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珠江口盆地白云西凹与番禺27洼文昌及恩平组沉积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4 12:06
【摘要】:白云西凹与番禺27洼位于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西北部及番禺低隆起,被认为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但一直以来该区域研究程度较低,沉积充填演化与沉积体系分布研究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本文通过对全区三维地震资料以及部分岩心与测井资料的研究,建立起古近系文昌及恩平组层序地层格架,识别了地震相与沉积相类型,厘清了沉积体系分布与沉积充填演化。依托Vail层序地层学理论体系,分析研究区地震测线及部分钻测井资料,识别出古近系Tg、T80、T70等3个二级不整合层序界面,并在文昌组内识别出wcsb2、wcsb3、wcsb4等3个三级层序界面,在恩平组内识别出epsb2三级层序界面,将白云西凹与番禺27洼文昌组和恩平组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识别出白云西凹与番禺27洼古近系文昌及恩平组共6类地震相,其中文昌组陡坡带主要发育楔状杂乱前积地震相及斜交或低角度S型前积地震相,深渊带主要发育平行-亚平行或乱岗状地震相与平行席状反射地震相,斜坡带发育斜交或低角度S型前积地震相与杂乱前积反射地震相;恩平组主要发育中振中低连亚平行-乱岗席状反射地震相、中强振中高连平行席状反射地震相。明确了研究区目的层沉积体系类型与沉积充填演化,识别出扇三角洲、滨浅湖相、中深湖相及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辫状河河道、辫状河河道间等沉积类型。研究认为文昌组WCSQ1初始断陷期白云3洼南北两侧发育较大规模的扇三角洲;WCSQ2快速断陷期研究区沉积范围增大,各次洼均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研究区整体以滨浅湖沉积为主;WCSQ3强烈断陷期沉积范围继续扩大,湖平面迅速上升,中深湖较大规模发育,扇三角洲继承性发育;WCSQ4断陷萎缩期各次洼进一步相互连通,大面积的中深湖与大型砂体继承性发育;恩平组沉积时期断陷活动减弱,全区主要发育物源来自西北并向白云主凹注入的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体系,其中EPSQ1各次洼基本连通,主要发育辫状河河道沉积,中间夹有部分辫状河河道间沉积;EPSQ2全区都有沉积,主要为辫状河河道和少量辫状河河道间沉积。通过厘清研究区沉积体系分布与沉积充填演化,为今后研究区的整体评价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同时为今后该类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图文】:

连续程度,辽中,沉积条件,地震相


它受控于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通常情况下,视振幅可以被划分为三个级幅、中振幅以及弱振幅(图 1.1)。视频率(视周期)主要受到一系列地诸如地层结构、层速度变化和反射层厚度的影响。在地震相分析中,视类分析参数,它可以用来衡量反射界面的间距,后者与反射波时间差呈正率可以被划分为三个级别,分别是高级、中级、低级(图 1.2)。同相轴是指同相轴在横向上视振幅和视频率的稳定程度,它受控于地层的连续性体现了地层的连续程度及沉积条件变化。反射同相轴连续性较好,一能够指示地层的连续程度较好,而它所对应的沉积条件则是相对稳定和积环境;与之相对应的,连续性较差则说明了不稳定的高能环境(图 1.3例如,吴玉坤等(2013)在研究辽中凹陷沙三段时,为了识别出优质烃源震相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对辽中凹陷各洼陷烃源岩地震相地震反射结和识别,指出沙三段中深湖-深湖相烃源岩地震相主要为强振幅、低频率好的地震特征[23]。

地震相分析,地震资料,沉积相,地位


图 1.2 视频率分类(王威,2012)Fig. 1.2 Classification of the apparent frequency (Wang Wei, 2012)图 1.3 连续性分类(王威,2012)Fig. 1.3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ntinuity (Wang Wei, 2012)地震反射构造在地震相分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在地震资料理过程中地震反射构造受到的影响一般较小且对应着重要的沉积相]。地震反射构造可以被划分为大致十种类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帅;陈莹;曾清波;杨海长;韩银学;纪沫;沈怀磊;郭佳;赵钊;;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恩平组上段三角洲物源演化及储集意义[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10期

2 禚喜准;王琪;陈国俊;李小燕;张胜斌;;恩平凹陷恩平组下段成岩过程分析与储层动态评价[J];沉积学报;2008年02期

3 李振雄;马俊荣;;珠江口盆地恩平组孢粉组合及其地质时代[J];石油学报;1992年02期

4 马明;陈国俊;李超;张功成;晏英凯;赵钊;沈怀磊;;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恩平组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定量表征[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10期

5 曾智伟;朱红涛;杨香华;夏晨晨;陈莹;韩银学;;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恩平组物源转换及沉积充填演化[J];地球科学;2017年11期

6 焦鹏;郭建华;张向涛;刘辰生;郭祥伟;王玺凯;;陆丰地区古近系恩平组沉积演化特征及沉积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5期

7 李珊珊;彭松;陈林;李伟;刘小燕;江汝锋;;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G区渐新统恩平组扇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储层主控因素[J];海相油气地质;2019年04期

8 魏钦廉;郑荣才;肖玲;;惠州凹陷古近系珠海组—恩平组高分辨率层序格架与储层分布规律[J];地层学杂志;2010年01期

9 雷作淇;论珠江口盆地恩平组的时代归属[J];地层学杂志;1993年02期

10 朱明;张向涛;杨兴业;朱俊章;杜家元;施洋;;珠江口盆地惠南半地堑恩平组烃类充注特征与砂岩致密化成因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1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曾智伟;杨香华;朱红涛;张功成;陈莹;;白云凹陷古近系恩平组物源转换及砂体展布规律[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2 赵玉娟;杨香华;朱红涛;张功成;陈莹;曾智伟;;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恩平组沉积格局分析[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夏晨晨;朱红涛;杨香华;张功成;陈莹;;白云凹陷恩平组层序地层和地震地貌联控下的沉积体发育规律[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杨兴业;朱俊章;施洋;;珠江口盆地A构造恩平组砂岩致密化成因及其与油气充注关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4)[C];2015年

5 居字龙;唐辉;刘伟新;戴宗;陈程;李庆明;;基于辫状河露头几何概念模型小层对比方法的应用——以珠江口盆地A油田恩平组为例[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何岩 董玉波;恩平组建|菜农业合作社成效初显[N];民营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丙喜;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古近系文昌组—恩平组油气资源潜力与成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国朋飞;珠I坳陷优质烃源岩形成机理及其成藏贡献[D];中国地质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骥;珠江口盆地白云西凹与番禺27洼文昌及恩平组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李达明;珠江口盆地白云18-5区块恩平组地震沉积学特征及成藏条件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3 夏晨晨;白云凹陷恩平组层序地层和地震地貌联控下的沉积体发育规律[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4 曾智伟;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古近系恩平组源—汇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5 马宁;惠州凹陷油气成藏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6 张洋;惠州凹陷古近系油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7 闵慧;南海北部富烃凹陷发育的构造控制条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1年

8 宋爽;南海长昌—鹤山凹陷古近系构造变换带与大型砂体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9 吴娟;惠州凹陷油气成藏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10 刘鸿洲;珠江口盆地惠东地区古近系沉积、沉降与堆积中心时空耦合及地质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48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48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8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