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龙马溪组页岩射孔井水力压裂裂缝形态模拟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7 19:28
【摘要】:页岩气是一种储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勘探开发的热潮。党的“十九大”以来,扎实推进绿色低碳能源产业,保证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之一。作为一种清洁能源,页岩气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页岩气储层具有低孔低渗、连通性差、层理发育、物理力学性质各向异性明显等地质特点。近些年来,以形成复杂裂缝网络为目标的“体积压裂”已成为页岩气藏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水力裂缝是沟通储层与井筒的“桥梁”,也是评价储层改造的重要指标,其形态特征及扩展路径直接决定了压裂井的开发效果。然而,随着勘探开发工作逐渐向深部页岩储层进行,因储层改造效果不佳而造成的气体采收率降低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掌握水力裂缝的起裂和延伸规律,揭示复杂裂缝的形成机理对于页岩气储层改造至关重要。本文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开展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探索水力裂缝的形态特征,并从地质和工程两个因素揭示页岩储层中复杂裂缝网络的形成机制。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首先概述了页岩气的储层地质特征和勘探开发历程,进而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随后对国内外相关发展研究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最后阐述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创新点。第二章:重点对龙马溪组页岩物理力学性质的各向异性特征进行了论述。本章针对具有不同取芯角度的柱状页岩试样先后开展了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简称XRD)实验、场发射扫描电镜(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简称FE-SEM)观测实验、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简称AFM)观测实验、波速测试实验和单轴压缩实验,并基于实验结果探讨了龙马溪组页岩在矿物组分、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声波特性以及单轴抗压强度、杨氏模量、泊松比等方面的各向异性特征。最后分析了页岩试样在单轴压缩破坏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并基于能量耗散原理进一步探讨了页岩的破坏模式。第三章:本章主要对龙马溪组页岩射孔水平井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了论述。基于尺寸为300 mm×300 mm×300mm的页岩露头试样,综合水力裂缝面上示踪染剂的分布、泵压-时间曲线以及声发射定位结果,探讨具有不同射孔类型的页岩试样的水力裂缝形态特征。第四章:重点讨论了射孔类型和压裂液泵注排量这两大工程参数对水力裂缝形态的影响。首先,对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中的裂缝形态评价方法——“SRA”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实验尺度下表征水力裂缝复杂程度的系数C。探讨了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中定向射孔、螺旋射孔、定面射孔以及组合射孔压裂的造缝机理。在泵注排量方面,分别讨论了定排量和阶梯排量作用下水力裂缝的扩展模式,并基于能量耗散原理论述了阶梯排量压裂扩大裂缝规模的机制。第五章:结合物理模拟实验和扩展有限元法数值模拟结果,阐述了不同条件下天然结构面与水力裂缝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微观孔隙结构、地应力差异系数、脆性指数等储层地质因素,与水力裂缝扩展路径之间的关系。第六章:总结论文研究的结论,并阐述文中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到了以下结论:(1)页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因与层理面夹角的不同而呈现出明显差异。对于不同取芯角度α的页岩圆柱试样,随着α的增加,页岩试样的单轴抗压强度和泊松比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U形各向异性模式;弹性模量、横纵波速则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微观孔隙结构的发育程度随之增加。单轴压缩破坏下,页岩的主要能量耗散形式为裂缝表面能和剪切滑移产生的塑性势能。(2)射孔是页岩水力裂缝形态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不同射孔类型压裂的水力裂缝形态差异明显。组合射孔压裂对于复杂裂缝网络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定向射孔压裂易形成平直的裂缝,复杂程度相对较低;螺旋射孔和定面射孔压裂有形成复杂裂缝网络的潜力,但失效射孔会显著影响裂缝规模。(3)大排量是页岩储层中形成复杂裂缝的保证。相比于定排量压裂,阶梯排量压裂往往能进一步扩大裂缝规模。随着泵注排量的增加,压裂液向裂缝面做功。当裂缝面附近岩石累积了一定的弹性应变能之后,新的起裂点将会产生。因此在排量增加过程中,泵注设备条件允许范围内应尽可能地提高排量增幅。(4)水力压裂物理模拟实验中观察到了6种水力裂缝与天然结构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1)水力裂缝穿透并张开天然结构面;(2)水力裂缝穿透但未张开天然结构面;(3)分叉;(4)衍生;(5)“捕获”转向;(6)“诱导”转向,这些作用模式是形成复杂裂缝形态的基础。压裂液会在水力裂缝扩展过程中进入裂缝面附近的微裂缝和微孔隙当中并使其宽度增加。较大的地应力差异系数会促使水力裂缝穿透天然结构面,从而使裂缝规模进一步扩展大。脆性指数高的页岩试样造缝能力更强,裂缝迂曲度较小。通过泵压-时间曲线可初步预测水力裂缝的形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E377
【图文】:

页岩气,资源分布,全球,储量


) 我国页岩气资源分布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地质调查局, 20图 1.1 全球及我国页岩气资源分布信息署(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储量约为 456×1012m3,为常规天然气储量的 1.4 倍左、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阿根廷,及北非的少数国家源储量巨大,约为 36.1×1012m3[4],主要分布在扬子地、松辽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和吐鲁番盆地,以

