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层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13:51
【摘要】: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为优质烃源岩,分布面积较广、厚度较大,多口井获得工业油流,展现出良好的页岩油开发潜力。页岩油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岩石类型多、构造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纳米-微米级孔径等特点,系统研究页岩油储层特征对页岩油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济阳坳陷四口取心井沙四上亚段-沙三下亚段页岩油储层作为研究对象,以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和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从页岩油储层矿物岩石学特征着手,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表征页岩油储层的储集空间特征、物性特征和流体赋存特征,综合评价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层特征。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和X衍射全岩分析,在矿物岩石学特征分析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研究区页岩油细粒沉积岩矿物的综合岩石学分类方案,依据泥质、方解石和白云石含量将页岩油层段的岩石划分为三大类二十六种岩石类型。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岩性以灰质泥岩、泥质灰岩、含灰泥岩和含泥灰岩为主,夹少量白云岩薄层。沙四上亚段至沙三下亚段方解石含量降低,泥质逐渐升高,整体由含泥灰岩、泥质灰岩向灰质泥岩、含灰泥岩转变,多种岩性交错出现,产状从纹层状过渡到层状。在岩石学特征及岩性组合分析基础上,利用高分辨率扫描电镜、背散射电子成像、X射线能谱等技术进行了储层储集空间微观特征研究。页岩油储集空间划分为孔隙及裂缝两大类,孔隙包括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和晶内孔,裂缝包括构造裂缝、层理缝、异常超压缝和泥质收缩缝等。基于高分辨率背散射图像分析方法,定量表征了页岩油储层的孔隙类型、孔径大小及其分布等微观孔隙特征。页岩油储层主要孔隙类型为粒间孔和溶蚀孔,其次为晶间孔。页岩油储层以纳米-微米级孔隙为主,孔隙数量随孔径增大急剧下降,纳米级孔隙数量占90%~98%,但储层面孔率主要由数量上仅占2%~10%的微米级孔隙提供。云岩类面孔率10%左右,泥岩类面孔率6%~9%,灰岩类面孔率在0.5%~5%。基于氮气等温吸附实验表征了页岩油储层纳米级孔隙的孔径分布及其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并划分出4类氮气吸附等温曲线类型。通过计算不同岩性样品的比表面、孔体积和分形维数等参数,分析孔隙发育程度和孔隙结构复杂程度。云岩类的孔隙结构以平行板状孔为主,孔体积大,孔隙连通性好。其次泥岩类孔隙发育较好,孔体积略大于灰岩类。泥岩类和灰岩类的孔隙结构以细颈广体孔和平行板状孔为主。泥岩类孔隙结构最复杂,非均质性强,比表面大。通过页岩油储层常规物性资料分析,五种主要岩性中泥质云岩物性最好,其次为灰质泥岩和含灰泥岩物性好,灰岩类物性较差。页岩油储层物性主要受矿物成分、有机质生烃、成岩作用和埋藏演化影响,构造作用和热液作用也有一定影响。通过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元素分析表明页岩油主要为游离态液态烃,赋存空间主要包括粒间孔、溶蚀孔、晶间孔和层理缝。在热解S_1和氯仿沥青“A”进行轻烃补偿和重烃校正基础上划分页岩油含油性分级标准,综合扫描电镜含油性观察、X射线能谱微观流体赋存研究、页岩油含油性分级、测井数据△LogR模拟,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的页岩油含油性评价方法,分析页岩油储层纵向上的流体赋存特征。沙河街组页岩油储层高含油层段的主要岩性为灰质泥岩,其次为灰质泥岩和泥质灰岩互层。
【图文】:
泛关注和重视。目前,在松辽、渤海湾(辽河、濮阳、济阳等坳陷)及新生代盆地已不同程度地获得了工业性页岩油流(李吉君等,2014;姜2014;薛海涛等,,2015;聂海宽等,2016)。现有研究和钻井资料证实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层具岩油的条件和勘探开发潜力,与北美地区海相页岩油气不同,渤海湾盆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层主要为陆相沉积,受物源区近、物源方向多、母等因素影响,具有岩石类型多、岩相横向变化快和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等性特征(王永诗等,2013a;张林晔等,2014)。根据济阳坳陷老井复查口钻井在沙河街组页岩油中见油气显示,其中 38 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气流,油井初期产能为 12~72 t/d,河 54 井累计产量已达 27896 t,永 5深 9 井和罗 42 井累积产量均在万吨以上。这些天然裂缝发育的页岩油井主要分布在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图 1-1)。目前页岩油层段工业油气均为裂缝型页岩油和夹粉砂或碳酸盐岩的夹层型页岩油(宋国奇等,兴,2014)。这预示着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层存在通和压裂技术大规模开发页岩油资源的潜能。
