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黄桥地区龙潭组海陆过渡相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致密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00:15
【摘要】:下扬子黄桥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发育海陆过渡相沉积背景下的三角洲前缘致密砂岩储层,并具有与富有机质泥岩共存的特点,其储层致密化过程尚待揭示。本论文基于钻井岩心观察、铸体薄片、流体包裹体温度、盐度、荧光分析、扫描电镜和X衍射等测试分析,系统开展了这种富有机质泥岩共存条件下,海陆过渡相致密砂岩的储层致密化过程以及胶结物的流体环境指示过程等综合分析。研究取得如下主要认识:(1)龙潭组致密砂岩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为主,其矿物成分比较单一,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黏土矿物、斜长石、菱铁矿,可见少量方解石。临近煤层致密砂岩总体黏土矿物含量略高。(2)龙潭组海陆过渡相致密砂岩成岩作用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与交代作用、溶蚀作用以及压溶作用等,其中压实、胶结、交代作用对孔隙空间起到破坏性作用,溶蚀作用是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3)致密砂岩中存在石英次生加大和菱铁矿两种胶结类型,前者早于后者。两者形成的温度和盐度相近,但却表现出明显的从酸性流体到碱性流体的转变,石英次生加大与早期富含碳质的酸性水体相关,而菱铁矿则可能与浅埋条件下的厌氧细菌活动存在相关性。两种胶结物形成过程普遍经历了热流体活动影响,反映了东吴运动热事件的影响,但形成过程中并未伴随油气的充注和影响。菱铁矿形成后的有机质成熟和油气充注使得致密砂岩流体介质从碱性过渡为酸性。(4)识别出持续性致密化演化序列和分阶段致密化等两种砂岩致密化过程。持续性致密化主要发生在岩屑含量较高、粒度较小的砂岩中,压实作用导致孔隙持续致密;分阶段致密化演化序列主要发生在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的中-粗粒石英砂岩内,具有早期酸性环境下的石英次生加大孔隙致密化(伴随长石溶蚀)、浅埋藏碱性流体环境的菱铁矿胶结粒间和粒内孔隙致密化(伴随石英溶蚀)等两个主要致密化阶段。
【图文】:

技术路线图,论文,致密砂岩


在论文的前期准备期间,收集了前人对于黄桥地区龙潭组的研究成果,了解该地区地层及构造背景概况,针对致密砂岩进行研究。然后,综合利用钻井岩心观察、采样、显微观察等测试手段(图1-1)。结合该地区的前人的资料研究,从而系统地了解该地区致密砂岩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并进而对研究区该致密砂岩储层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做出初步探讨。图 1-1 论文技术路线图1.4 主要完成工作量本硕士论文完成了如下主要工作量(表 1-2):

地理位置,江绍断裂,泰兴,黄桥


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主要是指扬子准地台在长江下游地段内的地势较缓,为低山丘陵和平原,并一直向海区的南边界则主要为郯庐深断裂和华北板块;一直到子地区相连;南和东南向以江绍断裂以及华夏板 等,2011)。下扬子地区空间上占地范围较大区,总面积约为 22.5×104km2。下扬子地区演化响(郭念发,1996),形成了海相盆地和中生代(叶舟 等,2006)。图 2-1)位于下扬子区苏北盆地与苏南隆起的交,又称为黄桥复向斜带(佘晓宇 等,2004;夏、泰兴、如皋之间,,面积约占 2500km2。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妮;林春明;俞昊;张霞;;下扬子黄桥地区二叠系龙潭组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模式[J];地质学刊;2015年04期

2 葛海霞;张枝焕;;下扬子黄桥-句容地区二叠系-下三叠统油源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年26期

3 于兴河;李顺利;杨志浩;;致密砂岩气储层的沉积-成岩成因机理探讨与热点问题[J];岩性油气藏;2015年01期

4 张荣虎;杨海军;王俊鹏;寿建峰;曾庆鲁;刘群;;库车坳陷超深层低孔致密砂岩储层形成机制与油气勘探意义[J];石油学报;2014年06期

5 花彩霞;;下扬子句容地区海相上组合油气地质条件评价[J];地质学刊;2014年02期

6 郭迎春;庞雄奇;陈冬霞;姜福杰;汤国民;;致密砂岩气成藏研究进展及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6期

7 李伶俐;马伟竣;;下扬子黄桥地区二叠系龙潭组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3年06期

8 梁新权;周云;蒋英;温淑女;付建刚;王策;;二叠纪东吴运动的沉积响应差异:来自扬子和华夏板块吴家坪组或龙潭组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龄研究[J];岩石学报;2013年10期

9 陈顺勇;俞昊;林春明;张妮;张霞;倪培;丁俊英;;下扬子黄桥地区龙潭组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油气成藏期研究[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4期

10 李建青;夏在连;史海英;花彩霞;王馨;;下扬子黄桥地区龙潭组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油气成藏期次[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鹏飞;中扬子地区古生代构造古地理格局及其演化[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2 郭艳琴;富县探区延长组储层微观特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刘东鹰;江苏下扬子区海相中、古生界石油天然气成藏机制、成藏过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顺勇;下扬子黄桥地区溪桥构造带二叠系龙潭组储层特征及油气成藏期研究[D];南京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638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38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af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