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砂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7 16:36
【摘要】:随着我国常规油气开采难度不断加大,同时对油气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对国外油气资源的加重依赖使得包括油砂在内的非常规油气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油砂资源主要分布在包括柴达木盆地的西部盆地中,而柴达木盆地西部为盆地内油气资源的最富集区,因此柴西地区油砂是研究柴达木盆地油砂资源的首选。本文在柴西古、新近系构造、沉积演化和区域地质背景的认识基础上,以地面调查的方式落实研究区油砂厚度,分布;以岩心为基础,通过普通薄片,荧光薄片、确定油砂岩石学,物性、含油性特征;以地震资料认识油砂构造特征,通过地球化学测试研究油砂的品质及油源,最终认识柴西地区油砂矿地质条件、探讨成矿规律,为进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柴西油砂矿主要出露于构造高点,沿着背斜两翼分布,发育地层为上油砂山组、下油砂山组、下干柴沟组。岩石学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有较低的成熟度,储层为低—中孔,低—中渗储层。平均含油率分布在2.5-5%。柴西地区油砂油中饱和烃含量很高,饱和烃含量约为67.07%;芳香烃分布在约为13.35%;非烃组分约为17.37%。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指示油砂油的母质为咸水湖水生生物,烃源岩为柴西第三系烃源岩。其中原始常规油气成藏为油砂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构造运动控制了油砂矿形成的时机,富油凹陷及其烃类性质控制了油砂矿的分布和含油率,储层特征控制了油砂的分布及含油率上限,盖层特征及其储盖组合控制了油砂的含油率下限,断层为油砂矿的形成提供了运移通道。
【图文】:

分布图,油砂,全球,分布图


第1 章 绪论 全球油砂的分布及资源量球油砂广泛分布于 80 多个盆地中,油砂总资源量为 5.5×104亿 bbl。[2]余可采储量为 6510 亿 bbl,约占世界油气资源可采总量的 32%,相当于常资源可采储量的 68%.[3]全球油砂主要沿两个带分布:环太平洋带和阿尔。环太平洋带含油砂盆地主要有:东委内瑞拉盆地,阿尔伯达盆地,列那地和中国东部盆地;阿尔卑斯带带含油砂盆地主要有:印度坎贝海湾、欧地和中国西部盆地。(图 1-1)其中加拿大的阿尔伯达盆地的油砂资源量一,为 2900 亿 bbl。中国的油砂资源也相当丰富,在各大含油气盆地中均,,但主要的油砂产区位于中国西部。据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中国资源量为 40 亿 bbl,可采资源量为 20 亿 bbl。[4]

油砂,加拿大,结构示意图


图 1.2 加拿大 Athabasca 油砂结构示意图Fig. 1.2 Sturcture of Athabasca oil sand ,Canada特征特征藏在地表或者近地表,主要分布于含油气盆油砂矿;古隆起剥蚀带,如柴达木盆地鱼卡分布在盆地断裂发育密集区,断层发育至地深度一般小于 1500m,平均埋深为 600m[8]。层分布布较为广泛,中元古界至新生界皆有分布,但门山油砂发育地层为寒武系地层至侏罗系,罗系油砂,加拿大阿尔伯达盆地油砂则主要地层中[6],或者如柴达木盆地出露的古—新征集层往往胶结程度较低、物性较好,多为粗碎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温志峰;钟建华;张跃中;郭泽清;刘云田;李勇;;柴达木盆地西部生物礁储层的分布特征[J];石油学报;2005年06期

2 赵文忠;;格尔木地区多发病常见病的调查[J];青海医药杂志;1987年01期

3 ;他在实践着自己的诺言[J];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987年02期

4 李永国;安福元;张U_兴;赵洪菊;;柴达木盆地西部湖相地层风力侵蚀对黄土高原物源贡献的研究进展[J];盐湖研究;2017年02期

5 邱楠生,康永尚,樊洪海,金之钧,胡文喧;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温度压力和油气分布相互关系探讨[J];地球物理学报;1999年06期

