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钻井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5:16

  本文关键词:钻井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钻井作为石油开采的主要环节,其效率亟需提升。传统的螺杆钻具及地面驱动的电动钻具存在能耗大、效率低、机械传动机构易损坏等缺点。井下多极直接驱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BLDCM)因其效率,转矩密度高、起动转矩大、控制方法灵活,采用低速大力矩的永磁电机,且电机变频箱随同电机井下作业,避免了高温下最易损坏的齿轮减速装置,减少了线路根数,已成为国内外石油行业及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但是传统的BLDCM上安装的转子磁极位置检测传感器使得结构复杂、体积增大、可靠性降低,特别力矩电机对位置传感器精度要求高,使得使用受限,成本增加。所以研究应用于井下直驱无刷直流钻井电机(后称钻井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钻井电机工作于低转速,高温高压,受负载情况复杂等特点,进行了如下的研究与分析工作:首先介绍了课题背景、研究现状及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及其特点,建立了钻井电机的数学模型,针对钻井电机运行转速低,选取适用于低转速范围的磁链函数法。通过分析电机导通时的一阶微分方程,获得电机转子相关信息,之后进行数学运算处理得出与电机转速无关的函数表达式,该表达式只与电机线电压,电阻,电感相关。为降低表达式对参数的依赖性、计算量及计算误差,消去电阻和电感项,只使用线电压进行换相时刻的计算,提出了简化的磁链函数法-Z函数法。为保证电机在起动时无反转并可带一定负载,在分析各无位置起动方法后选取转子脉冲注入检测法起动电机。同时为应对电机在受到突加负载仍能恢复至给定转速,加入转速闭环控制。通过在仿真软件simulink下建立的钻井电机系统模型,Z函数法及其控制策略在低转速阶段和突加负载情况下的参数变化及转子位置检测准确性得到了初步验证,电机可成功运行。最后以钻井电机样机为主要被控对象,搭建了基于Z函数法的电机系统试验平台,并在给定转速为60rpm和400rpm情况下对使用Z函数法的可行性及换相点获取准确性等各项指标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Z函数法只使用电机运行时导通相的线电压计算换相时刻,可成功运行于钻井电机上,降低了磁链函数法对电机参数的依赖性和DSP芯片运算量。
【关键词】:无位置传感器 无刷直流电机 钻井电机 磁链函数 低转速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E92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BLDCM发展现状10-13
  • 1.2.1 BLDCM分类及构成10-12
  • 1.2.2 BLDCM转子信号获取12-13
  • 1.3 BLDCM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方法研究现状13-15
  • 1.3.1 反电动势法13
  • 1.3.2 电感法13-14
  • 1.3.3 扩展卡尔曼滤波法14
  • 1.3.4 滑模观测器法14-15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15-16
  • 第2章 钻井电机及磁链函数法研究16-26
  • 2.1 无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16-19
  • 2.2 钻井电机数学建模19-21
  • 2.3 磁链函数法的推导21-25
  • 2.4 本章小结25-26
  • 第3章 钻井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设计26-36
  • 3.1 简化后的磁链函数法26-29
  • 3.2 无位置传感器起动方法分析与选择29-33
  • 3.3 闭环控制器33-35
  • 3.4 本章小结35-36
  • 第4章 钻井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软硬件平台36-45
  • 4.1 钻井电机控制系统硬件部分36-41
  • 4.2 钻井电机控制系统软件部分41-44
  • 4.3 本章小结44-45
  • 第5章 钻井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45-58
  • 5.1 钻井电机控制系统仿真45-52
  • 5.1.1 钻井电机控制系统仿真平台搭建45-48
  • 5.1.2 仿真结果及分析48-52
  • 5.2 钻井电机控制系统实验52-56
  • 5.2.1 钻井电机控制系统实验平台搭建52-53
  • 5.2.2 电机运行在不同转速下的Z函数53-55
  • 5.2.3 不同容值滤波电容对母线电压的影响55-56
  • 5.3 本章小结56-58
  • 结论与展望58-60
  • 参考文献60-64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64-65
  • 致谢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敏;井下增压钻井技术的新进展[J];石油科技论坛;2005年04期

2 郭书岗;;关于胜利钻井技术发展的思考[J];硅谷;2009年03期

3 黄红亮;;浅析中国石油钻井技术的现状及需求[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11期

4 张秀兰;;信息化背景下的钻井技术应用初探[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年08期

5 贾乐;;国外综合钻井技术近况及发展方向[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02期

6 刘芳;唐明月;;钻井技术指标及钻井时效性分析[J];科技传播;2013年06期

7 尤小平;;钻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趋势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3年09期

8 徐杰;;探讨无意外风险钻井技术概念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2期

9 郭玉强;;浅谈优快钻井技术的特点与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13期

10 金贺志;彭庆岩;;现代钻井技术发展与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趋势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年1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伟;;现代综合配套优快钻井技术在渤海的应用及21世纪展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史基盛;;乌克兰钻井技术简介及消化应用初探[A];矿山建设工程技术新进展——2009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9年

3 单素华;韩玉玺;耿玉刚;张广峰;;桩西古潜山区块钻井技术[A];黑鲁石油学会钻井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韩烈祥;;21世纪钻井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四川钻井技术的发展方向[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易松林;;连续管高压喷射沟槽辅助钻井技术及其发展[A];2006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清友;瞿丹;黎伟;;连续管钻井技术在国内非常规气开发中的应用[A];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装备及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晓建;刘志强;王承源;李恩涛;张斗群;;反井钻井技术在硬岩中的应用[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上册)[C];2005年

8 邓平;陈杨;杨虎;周鹏高;李维轩;;新疆克拉美丽气田裂缝性火山岩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A];第二届全国特殊气藏开发技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9 王贵绍;;煤层气钻井技术[A];河南地球科学通报2011年卷(下册)[C];2011年

10 高可钧;;我国钻井技术的新发展[A];矿井建设与岩土工程技术新发展[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钻井技术起源于中国[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袁冰洁;钻井技术“菜谱”日益丰富[N];中国石化报;2006年

3 刘胜旺 万中权 华泉川;江汉钻井应用成功垂直钻井技术[N];中国石化报;2007年

4 记者 张贵志;共同推进钻井技术发展[N];中国石油报;2006年

5 记者 刘晓飞 王明毅;我国部分钻井技术跻身世界先进水平[N];中国石油报;2006年

6 张贵志;中国石油大港钻井技术培训中心揭牌[N];中国石油报;2007年

7 闫业军 张强;胜利黄河钻井打造品牌拓展市场[N];中国石化报;2009年

8 张可春 王金法 孙友;大练兵:接轨国际创名牌[N];中国石化报;2003年

9 记者 张贵志;钻井承包商协会发挥纽带作用[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0 本报通讯员 那武生 吕晶;吐哈钻井品牌是这样打造的[N];中国石油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廖明燕;钻井过程实时状态监测与诊断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达;涪陵页岩气井水平段井眼控制与经济评价[D];长江大学;2015年

2 戢能斌;吐哈复杂结构井钻井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张宇昕;钻井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4 张帆;钻井风险管理知识集成与智能决策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2年

5 李云峰;基于本体的钻井复杂情况监控实例推理技术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6 赵文庄;塔中压力敏感性储层控压钻井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7 王丰;大港油田埕海二区优快钻井技术研究与应用[D];长江大学;2013年

8 韩永明;胜利油田丰深区块钻井技术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9 胡睿;钻井复杂情况与事故诊断专家系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10 甘行健;元坝地区钻井复杂情况分析及风险评价研究[D];长江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钻井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68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b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