图 1-2 页岩油储层孔隙表征方法及孔径分类方案朱筱敏等(2007)通过对比济阳坳陷不同次级凹陷古近系孔隙演化分布特征,将页岩油储层孔隙类型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原生孔隙包括压缩原生粒间孔、胶结剩余粒间孔和杂基微孔隙,次生(溶蚀)孔隙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和超大孔。Louckset al.(2012)提出了以粒(晶)间孔、粒(晶)内孔和有机质孔为主的三端元泥页岩孔隙分类方案,该方案适用于北美泥页岩层系的储集空间分类,该方案被广大学者借鉴并进一步提出适合我国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分类方案。崔景伟等(2012)认为泥页岩孔隙分为粒间孔、粒内孔和有机质孔 3 种,不仅简单实用,还能够兼顾油气流动差异和油气润湿性。朱如凯等(2013)根据孔隙成因和孔隙位置将鄂尔多斯三叠系延长组泥页岩储集层的孔隙划分为粒间微孔、晶间微孔、有机质微孔、无机矿物粒内微孔、粒间溶蚀微孔和微裂缝。何建华等(2014)以黔北和黔西北地区黑色泥页岩孔隙成因与孔隙发育位置作为主次分类依据,将微观孔隙分为原生沉积型、成岩后生改造型及混合成因 3 个大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泛关注和重视。目前,在松辽、渤海湾(辽河、濮阳、济阳等坳陷)及新生代盆地已不同程度地获得了工业性页岩油流(李吉君等,2014;姜2014;薛海涛等,,2015;聂海宽等,2016)。现有研究和钻井资料证实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层具岩油的条件和勘探开发潜力,与北美地区海相页岩油气不同,渤海湾盆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层主要为陆相沉积,受物源区近、物源方向多、母等因素影响,具有岩石类型多、岩相横向变化快和储集空间类型多样等性特征(王永诗等,2013a;张林晔等,2014)。根据济阳坳陷老井复查口钻井在沙河街组页岩油中见油气显示,其中 38 口井获得工业油气流气流,油井初期产能为 12~72 t/d,河 54 井累计产量已达 27896 t,永 5深 9 井和罗 42 井累积产量均在万吨以上。这些天然裂缝发育的页岩油井主要分布在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图 1-1)。目前页岩油层段工业油气均为裂缝型页岩油和夹粉砂或碳酸盐岩的夹层型页岩油(宋国奇等,兴,2014)。这预示着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沙河街组页岩油储层存在通和压裂技术大规模开发页岩油资源的潜能。
图 1-2 页岩油储层孔隙表征方法及孔径分类方案朱筱敏等(2007)通过对比济阳坳陷不同次级凹陷古近系孔隙演化分布特征,将页岩油储层孔隙类型分为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两大类。原生孔隙包括压缩原生粒间孔、胶结剩余粒间孔和杂基微孔隙,次生(溶蚀)孔隙包括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和超大孔。Louckset al.(2012)提出了以粒(晶)间孔、粒(晶)内孔和有机质孔为主的三端元泥页岩孔隙分类方案,该方案适用于北美泥页岩层系的储集空间分类,该方案被广大学者借鉴并进一步提出适合我国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分类方案。崔景伟等(2012)认为泥页岩孔隙分为粒间孔、粒内孔和有机质孔 3 种,不仅简单实用,还能够兼顾油气流动差异和油气润湿性。朱如凯等(2013)根据孔隙成因和孔隙位置将鄂尔多斯三叠系延长组泥页岩储集层的孔隙划分为粒间微孔、晶间微孔、有机质微孔、无机矿物粒内微孔、粒间溶蚀微孔和微裂缝。何建华等(2014)以黔北和黔西北地区黑色泥页岩孔隙成因与孔隙发育位置作为主次分类依据,将微观孔隙分为原生沉积型、成岩后生改造型及混合成因 3 个大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岩;郑娇玉;郭鹏;熊木齐;崔志杰;孟兴民;;ImageJ软件在泥石流固体颗粒分析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6期
2 张林晔;李钜源;李政;朱日房;张守春;刘庆;张金功;陈中红;;湖相页岩有机储集空间发育特点与成因机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5年11期
3 熊金玉;李思田;唐玄;陈瑞银;王敏;黄正林;孙细宁;杜克锋;;湖相碳酸盐岩致密储层有机质赋存状态与孔隙演化微观机理[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5年05期
4 董春梅;马存飞;栾国强;林承焰;张宪国;任丽华;;泥页岩热模拟实验及成岩演化模式[J];沉积学报;2015年05期
5 王森;冯其红;查明;卢双舫;秦勇;夏天;张驰;;页岩有机质孔缝内液态烷烃赋存状态分子动力学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6期
6 李钜源;;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泥页岩孔隙特征及孔隙度演化规律[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5期
7 刘国恒;黄志龙;姜振学;陈践发;陈斐然;邢金艳;;湖相页岩液态烃对页岩吸附气实验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5年05期
8 朱景修;章新文;罗曦;贾艳雨;胥玲;吴元斌;;泌阳凹陷陆相页岩油资源与有利区评价[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5年05期
9 宁方兴;王学军;郝雪峰;朱_逞
本文编号:2703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03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