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轮古7井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及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4 17:14

  本文关键词:轮古7井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及分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论文针对轮古7井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非均质性强、控制因素复杂、储层分布认识不清等问题,以储层地质学、岩溶地貌学、测井地质学等学科为理论指导,系统应用岩心、常规测井、成像测井、钻录井、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储层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岩石学特征、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特征及储层类型,并描述其在纵横向上的分布特征;从岩性岩相、风化壳岩溶、断裂及埋藏溶蚀方面,分析储层发育的控制因素;综合以上研究成果,预测有利储层发育区。论述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轮古7井区奥陶系鹰山组地层自上而下分为鹰一至鹰四段,主要发育的是亮晶颗粒灰岩、泥晶灰岩、白云质灰岩及岩溶岩。研究区鹰山组储集岩基质平均孔隙度分布范围0%~15.185%,平均值2.21%,渗透率分布范围0.01×10-3um2-403.89×10-3um2之间,平均值0.32×10-3um2,集中分布在0.01×103um2~1×10-3um2,属低孔低渗特征。根据孔、洞、缝储集空间的组合关系,分为裂缝型、孔洞型、洞穴型及裂缝孔洞型储层;其中裂缝型储层最发育,占37.7%,洞穴型次之,占26.4%,孔洞型19.6%,裂缝孔洞型16.3%。在纵向上,储层主要分布在距顶160m的范围内,自上而下发育4套,分别分布在0-30m、40-60m、90-120m、140-160m的范围内,其中第一套与第三套储层物性最好,孔洞孔隙度第一套值分布在0-15%,均值6%,第三套0-14%,均值4%,第二套次之,孔洞孔隙度值0-15%,均值3%。在横向上,在鹰山组上部地层中储层发育,且横向连续性好,中下部地层中储层局部发育,连续性差。将研究区单井从垂向上,至上而下划分为表层岩溶带、垂向渗滤带和水平潜流带。结合地震资料,恢复研究区前石炭系古地貌,将研究区古地貌划分为峰丛洼地、溶丘洼地和峰丛垄脊沟谷三个三级地貌单元。在不同地貌单元下,各个岩溶带发育程度不一,表层岩溶带受微地貌控制。根据对岩溶缝洞体发育特征,分地貌单元和岩溶带对不同类型缝洞体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表层岩溶带缝洞体最为发育,且以裂缝型为主。根据对研究区不同类型储层钻遇率及所在残丘位置进行统计分析,在轮古7-4井、轮古3井、轮古7井、轮古7-5-2井、轮古701井、轮古7-10井区储层最为发育,且优质储层钻遇率在I类残丘上最为发育,且在残丘核部储层钻遇率比例高于残丘坡。研究区内厚度大分布广的开阔台地台内滩亚相,岩性以颗粒灰岩为主,易于高速溶蚀形成大量的溶蚀孔、洞、缝,是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断裂和裂缝可作为储层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且利于多期的岩溶作用的进行,形成统一的孔、洞、缝系统。埋藏溶蚀产生的扩溶缝和扩溶洞,增大储集空间,提高储集性能。结合地震资料,研究区岩溶储层主要分布在靠近轮古西断裂带及溶丘洼地部位。
【关键词】:储层特征 分布预测 风化壳岩溶 鹰山组 轮古7井区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P618.1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1章 绪论8-12
  •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8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8-10
  • 1.3 研究区研究现状10
  • 1.4 课题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10
  •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10-11
  • 1.6 论文完成工作量11-12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12-20
  • 2.1 研究区工区位置12-13
  • 2.2 区域构造及演化特征13-15
  • 2.2.1 区域构造格局及断裂分布13-14
  • 2.2.2 区域构造演化14-15
  • 2.3 区域地层分布特征15-17
  • 2.4 区域沉积特征17-20
  • 第3章 储层基本特征及分布20-36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20-22
  • 3.2 储集空间类型22-27
  • 3.3 储层物性特征27-28
  • 3.4 储集类型划分28-31
  • 3.4.1 裂缝型储集层28
  • 3.4.2 洞穴型储集层28-29
  • 3.4.3 孔洞型储集层29
  • 3.4.4 裂缝孔洞型储集层29-31
  • 3.5 储层分布特征31-36
  • 3.5.1 储层纵向分布特征32-33
  • 3.5.2 储层横向分布特征33-36
  • 第4章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36-53
  • 4.1. 岩性岩相对储层的的控制作用36-37
  • 4.2 风化壳岩溶对储层的的控制作用37-50
  • 4.2.1 风化壳岩溶垂向分带特征38-41
  • 4.2.2 轮古7井区前石炭系古地貌恢复41-43
  • 4.2.3 不同地貌下的岩溶发育特征43-47
  • 4.2.4 岩溶残丘的类型划分与特征47-50
  • 4.3 断裂对储层的的控制作用50-51
  • 4.4 埋藏溶蚀对储层的的控制作用51-53
  • 第5章 有利储层发育区平面预测53-54
  • 结论54-56
  • 致谢56-57
  • 参考文献57-6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照星;曹自成;汪新文;沙旭光;;塔里木盆地古城墟隆起鹰山组内幕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岩性油气藏;2013年04期