6 任磊;王世刚;;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J];才智;2010年15期

7 张磊;张敏;;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绿参1井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J];天然气地球科学;2009年04期

8 樊启顺;马海州;谭红兵;许建新;李廷伟;;柴达木盆地西部卤水特征及成因探讨[J];地球化学;2007年06期

9 李廷伟;谭红兵;樊启顺;;柴达木盆地西部地下卤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盐湖研究;2006年04期

10 李洪波;张敏;张春明;彭德华;;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第三系烃源岩评价[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鸣谦;刘长风;;柴达木盆地西部的基底结构特征[A];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40周年所庆论文集[C];1990年

2 付爽;郭晖;李佳思;张顺存;张生银;史基安;;柴达木盆地西部新近系富锶沉积物发育的地质背景及其成矿机理[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3 康永尚;邱楠生;吴文旷;樊洪海;;柴达木盆地西部油气成藏流体动力系统分析[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4 曾令旗;伊海生;夏国清;;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湖相叠层石沉积序列及古气候意义[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5 袁文芳;陈世悦;;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纪古水系结构[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王力;金强;;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烃源岩特征与评价方法[A];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邱楠生;康永尚;樊洪海;金之钧;胡文喧;;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温度压力和油气分布相互关系探讨[A];石油大学(北京)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成果选编(1993—2003)[C];2003年

8 熊健;文美兰;罗先熔;;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田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富集规律的探讨[A];第五届中国矿山地质学术会议暨振兴东北生产矿山资源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王随继;;据岩相转换优势度的沉积相判别和古地貌恢复——以柴达木盆地西部跃进二号油田第三系为例[A];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C];2004年

10 常宏;李乐意;强小科;Carmala Garzione;Alexander Pullen;Peter Molnar;安芷生;;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沉积物磁性地层及其对青藏高原东北缘生长的指示意义[A];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下册)[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李文清 通讯员 闫芳;青海油田瞄准低动用区域找储量[N];中国石油报;2009年

2 记者 暴海宏 通讯员 唐志强;“小不点”变身“大块头”[N];中国石油报;2019年

3 记者 暴海宏 通讯员 唐志强;广发“英雄帖” 激活老油田[N];中国石油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李云 王得刚 雷佳;降龙伏虎英雄岭[N];中国石油报;2017年

5 记者 张蕴;青海冷湖将打造世界级天文观测基地[N];科技日报;2019年

6 珍君;两级地勘基金合力发现大中型矿产地8处[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5年

7 本报记者;“油田基层党员职工为我们上党课”[N];青海日报;2017年

8 通讯员 王坤 潘起勇;打造发展引擎的支点[N];中国石油报;2016年

9 记者 王立彬;我国钾盐勘探获得重大突破[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年秀清;柴达木盆地西部富锶地层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8年

2 曹国强;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第三系沉积相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曹海防;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油气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4 方世跃;改善二次采油效果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胡思虎;柴达木盆地西部红沟子地区中新世构造—气候变化及其相互作用[D];兰州大学;2013年

6 石亚军;晚期构造运动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古近系咸化湖盆油气成藏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17年

7 畅斌;柴西地区第三系沉降与抬升差异与断裂、裂缝的关系及油气成藏特点[D];西北大学;2011年

8 张津宁;柴达木盆地西部生储盖岩系构造演化与油气成藏特征[D];西北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锐;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界主要岩性组合及其沉积后构造变形特征[D];西北大学;2019年

2 赵钦阳;柴达木盆地西部油砂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3 张益银;柴达木盆地西部斜坡隆凹格局演化及其沉积响应[D];西北大学;2018年

4 韩佳君;柴达木盆地西部地下卤水起源演化与资源量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5 巩庆霖;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形成及油气分布[D];浙江大学;2009年

6 蔡郑红;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斜坡地区沉积地层与构造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李文龙;柴达木盆地西部构造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8 张汪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区流体动力特征与油气成藏[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9 陈广义;柴达木盆地西部新生代湖相碳酸盐岩及沉积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霁阳;柴达木盆地西部古今构造格局与油气成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668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68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a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