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松辽盆地深部中央隆起带发育特征与成藏条件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22 13:55
【摘要】:松辽盆地是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生代大型陆相含油气盆地,盆地面积26万平方公里。本文应用沉积、构造、地球物理等手段,结合地球化学分析等,对松辽盆地深部中央隆起带进行系统研究。松辽盆地古生界经历复杂构造改造,主要与板块运动有关。前寒武时期,东北地区古老地块从西伯利亚板块分离,独立于古亚洲洋之上;志留纪时期,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完成碰撞拼贴;晚泥盆至早石炭时期,古老地块碰撞拼贴形成统一佳-蒙地块;中二叠至早三叠期间,佳-蒙地块与华北板块完成拼贴,古亚洲洋闭合;晚侏罗至早白垩时期,华北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碰撞形成统一欧亚大陆。加之后来中生代时期太平洋板块与伊佐奈岐板块走滑作用的改造,造成松辽盆地古生界复杂的构造背景及多样的岩性特征。松辽盆地深部中央隆起带位于松辽盆地中部,由若干个古生界次级凸起组成。从结构上分析,以近东西向扎赉特旗-吉林大断裂为界,将中央隆起带分为南、北两段,整体表现为“南高北低”、“南老北新”、“南宽北窄”特征;其中北段在南北向上两端高、中间低,呈马鞍型特征;在东西向上由数条东倾张性断裂分隔成带,呈分带特征。中央隆起带的形成主要是受差异沉降影响,是大规模断陷(群)间的相对凸起,两侧受中生代控陷断裂控制;古生代时期,中央隆起带现今所处的位置为深水沉积区,中生代早白垩世火石岭组沉积期中央隆起带开始发育,沙河子组沉积期为主发育期,营城组沉积期开始萎缩,至登娄库组(泉头组)沉积期完全定型,其形成时间与中生代断陷发育同步,并非古生代就存在的继承性古隆起。古生界烃源岩主要发育层位为二叠系,特别是中晚二叠统。钻井中二叠系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大于0.4约占70%,大于1.0约占50%;剖面TOC大于0.4约占90%,大于1.0约占20%。Ro一般小于3.0%,成熟度较高地区Ro大于6%,低成熟度地区仅为0.5%。根据烃源岩饱和烃色谱分析,二叠系泥岩样品Pr/Ph为0.3~0.67,Pr/Ph值小于1,为典型的还原性水体沉积环境。除古生界烃源岩以外,中生界断陷期烃源岩是中央隆起带的主力烃源岩,油气运移通道为不整合面、超覆沉积界面和断层。储层主要分风化壳和内幕储层,风化壳主要发育于凸起高部位,钻井揭示厚度4.4-72.61m。内幕储层主要分为变质岩之间的隔层、花岗岩之下内幕沉积岩、不同条带内的内幕沉积层3种。从盖层发育特征上看,中央隆起带北段被登二段泥岩覆盖,南段被泉一段泥岩覆盖,泥岩厚度20-99m,向断陷发育区上覆盖层逐渐变为断陷地层。综合中央隆起带成藏要素及其匹配关系,优选出北部紧邻徐家围子断陷的肇州凸起,汪家屯-卫星-升平凸起及昌德凸起,为有利的油气运聚指向区。
【图文】:

技术路线图,生储盖组合,有利储层分布,有利区带


第 1 章 引言响。在区域大背景下,利用地震、钻井、野外露头、测年等手段,分析中央隆起带结构特征和形成演化过程。2.利用野外、薄片鉴定、已钻井、地化指标分析等明确有利储层发育岩性,进而预测有利储层分布以及生储盖组合分布规律。3.综合结构特征、构造演化、生储盖组合特征,优选有利区带。

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西伯利亚板块,构造演化


图 2-1 东北地区古生代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图.2 古生界构造演化认识.2.1 古生界构造演化东北地区的古老板块在前寒武纪时期,属于西伯利亚板块的一部分,前寒,随着鄂霍次克洋的打开,,古老地块逐渐从西伯利亚板块上分离,并向南周建波等,2012)。早古生代时期:受泛非运动的影响,东北地区洋壳整体呈扩张状态,古老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凡超;刘嘉麒;崔岩;高金亮;刘祥;童英;;中国东北地区中生代构造体制的转变:来自火山岩时空分布与岩石组合的制约[J];岩石学报;2014年12期

2 杜金虎;邹才能;徐春春;何海清;沈平;杨跃明;李亚林;魏国齐;汪泽成;杨雨;;川中古隆起龙王庙组特大型气田战略发现与理论技术创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3期

3 陈贤良;纪友亮;樊太亮;王宏语;陈晓艳;聂文彬;孙雪晴;;梨树断陷七棵树地区层序地层与隐蔽油气藏[J];地质科技情报;2014年02期

4 孙龙德;邹才能;朱如凯;张云辉;张水昌;张宝民;朱光有;高志勇;;中国深层油气形成、分布与潜力分析[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6期

5 顾忆;秦都;路清华;李贶;宋振响;黄党委;;梨树断陷主力烃源岩与油源对比[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6期

6 杨亮;;松辽盆地南部中央坳陷区扶余油层古地貌恢复及构造演化[J];世界地质;2013年03期

7 宋振响;周卓明;;梨树断陷主力烃源岩判定及其地球化学特征[J];石油实验地质;2013年04期

8 魏然;李红阳;于斌;蔡来星;王起龙;;沉积盆地物源体系分析方法及研究进展[J];岩性油气藏;2013年03期

9 许文良;王枫;裴福萍;孟恩;唐杰;徐美君;王伟;;中国东北中生代构造体制与区域成矿背景:来自中生代火山岩组合时空变化的制约[J];岩石学报;2013年02期

10 苑凤华;彭玉鲸;周晓东;李文锁;;中国东北兴蒙—吉黑造山带贝加尔运动、萨拉伊尔运动、兴凯运动及泛非运动等之比较[J];吉林地质;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2676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76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f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