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PDC齿作用下的岩石损伤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07:02
【摘要】:岩石在PDC切削齿作用下的破碎过程是一个极端复杂的瞬态过程,其不仅涉及刀具与岩石互作用过程,还包含裂纹扩展和岩屑形成等微观细节,而目前国内外研究方法在研究PDC齿破岩微观细节存在一定局限性,对PDC齿作用下的岩石损伤规律的了解存在不足。而全面了解载荷作用下岩石破碎机理研究是促进破岩理论和钻头设计发展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在传统切削参数研究方法上,突破传统研究对瞬态破岩特征研究的难点,对PDC齿切削过程中的岩石损伤规律和破碎过程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刀具破岩理论研究的方法和理论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PDC切削齿在载荷作用下受力状态和破岩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显式动力学求解方法和动态损伤本构模型,本文对PDC齿破岩过程中岩石裂纹发展、应力状态、破碎模式和损伤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合理论研究与实验数据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突破传统Drucker-Prager、Morh-Coulomb本构模型在模拟岩石损伤的限制,选择岩石连续盖帽模型并配合塑性损伤参数和单元侵蚀方案,建立PDC齿破岩过程的显式有限元仿真方案。(2)基于数值模拟结果,根据岩石破碎理论观点对跃进式岩石破碎过程进行分为裂纹萌生、切屑成核、裂纹扩展和块体崩裂四个阶段,并对岩石损伤、应力状态进行了阶段性分析,进一步总结了载荷作用下PDC破岩机理。通过建立仿真模拟,分析了切削齿间“相邻效应”对于岩石损伤的影响以及对PDC剪切破岩机理与结果的合理性进行了理论验证。(3)研究了不同切削角度、吃入深度和岩体强度跟地层中的刀具受力、裂纹发展、破碎损伤模式和破岩效率的关系,通过多角度分析了不同参数对破岩效果影响规律,进而为优化PDC钻头设计提供了理论根据。本文以数值模拟为研究手段,突破了研究瞬态破岩过程与损伤特征的难点,揭示了 PDC齿作用下岩石的破碎和损伤规律,为完善和发展岩石破碎理论,提高钻头设计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图文】:

钻头,胎体,刚体,复合片


^^^anu!actunng,"?^逡逑图1-1邋PDC复合片结构与制作工艺逡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外钻头厂家在金刚石材料加入适应化学试剂成功制作出人逡逑造聚晶金刚石,通过相关工艺手段烧制出PDC复合片作为钻头切削齿[2]。出于经济成逡逑本和切削效率的平衡,PDC复合片由薄层聚晶金刚石材料作为切削岩石的工作面,其逡逑厚度通常不到Imm,如图1-1所示。聚晶金刚石层下面为碳化钨材料,作为PDC复逡逑合片支撑基体。因此PDC复合片兼具金刚石和碳化钨的材料特性,X作层具有高耐磨逡逑性和高硬度,支承层则具有抗冲击性和高力学强度。随着PDC复合片加[技术的迅猛逡逑发展,使得PDC钻头拥有了更氋的机械钻速、更稳定的定向钻进表现以及更长的钻头逡逑寿命。逡逑1C逡逑

钻头结构,油气资源,复合片,聚晶金刚石


^^^anu!actunng,"?^逡逑图1-1邋PDC复合片结构与制作工艺逡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国外钻头厂家在金刚石材料加入适应化学试剂成功制作出人逡逑造聚晶金刚石,通过相关工艺手段烧制出PDC复合片作为钻头切削齿[2]。出于经济成逡逑本和切削效率的平衡,PDC复合片由薄层聚晶金刚石材料作为切削岩石的工作面,其逡逑厚度通常不到Imm,如图1-1所示。聚晶金刚石层下面为碳化钨材料,作为PDC复逡逑合片支撑基体。因此PDC复合片兼具金刚石和碳化钨的材料特性,X作层具有高耐磨逡逑性和高硬度,支承层则具有抗冲击性和高力学强度。随着PDC复合片加[技术的迅猛逡逑发展,,使得PDC钻头拥有了更氋的机械钻速、更稳定的定向钻进表现以及更长的钻头逡逑寿命。逡逑1C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豆宁辉;杨顺辉;;锥形PDC齿破岩机理仿真研究[J];石油矿场机械;2015年11期

2 Pryhorovska T O;Chaplinskiy S S;Kudriavtsev I O;;聚晶金刚石钻头切削齿切削岩块过程的有限元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6期

3 张富晓;黄志强;周已;;PDC钻头切削齿失效分析[J];石油矿场机械;2015年09期

4 况雨春;彭亚洲;张雨婷;;PDC全钻头破岩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J];石油机械;2015年09期

5 韩婧;;PDC钻头破碎岩石机理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年08期

6 韩兆兴;;岩石在截齿切削下断裂过程的仿真研究[J];煤矿机械;2014年11期

7 王家骏;邹德永;杨光;何仁清;陈修平;;PDC切削齿与岩石相互作用模型[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4期

8 伍开松;廖飞龙;;岩石切削损伤后PDC齿破岩规律探讨[J];石油机械;2014年05期

9 何仁清;邹德永;郑宇宇;;考虑围压及岩石强度的PDC单齿破岩数值模拟[J];石油矿场机械;2013年12期

10 陈晁陶;张二鹏;李辉;;二维离散元法与岩石切割过程仿真[J];中州煤炭;201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田军;PDC钻头破碎岩石的力学分析与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2年

2 赵密;近场波动有限元模拟的应力型时域人工边界条件及其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明明;基于离散元方法的PDC钻头破岩仿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7年

2 郑树衡;岩石力学特性与破碎产品粒度之间的关系和规律[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4年

3 申培文;受动静载荷作用刀具破岩断裂力学分析及数值模拟[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4 谢晓红;PDC取芯钻头切削齿磨损规律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吴子科;脆性岩石裂纹尖端扩展状态的混沌动力学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6 郑磊;数值流形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756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756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6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