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延安地区长7陆相页岩储层孔隙体系表征及成因演化

发布时间:2020-04-30 15:59
【摘要】:页岩储层的孔隙特征和孔隙演化规律的研究,能够为探讨页岩储层储集性能、页岩气赋存过程和机理、预测有利区块提供基础地质依据。因此,准确的表征泥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并判断其在成岩过程中的演化规律成为储层研究必不可少的问题。然而,目前对于泥页岩储层孔隙体系表征及演化规律的研究均十分薄弱,仍处于探索之中。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段泥页岩不仅是盆地内优质的烃源岩,也是有利的页岩气储层。本文在充分调研和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长7陆相页岩,利用测井资料,研究陆相页岩分布规律,采用气体吸附、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镜质体反射率测定和岩石热解等多种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长7陆相页岩矿物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明确陆相页岩成岩阶段,孔隙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总结陆相页岩孔隙演化规律,探讨影响泥页岩孔隙发育和演化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陆相页岩矿物组成复杂多变,富含黏土矿物、石英和长石,并含有少量碳酸盐;有机质含量分布在0.3%-9%之间,主要分布在3%-6%,干酪根类型主要以Ⅱ型干酪根为主有机质的镜质体反射率主要集中在0.7%-1.0%之间。长7陆相页岩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矿物转化和有机质热演化生烃作用共同改造,普遍进入了中成岩A期。长7陆相页岩孔隙类型多样,包括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有机质孔隙和裂缝孔隙,其中粒间孔及晶间孔是最主要的孔隙类型,有机质孔隙和粒内孔隙相对不发育。孔隙形态复杂,整体上以楔形和平板狭缝型为主,且微孔多为不连通孔隙。孔径分布范围广泛(0.1nm-10000nm),孔隙度为0.7%-5%,微孔(2nm)和介孔(2-50nm)是研究区泥页岩孔隙度主要贡献者。成岩作用、岩相类型、有机质热演化作用是影响研究区长7陆相页岩孔隙发育及演化的主控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海;陈军斌;邓彦玲;王晓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陆相页岩基质孔隙发育类型及影响因素[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5期

2 张建坤;何生;颜新林;侯宇光;陈小军;;页岩纳米级孔隙结构特征及热成熟演化[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3 李成成;周世新;李靖;杨亚南;付德亮;马瑜;李源遽;;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泥页岩孔隙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沉积学报;2017年02期

4 王香增;张丽霞;李宗田;伏海蛟;;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陆相页岩孔隙类型划分方案及其油气地质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6年01期

5 赵靖舟;王芮;耳闯;;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段暗色泥页岩吸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学前缘;2016年01期

6 薛冰;张金川;唐玄;杨超;陈前;满向杰;党伟;;黔西北龙马溪组页岩微观孔隙结构及储气特征[J];石油学报;2015年02期

7 王秀平;牟传龙;葛详英;陈小炜;周恳恳;王启宇;梁薇;;川南及邻区龙马溪组黑色岩系矿物组分特征及评价[J];石油学报;2015年02期

8 吴松涛;朱如凯;崔京钢;崔景伟;白斌;张响响;金旭;朱德升;游建昌;李晓红;;鄂尔多斯盆地长7湖相泥页岩孔隙演化特征[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2期

9 罗小平;吴飘;赵建红;杨宁;;富有机质泥页岩有机质孔隙研究进展[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1期

10 王茂桢;柳少波;任拥军;田华;;页岩气储层粘土矿物孔隙特征及其甲烷吸附作用[J];地质论评;2015年01期



本文编号:2645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45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b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