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鲁迈拉油田地质录井技术综合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30 23:01
【摘要】:在石油钻井过程中,录井的基本任务是准确获取岩性资料,这样才能及时准确建立地层剖面、准确解释评价油气层性质、正确预测下部地层,也是指导钻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然而,随着钻井工艺的发展和生产提速的要求,在鲁迈拉油田全部使用PDC钻头+螺杆的钻井施工工艺,这样就导致了井口返出的岩屑量少、细碎,常规的岩屑录井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岩性,进而对地层的划分、剖面的建立带来一定困难,也对储集层的认识和油气层的解释评价及工程事故预报等一系列录井工作提出技术难题。本文根据国内外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针对伊拉克地区形势及鲁迈拉油田特殊的地质特征,综合应用石油地质学、钻井工艺等多学科相关知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1.针对PDC钻头+螺杆钻具组合下岩屑识别的问题,我们通过实验,在传统岩屑录井方法的基础上,利用不同目数的组合筛子清洗岩屑,保留更多的真岩屑,然后使用光学数码显微镜生成高分辨率的照片,利用清晰放大的照片准确确定岩性。这种方法有准确性高、操作便捷、设备使用维护成本低等特点。不仅使我们充分了解鲁迈拉地区每一个地层的岩性特征及地层分层界线,还提高了录井工作现场岩屑录井资料及地层剖面的符合率。2.另外,本文还分析了鲁迈拉油田气测录井资料的影响因素,针对皮克斯勒图版解释评价油气层的解释原则及局限性,我们通过分析鲁迈拉油田气测资料及其皮克斯勒图版解释特征,利用气测曲线形态特征结合岩屑油气显示结果,建立了一套利用气测曲线形态对Mishrif、Zubair组进行解释评价的方法。得出Mishrif、Zubair组C1/C2的阈值范围及皮克斯勒图版曲线特征,提高了皮克斯勒图版解释方法在鲁迈拉油田的适用性。3.最后我们还探索了鲁迈拉油田工程录井方面的研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得出:由地质(地层岩性)因素引发的井漏、卡钻(套管)等工程事故占到所有工程事故的97.1%,其中井漏事故主要发生在Dammam、Hartha组,且南鲁地区的发生率高于北鲁地区,南鲁地区的Dammam组在统计的35口井中有34口发生漏失,并且通过典型事故的分析充分肯定了这样的结论。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142
【图文】:

深断裂,罗斯,油田位置,伊拉克


鲁迈拉油田位置如图 1.1 所示。图 1.1 鲁迈拉油田位置图1.2 区域构造特征伊拉克划分为鲁特拜——杰兹拉盆地、萨尔曼隆起、美索不达米亚盆地、扎格罗斯褶皱带(扎格罗斯褶皱带北段)以及扎格罗斯逆冲带 5 个构造单元(图 1.2)。受阿尔卑

剖面图,伊拉克,区域构造,剖面图


图 1.2 伊拉克油气分布与构造单元划分美索不达米亚区带向北以 Diyala 深断裂为界,向南以 Takhadidi-Qurna 深断裂为界,这些划分区块的深断裂形成于前寒武纪的构造运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前寒武纪的基底埋藏深度约为 8~15km,厚度自西向北东方向增加。寒武纪~古生代盖层的沉积厚度最大约为 3~4km,中~新生界沉积层序完整,地层厚度大,达到 10~11km(图 1.3)。该区带发育了 NW~SE 走向的宽缓向斜构造和窄条状低幅度背斜构造,并伴有延伸较长的正断层发育。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鹏;;现场综合录井方法在海拉尔探区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5年09期

2 王玉玺;刘波;高计县;张学丰;李顺利;刘建强;田泽普;;Auto recognition of carbonate microfacies based on an improved 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15年09期

3 李山昌;;鲁迈拉地层岩性认识及钻井地质潜在风险分析[J];西部探矿工程;2015年06期

4 滕工生;张国良;陈树秋;邵佳佳;;一种新型的CIS岩屑录井数字成像系统[J];录井工程;2015年01期

5 余明发;孙越;吴国海;朱大伟;郭海峰;庄维;简笑鹰;;常规气测录井资料解释中皮克斯勒曲线的应用方法[J];录井工程;2014年01期

6 郭琼;宋庆彬;;气测录井解释评价的一种新方法——烃比折角法[J];录井工程;2014年01期

7 高计县;田昌炳;张为民;宋新民;刘波;;伊拉克鲁迈拉油田Mishrif组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因[J];石油学报;2013年05期

8 余明发;边环玲;庄维;朱大伟;叶兴树;薛宗安;;气测录井皮克斯勒图板解释方法适用性解析[J];录井工程;2013年01期

9 张卫;郑春山;张新华;;国外录井技术新进展及发展方向[J];录井工程;2012年01期

10 石文睿;王蓉;黄强;石元会;曹丛军;;川东鄂西某页岩气井录测井解释评价研究[J];录井工程;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春山;X射线荧光岩屑识别技术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邵江;Missan油田地层特征与储层综合评价[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2 姬扬;录井与测井结合识别油气水层方法及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6年

3 崔健;气测录井纵向连续解释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4 方立亭;气测资料在油气水层中识别与评价的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5 刘光贞;提高伊拉克鲁迈拉油田易漏层固井质量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6 吴立伟;渤海录井解释评价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7 李吉军;鲁迈拉油田抗盐聚合物钻井液及防漏堵漏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5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35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2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