天然气产量,页岩气,美国,数据来源


解经宇:龙马溪组页岩射孔井水力压裂裂缝形态模拟实验研究)。其中,仅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的储量就已达 5.5×1012m3,本世纪初的“页岩气革命”,使美国实现了页岩气资源规用[6]。2017 年美国页岩气产量已接近 5000×108m3,约为 ,仅 Marcellus 页岩气田的产量就占据了其中的三分之一,量的采气速度为 2.3%~3.0%[8]。由图 1.2 可知,美国近十年爆发式的增长。预计在2035 年,页岩气将占据美国天然气供美国在 Barnett、Marcellus、Woodford、Eagle Ford 等多个页验[9],我国于 2005 年全面启动了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工作,成果。但与美国相比,我国页岩气资源禀赋相对较差,相我国国情的页岩气勘探开发体系尚未形成。

裂缝形态,页岩气,压裂,储层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学位论文 ing)已成为页岩气开发的核心技术之一[17]。图 1.3 为美国 Barnett 页岩工后裂缝形态的微地震监测结果[18],可以看出,形成复杂的裂缝网络层改造的关键。我国页岩气储层通常埋深较大,地质演化程度剧烈,为复杂,这都对页岩气储层改造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作为页岩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探明和掌握水力裂缝形态特征、起律对页岩气储层改造技术研究,乃至提高采收率至关重要[1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振恒;翟常博;邓模;鲍云杰;张培先;张庆珍;谢小敏;;彭水及邻区五峰——龙马溪组成烃生物特征及意义[J];油气藏评价与开发;2019年05期

2 关富佳;张杰;王海涛;胡海燕;;川东龙马溪组页岩解吸滞后现象实验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1期

3 雷子慧;赵安坤;余谦;刘伟;廖光宇;客昆;;贵州北部安场向斜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保存条件[J];地质科技情报;2016年04期

4 覃嘉铭;徐永生;尹国师;;四川省綦江县观音桥奥陶—志留系界线时限的研究[J];中国区域地质;1987年03期

5 俞剑华;方一亭;张大良;;陕西西乡三郎铺龙马溪组的笔石[J];古生物学报;1988年02期

6 杨静华;秦克令;;陕西西乡志留纪下界年龄研究[J];西北地质科学;1988年01期

7 杨静华;秦克令;;陕西西乡志留纪下界年龄研究[J];西北地质科学;1988年21期

8 方晓思;四川綦江观音桥志留纪微体古植物[J];微体古生物学报;1989年03期

9 刘子驿;张金川;刘樝;余文武;何葳;李波文;;湘鄂西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泥页岩黄铁矿粒径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26期

10 于京都;张金川;李博;朱亮亮;;低程度勘探区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研究——以四川广元地区邱家河组和龙马溪组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迪斐;郭英海;任呈瑶;李刚;崇璇;;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中的特殊沉积作用及其对储层特征的影响——悬浮沉积、事件沉积及其时空匹配[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2 张志诚;张廷山;何益;;昭通示范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的系统表征[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3 梁榜;;涪陵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及页岩气井产能影响因素[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4 梁萍萍;林长木;郭伟;梁峰;张琴;王红岩;蒋珊;;盐津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有机质富集关系[A];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3非常规气藏)[C];2018年

5 胡颖;吴伟;李武广;刘文平;张成林;赵圣贤;;蜀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特征研究——以长宁区块为例[A];2016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6年

6 李婧;刘洛夫;高小跃;肖正阳;王英;;渝东南五峰组-龙马溪组泥页岩地质特征与页岩气资源评价[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7 何龙;王云鹏;陈多福;;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有机质富集成因探讨[A];2015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沉积学与非常规资源论文摘要集[C];2015年

8 廖玉宏;郑益军;王云鹏;熊永强;彭平安;;川东和川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物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9年

9 易定鑫;田景春;林小兵;陈鸿鹏;李圆圆;;重庆武隆区接龙乡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的生物地层序列[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10 蒋裕强;陶艳忠;甘辉;谢伟;蒋婵;;蜀南长宁地区龙马溪组一段岩相特征及属性研究[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4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专辑[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周科 王孝祥;持续优化助力勘探突破[N];中国石化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张立 吴昊;创新奠定“功勋井”地位[N];中国矿业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滕艳;开辟南方油气调查新天地[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年

4 郭赤奇 王强 张矿明 范小军 张宏光;用最少的井实现最大的油气发现[N];中国石化报;2014年

5 王东;西南地区明确油气调查新区新层系[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8年

6 戴莹;找到甜点区 打好效益井[N];中国石化报;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解经宇;龙马溪组页岩射孔井水力压裂裂缝形态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9年

2 韩梅;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D];山东科技大学;2018年

3 周闻达;龙马溪组页岩无机孔隙结构演化及其控制因素[D];中国地质大学;2019年

4 叶sズ

本文编号:27455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455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64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