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库兹涅茨克盆地原位区与采动区煤层气开发模式及理论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7
【图文】: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2.1 研究区构造特征库兹涅茨克盆地位于西伯利亚盆地南部,新西伯利亚东部 300 km 处,6000 km2[113]。古生代区域造山运动形成中亚地区的基底[114,115],古生代地边缘延伸至内部,盆地四周主要为褶皱、逆冲断裂带、剪切变形带。克盆地北部沿顺时针方向分别为汤姆克雷万山、库兹涅茨克山、戈尔诺萨莱尔山脉(图 2. 1,据刘超[116]改),萨莱尔山体逆冲作用形成近水平造成盆地西部边缘强烈变形[117-119],可观测到烧变岩露头,构造由一系度较大的压性线性褶皱、逆断层-逆掩断层组成;盆地中部以开放性褶皱为
轴近东西向延伸,展布特征相似。Kyrgay-Ostashinskaya 向斜北翼较缓,倾角~25°,南翼倾角为 40~50°;Narykskaya 背斜北翼较缓,倾角为 18~30°,较陡,倾角为 30~75°。
研究区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武斌;;基于煤层群开采条件下的地面沉陷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2年21期
2 В.И.切尔那耶夫;范学理;;急倾斜煤层群开采时地表出现台阶的基本规律[J];矿山测量;1989年02期
3 N.Ch.萨克辛那;青方;;印度“三下”采煤[J];矿山测量;1989年02期
4 牛宝玉;;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设计研究[J];煤;2011年08期
5 张仲春;余耀锋;杨洪滨;;上行开采近距离煤层群的探讨与应用[J];煤;2007年09期
6 王中奎;;浅埋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12期
7 马立强;汪理全;张东升;刘玉德;刘江;张太平;欧阳广斌;;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研究与工程应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徐腾飞;;近距离突出煤层群回采工作面区域验证方法探讨[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6年02期
9 王飞;;火成岩侵入近距离突出煤层群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4年06期
10 王宁;;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可行性关键技术研究[J];能源与环保;201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耀峰;张仲春;杨洪滨;;近距离煤层群上行开采的研究与应用[A];矿山建设工程新进展——2007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文集[C];2007年
2 袁春宏;;渝阳煤矿大钻机直接揭过近水平突出煤层群的应用体会[A];川、渝、滇、黔、桂煤炭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重庆部分)论文集[C];2015年
3 翟成;卫修君;林柏泉;;近距离煤层群采动裂隙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煤矿安全专业委员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部分)[C];2009年
4 欧阳建江;;急倾斜高突矿井煤层群开采保护层的选择[A];第13次全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学术大会论文专集[C];2014年
5 黄祥宽;;急倾斜薄煤层群矿井瓦斯地质的特殊性研究[A];瓦斯地质研究与应用——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C];2003年
6 雷恩定;;近距离煤层群软岩巷道掘进施工工艺[A];西南五省市、区(重庆片区)煤炭学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7 黄炳;李荣欣;周松元;郭少军;;近距离煤层群瓦斯动态拖管抽采技术[A];煤炭安全/绿色开采灾害防治新技术——2016年全国煤矿安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8 赵立柱;;近距离大倾角含水煤层群软围岩支护技术[A];第13次全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学术大会论文专集[C];2014年
9 王凌鹤;;沙曲矿近距离高瓦斯突出煤层群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纪念中国煤炭学会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活动“2012年全国瓦斯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王凌鹤;;沙曲矿近距离高瓦斯突出煤层群瓦斯综合治理技术研究[A];瓦斯地质研究进展2013[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鲁松;两淮矿区煤层群开采条件下 煤层气抽采示范工程通过验收[N];淮南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思东;俄罗斯库兹涅茨克盆地原位区与采动区煤层气开发模式及理论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2 翟成;近距离煤层群采动裂隙场与瓦斯流动场耦合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李绍泉;近距离煤层群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及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4 李庆军;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煤层自燃预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瑞娅;多煤层开采条件下边采边复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6 胡永忠;山体赋存煤层群混合开采覆岩破断规律及顶板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7 齐消寒;近距离低渗煤层群多重采动影响下煤岩破断与瓦斯流动规律及抽采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8 季文博;近距离煤层群采动煤岩渗透特性演化规律与实测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李晓飞;煤层双重孔隙模型及采空区瓦斯运移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年
10 康钦容;缓斜煤层群采动影响下底板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控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森林;近距离煤层群下煤层综放开采上行开采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2 秦修培;许疃矿主采煤层残余瓦斯重分布的地质控因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3 陈彦军;复杂围岩条件极近距离薄煤层群开采相关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贾松磊;白皎矿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煤层自燃火灾防治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浩;东荣矿区近距离煤层群开采煤层自燃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崔啸;煤层钻孔膨胀致裂及增透特性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7年
7 刘建都;极近距离煤层群合理区段煤柱尺寸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8 郭海相;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群开采漏风规律及控制技术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6年
9 蒋勇;煤层采掘过程瓦斯流动耦合模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7年
10 张兵;深井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对下伏巷道稳定性影响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7440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44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