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单管环状掺水集油系统模糊运行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5 19:56
【摘要】:掺水集油是保证油田安全生产的重要技术手段,也是耗能巨大的主要生产环节,开展油田掺水集油运行优化研究可以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现有研究多采用确定性优化理论方法进行掺水集油运行参数的优化设计,但由于掺水集油生产的工艺界限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仅以确定性优化方法会造成部分优化信息的缺失。兼顾掺水集油生产中的模糊性质,开展原油集输系统模糊运行优化研究对于节能降耗、增强优化方案适用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单管掺热水流程管网结构特点,给出了管输水力、热力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广度优先搜索(BFS)的管网参数计算方法,结合该方法的遍历性,实现了单管掺水节点参数和工艺参数的有效计算。该方法具有计算准确、易于实现等优点。其次,以集油系统动力能耗最低和热力能耗最低分别建立了目标函数,以掺水泵的扬程和压力、加热炉的供热温度等为决策变量,考虑管流流动特性、温度限制、压力限制等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单管环状掺水集油系统确定性多目标运行优化数学模型。通过线性加权方法将多目标优化转化为单目标优化,进而采用序列二次规划方法进行了求解。再次,在确定性集输系统运行优化的基础上,考虑单管掺水流程集输参数可行边界的模糊性,采用模糊集理论和模糊可靠度方法,构建了井口回压和进站温度的模糊化约束条件,形成了单管环状掺水集油系统模糊多目标运行优化数学模型,结合可行性准则,采用烟花算法进行了有效求解。最后,依托于Visual Studio 2010软件开发平台,采用C#程序开发语言,将所提出的广度优先搜索工艺计算方法、确定性集油系统运行优化理论方法和模糊集油系统运行优化理论方法付诸于程序实现,研发了“单管环状掺水集油系统运行优化平台”。软件实现了对系统管网的图形建模、单管掺水集油系统管网参数计算、确定性参数优化以及模糊参数优化等功能。借助于该优化软件,对某实例区块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确定性及模糊参数优化都能使集输能耗费用显著降低,分别降低10.5%、11.0%,验证了所提理论方法和编制软件的有效性。
【图文】:

无向图,有向图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Vertex),,VR 维两个顶点之间关系的集合。其中 P ( x , y )表示 x 、 y)有向图 x ,y VR成立时, x ,y VR则表示顶点 x 至顶点 y 的一条弧( A始点或弧尾(Tail ),y 为终端点或弧头(Head ),此时由 x 和 y 组成将这样有方向的图定义为有向图,如图 2.2。)无向图 x ,y VR成立时,那么 y ,x VR也成立,即VR 具有对称关系,用换两个有序对,它表示 x 和 y 之间的一条边( Edge ),此时由 x 和 y 组,将这样无方向的图定义为无向图,如图 2.3。本文涉及到油田单管环状掺水集输流程中转接站与计量站、计量站与顺序都是确定的,即管线的连接是有方向的,所以下文涉及的图都是

无向图,无向图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Vertex),VR 维两个顶点之间关系的集合。其中 P ( x , y )表示 x 、 y)有向图 x ,y VR成立时, x ,y VR则表示顶点 x 至顶点 y 的一条弧( A始点或弧尾(Tail ),y 为终端点或弧头(Head ),此时由 x 和 y 组成将这样有方向的图定义为有向图,如图 2.2。)无向图 x ,y VR成立时,那么 y ,x VR也成立,即VR 具有对称关系,用换两个有序对,它表示 x 和 y 之间的一条边( Edge ),此时由 x 和 y 组,将这样无方向的图定义为无向图,如图 2.3。本文涉及到油田单管环状掺水集输流程中转接站与计量站、计量站与顺序都是确定的,即管线的连接是有方向的,所以下文涉及的图都是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221;TE8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崔之健;王菁;张晓阳;田殿龙;田绍伟;;基于遗传算法的油气集输管网运行效率优化[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周恒良;模糊理论在供水管网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5年08期

3 周恒良;模糊线性规划在供水管网优化中的应用[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白丹,李占斌,宋立勋;模糊线性规划在微灌干管管网系统优化中的应用[J];水利学报;2003年07期

5 刘扬;集输管网系统模糊优化设计[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199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鞠志忠;大庆外围油田降温集油输送及综合优化设计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2 刘洪波;基于模糊理论的城市供水系统运行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魏立新;基于智能计算的油田地面管网优化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慕毅;气田地面集输管网布局优化及软件开发[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2 马扬;基于群集智能算法的集输管网优化[D];长江大学;2018年

3 王佳楠;油气集输系统生产运行参数模糊优化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4 韩喜龙;昌吉油田吉7井区双管掺水集输工艺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5 陈斌;齐家北油田一掺多回流程掺水参数优化[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和兵;曙光油田采油掺液系统参数优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7 邵宝力;敖南油田集输系统运行参数优化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8 张刚;基于模糊理论的城市配水系统SIMULINK仿真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田洪建;基于模糊方法的流体管网水力计算及可视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郭维刚;模糊动态规划在污水管网优化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80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80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8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