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稠油火驱化学辅助点火剂性能评价实验

发布时间:2020-06-21 09:19
【摘要】:本文首先对D66区块的储层条件和点火工艺进行了简单的回顾,通过对D66区块和其它使用火烧工艺的油田储层条件对比后发现,D66区块单油层厚度薄且数量多、储层非均质性强、聚热效果差是导致该区块点火效果差的主要因素。通过对点火工艺的对比,发现化学点火方式适用于D66区块的点火。通过室内静态实验,发现实验所用化学点火剂体系能在65℃的条件下将氧气利用率提高20%以上,说明化学点火剂在65℃的条件下能通过提高氧气利用率提升原油的温度,在实验条件下高锰酸钾点火剂体系提高氧气利用率的效果最好;化学点火剂在120℃以上的条件下能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提升D66原油的温度,而且每种点火剂的热效应随着实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实验条件下氯酸钾体系点火剂的产热效果最好。催化剂Ni Cl2在150℃以上的条件下对D66原油的低温氧化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并且Ni Cl2和高锰酸钾体系点火剂表现出很好的协同效应。对实验后D66原油的组分和流变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化学点火剂可以改善反应后D66原油的性质,随着实验温度的增加化学点火剂改善原油性质的效果越明显。实验室条件下,实验温度在150℃以上时Ni Cl2对D66原油改质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并且高锰酸钾+Ni体系改善反应后原油性质的效果最好。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E345
【图文】:

模式图,扇三角洲沉积,油层,模式图


第二章 D66 区块火驱点火工艺及存在的问题 D66 区块储层概况D66 油层顶面构造形态总体上为斜坡背景下的单斜构造,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倾角一般为 5°~10°。储层岩性主要为含砾砂岩及不等粒砂岩,分选中等偏差高孔、中高渗储层。油层产状主要为薄~中厚层状,油藏类型为层状边水油藏。密度为 0.9001~0.9504g/cm3,50℃时地面脱气原油粘度为 325~2846mPa·s,类标准,为普通稠油。DJT 油层沉积时期正处于下第三纪 LH 裂谷发育初陷期的后期阶段,此时裂谷张运动转入区域性稳定下沉,古地形表现为斜坡背景上凸凹不平的地貌特点。旱古气候的影响,来自于西部山区的河流携带能力变化不稳定,洪水季节是其期。SH 油田处于近岸边部,从砂体规模、岩性组合、储层厚度分布表现为相变化大、旋回性叫明显的扇三角洲复合体。(图 2-1)。

注气,管柱


较少、层间非均质性不强的储层。D66 断块区 DJT 油层处于 SG 扇下部位,以水下辫状分流河道及分流河口砂坝微相构成其骨架砂体降、水动力条件变化不稳定等差异性,决定了其沉积物的分选差,及成份成熟度低;微相带在纵横向分布变化大并具有明显控制物性变块储层非均质性很强(表 2-6)。通过对该区块注气井的测井解释(发现,这两口注气井的含油段深度分别为 70.15m、68.1m,油层总厚度油层的厚度相差很大(1.4m—4.4m);两口注气井的储层物性不但口井的各个单油层的渗透率相差很大,两口井的净毛比低于 0.5,。根据使用笼统注气的吸气剖面测试结果(表 2-7)发现,该区块易出现气体沿物性较好的小层突进的现象。对于单油层数目众多、层就需要使用分层注气的注气方式减小各个小层吸气剖面的差异,。分层注气管柱(图 2-3)与笼统注气管柱最大的区别是分层注气成,通过同心油管的环空向上部储层注气,通过内部的油管向下部场实验表明,分层注气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小单油层的吸气差异,提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政良;一种优于乙醚的点火剂[J];物理实验;1997年06期

2 钟一鹏;;文摘[J];爆破器材;2014年06期

3 李艳;周兴波;;数学建模技术在煤矿雷管点火剂优化设计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4年03期

4 贾庆英 ,陈洪章;双基推进剂新型点火剂的实验研究[J];兵工学报;1986年02期

5 邓洪成;;天然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硝酸酯类点火剂及上点火燃烧的热化学机理[J];四川环境;1983年03期

6 钟毓娟;梁杰;刘鑫;邓生富;尤东光;刘丰;;煤炭地下气化化学点火研究[J];煤炭转化;2011年02期

7 王敏;;蜂窝煤引火剂[J];可再生能源;1993年04期

8 钟一鹏;文摘[J];爆破器材;2003年02期

9 ;日本研制促进新陈代谢的食品——辅酶Q10[J];山东食品发酵;2002年04期

10 张峰;底部排气弹点火具特性对底排工作影响的分析[J];弹道学报;199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秦承森;陈培显;曹常恕;陈贤林;洪滔;韩冰;;YWP-2D云雾抛撒程序[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1998)[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任晓明;能源革新,为建设“气化太原”助力![N];太原日报;2011年

2 记者 王阳;“长征五号”采用上海技术“点火”[N];上海科技报;2016年

3 李丽茹;六方氮化硼基陶瓷[N];广东建设报;2003年

4 孙舒婷 齐伟;让采暖期的每一天向二级标准冲刺[N];太原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刘亮明 冀业;蓝天碧水回龙城[N];人民日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吉鹏;稠油火驱化学辅助点火剂性能评价实验[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7238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238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0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