2 华晓莉;罗春树;吕修祥;于红枫;王祥;张金辉;孙希家;华侨;;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高阻层分布特征及其意义[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3期

3 乔桂林;钱一雄;曹自成;岳勇;张永东;杨忠亮;;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及岩溶模式[J];石油实验地质;2014年04期

4 郑剑;林新;王振宇;屈海州;杨飞;;塔中北斜坡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差异性分析[J];岩性油气藏;2012年05期

5 王成林;邬光辉;崔文娟;唐子军;周波;屈泰来;高力;;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鹰山组台内滩的特征与分布[J];沉积学报;2011年06期

6 刘伟;张兴阳;顾家裕;;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西部中下奥陶统鹰山组沉积环境研究[J];沉积学报;2009年03期

7 吉云刚;韩剑发;张正红;王俊友;苏劲;王宇;张敏;;塔里木盆地塔中北斜坡奥陶系鹰山组深部优质岩溶储层的形成与分布[J];地质学报;2012年07期

8 熊剑飞;余腾孝;曹自成;成俊峰;岳勇;武涛;徐勤琪;胡梅;;塔里木盆地奥陶系“鹰山组”的解体及中下统界线的划分[J];地层学杂志;2013年03期

9 孙崇浩;杨海军;潘文庆;王振宇;于红枫;潘杨勇;;塔中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精细划分[J];新疆石油地质;2012年01期

10 黄胜强;陈兵;;于奇西地区奥陶系中下统鹰山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探讨[J];西部探矿工程;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秦伟强;托甫台奥陶系鹰山组勘探获突破[N];中国石化报;2011年

2 秦伟强;塔中中12CX井测试见产[N];中国石化报;2011年

3 记者 高向东 通讯员 张海祖;三维“春雷”唤醒塔中沉睡油藏[N];中国石油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晓宇;玉北地区鹰山组岩溶型储层地质—地震综合预测技术及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坤;塔中奥陶系储层特征与流体流动特征[D];长江大学;2015年

2 郁文谊;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奥陶系鹰山组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3 周盼;轮古7井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及分布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石平舟;FMI电成像测井技术在中古43井区鹰山组岩性岩相研究中的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5 王亚娟;塔中地区中古5-7井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储层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6 房柳杉;塔中Ⅱ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地震地质解译[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7 朱玺;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鹰山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刘亿;巴楚隆起鹰山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其主控因素[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9 蔡俊杰;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顶面构造演化特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周刚;塔里木盆地西克尔地区中奥陶统鹰山组上段生物礁储层沉积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轮古7井区奥陶系鹰山组储层特征及分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5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5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f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