征分析及变化规律-以三塘湖盆地汉水泉凹陷八道湾组为例[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2 徐道一;沙金庚;姚小刚;泮燕红;王亚琼;张晓林;;新疆乌鲁木齐市郝家沟剖面八道湾组的天文地层研究[A];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倪仕琪;宋继叶;张晓;李真真;李同山;张友朋;;伊犁盆地南缘库鲁斯台——达拉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沉积演化[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4 戴玉X;康志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砂砾岩体沉积相及沉积模式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5 李锐;刘传钢;黄志俊;;新疆巴里坤县库兰巴斯陶北煤炭区煤变质成因探讨[A];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283大队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仁冲;徐怀民;;准噶尔盆地滴南凸起侏罗纪水西沟群层序地层特征研究[A];第十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王哲;金振奎;孙小芳;付晶;;准噶尔盆地滴水泉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特征[A];“地球·资源”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单祥;徐洋;陈能贵;郭华军;邹志文;余朝丰;韩守华;;准噶尔盆地莫北-莫索湾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层基本特征及控制因素[A];第八届中国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藏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5年

9 刘豪;王媛;王英民;;浅析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在层序地层中的意义[A];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C];2001年

10 王安民;任会康;冷佳逾;于鸿安;魏迎春;;准南硫磺沟矿区沉积作用对煤储层的影响[A];第十三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明泰 杨琴;宝浪深层系勘探获突破[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特约记者 杜中闻;春催老树发新枝[N];中国石油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王芳 杨雯 宋鹏;揭秘玛湖[N];中国石油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俊红;吐哈油田巴喀地区八道湾组储层沉积特征及致密砂岩气藏成藏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友哲;玛湖凹陷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沉积储层研究及有利区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田苗苗;玛湖凹陷侏罗系八道湾组构造解释及储层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3 余义川;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侏罗纪煤系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4 韩旭;阜康断裂带及北缘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层序地层对比与沉积体系研究[D];新疆大学;2019年

5 高宇;红一_6八道湾组加密调整开发研究[D];长江大学;2013年

6 吴艳梅;准噶尔盆地车35井区八道湾组油藏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7 王允霞;北小湖油田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储层特征与储层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8 刘桓;春晖油田八道湾组一段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9 陶佳丽;克拉玛依油田五区八道湾组储层测井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4年

10 尹晓敏;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侏罗系八道湾组沉积特征[D];新疆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636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36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5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