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基于格子Boltzmann理论的多孔介质内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2 09:35
【摘要】:酸化是油气井投产、增产和注水井增注的主要工艺技术,由于该技术对油气田开发的巨大贡献,因而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砂岩储层矿物成分多、化学组成复杂,这导致多孔介质内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机理十分复杂。同时,酸岩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沉淀,会对储层造成二次伤害,盲目进行酸化施工设计将使砂岩酸化成功率大大降低,进而影响增产改造效果。由于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的复杂性,实验方法往往难以满足真实地层条件的要求,传统的数值模拟方法又存在边界处理复杂、运算低效等缺点。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们开始重视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相比于宏观模型,它不需要在计算流体动力学之前对对N-S方程进行离散,相比于微观模型,它只需要进行演化计算就能获得与宏观规律相符的结果,具有结构简单、运算效率高、边界条件易处理等优点,适合用来解决多孔介质内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的问题。本文选用某油田A、B、C三个区块的砂岩对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对LBM的基本方程、边界条件、人工多孔介质生成方法进行了筛选,建立了相应的流动、传热、传质模型,模拟了多孔介质内土酸体系与砂岩非均相流动反应过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实验进一步对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包括土酸体系与砂岩储层矿物的反应、HF溶解矿物的主要作用型体及模式、HC1的催化作用及模式、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动力学机理;(2)根据酸液流动参数,选择出适合的演化方程、平衡态分布函数、边界条件处理格式等,建立了基于LBM的酸液在管道内的流动模型,通过模拟,探索了模型的误差及稳定性;(3)选择合适的人工随机多孔介质生成方式,同时使用REV模型提高了流动模型模拟效率及稳定性,进而建立基于LBM的酸液在多孔介质内的流动模型;(4)根据流动模型,选择相匹配的传质模型、传热模型,同时结合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机理,确定模型中相关参数的表达式,从而建立基于LBM的多孔介质内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模型。通过Matlab对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温度、各物质浓度、孔隙度、渗透率的分布情况。本文研究旨在建立一套基于LBM的多孔介质内砂岩矿物与土酸体系非均相流动反应模型,并开展模拟研究,从介观角度揭示多孔介质内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1
【图文】:

基于格子Boltzmann理论的多孔介质内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研究


图1-2论文技术路线逡逑

基于格子Boltzmann理论的多孔介质内酸岩非均相流动反应研究


图2-1不同区块砂岩矿物与HF、土酸体系的反应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婷;施保昌;柴振华;;多孔介质内溶解与沉淀过程的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J];物理学报;2015年15期

2 薛衡;赵立强;刘平礼;罗志锋;李年银;符扬洋;;非均质孔隙型砂岩油藏酸化模拟[J];石油钻采工艺;2015年04期

3 刘平礼;薛衡;李年银;罗志锋;邢希金;山金成;;基于指数伤害模型的砂岩酸化模拟[J];石油钻采工艺;2014年01期

4 林野;李磊;周贻兵;张卫国;;不同环境温度对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水氟的影响[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3年06期

5 任红萍;解宏;;水中氯化物两种测试方法的比较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22期

6 李松岩;李兆敏;李宾飞;;砂岩基质酸化中酸岩反应数学模型[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7 陈华兴;唐洪明;刘义刚;黄波;向问陶;高波;高建崇;;酸化体系中石英的稳定性实验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唐洪明;赵峰;李皋;王春华;谢晓永;;绿泥石与土酸、氟硼酸反应实验研究[J];油田化学;2007年04期

9 曾建邦;李隆键;崔文智;;微通道中甲醇蒸汽重整反应过程的LBM模拟[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唐洪明;孟英峰;黎颖英;袁续祖;赵峰;;高岭石在酸中的化学行为实验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6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艳琳;HCI/HF体系与砂岩矿物的反应动力学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雷长征;饱和多孔介质介观尺度孔隙流的Lattice Boltzmann模拟[D];南京大学;2015年

3 曾建邦;格子Boltzmann方法在流动传热及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25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25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6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