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萨北油田北部过渡带萨尔图油层剩余油分析

发布时间:2020-07-09 15:41
【摘要】:萨北油田北部过渡带已经进入了开发的中后期阶段,具体表现为注入井注水量大、产液井含水率高,储层内剩余油的分布状态非常复杂。以上问题导致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逐渐变差,严重制约了油田的整体开发效果。针对这一情况,系统的对储层内剩余油的分布类型进行分析以及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挖潜措施,将能够起到改善油田整体开发效果,保证油田的稳产增产。本文以萨北开发区北部过渡带萨尔图油层萨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对已有的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及整理的基础上,结合北部过渡带实际情况,从储层、构造以及井网等方面,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本文首先采用井震结合1米等间距构造等值线编制成图的方法,绘制出萨I、萨II组储层上部的相关构造图,对区域内微构造的类型进行精确的识别与统计工作,在此基础上考虑处于微构造区域采油井的在投入生产的初期以及现阶段采液情况的相关数据,综合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各种微构造类型和剩余油富集区域之间的相关对应关系,最后把目的区块储层精细描述的研究成果,和现场相关参数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萨北油田北部过渡带萨尔图油层剩余油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特点。分析研究后认为,储层内情况及井网部署的方式是影响北部过渡带剩余油分布状态的主要因素,萨尔图油层的剩余油主要可以划分为道遮挡型剩余油,河道边部型剩余油,注采井之间砂体多向连通变差型剩余油三种。在对北部过渡带萨尔图油层剩余油分布类型进行识别之后,提出相应的挖潜措施,有较好的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27
【图文】:

等值图,等值图,过渡带


埋藏深度主要分布于地下 700 米~1200 米之间区域。图 1.1 北部过渡带构造等值图1.1.2 储层特征目的区块储层的沉积环境以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岩性主要包括细砂岩、细粉砂岩以及泥质粉砂岩,石英长石为储层的主要组成成分。储层的胶结方式主要为接触式以及孔隙接触式,胶结物组成依次为泥岩以及碳酸盐,按照成分依次为高岭石以及伊利石,次生岩所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弱。储层的孔隙度大致在 25%~26%之间,原始含有饱和度约为 70%左右,储层有效渗透率为在 87*10-3um2~312*10-3um2,区块含油气层的厚度约为 42 米。全区主要划分为萨、葡两套油层,单井钻遇层数平均为 47.06 个,平均砂岩厚度 64.56 米,平均有效厚度 39.04 米。1.1.3 流体性质区块原油的黏度、胶质含量以及凝固点均较高

构造剖面图,过渡带


东北石油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度约为 0.864g/cm3,地面黏度的变化范围较大,主要集中于 16.6 mPa.s ~90mPa.s,蜡含量比重较高,分布于 23.38~32.11%之间,含硫量普遍较低,在 0.2%以下,地面原油的凝固点约为 22℃~30℃。1.1.4 油藏类型区块位于萨北开发区背斜型砂岩油藏北侧(图 1.2),无气顶以及短轴背斜构造。在构造形成的过程当中随之产生部分中型以及小型的断层构造,并且不会对储层原始状态下的油水分布情况产生封隔的效果。区块内的各个油层都属于同一个水动力系统,储层内的天然能量较低,主要采用人工增加驱动压力的方法进行开采。

分布图,分布图,过渡带,井位


北部过渡带井位分布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卫东;;濮城油田沙二上1油藏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J];断块油气田;2009年02期

2 李海鹏;邱坤泰;冯文光;李岩;杨宇;;双河油田437断块Ⅱ1-2层系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J];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年04期

3 任峤;;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浅析[J];今日科苑;2008年04期

4 杨新标;;剩余油形成与分布的开发控制因素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1期

5 杜庆军;陈月明;侯键;刘庆娥;;胜坨油田厚油层内夹层分布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郝明强;李树铁;杨正明;刘先贵;;分支水平井技术发展综述[J];特种油气藏;2006年03期

7 戴胜群;洪秀娥;张尚峰;吕栋;;卫城油田卫11块影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因素[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吴素英;;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8~3层储层润湿性变化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02期

9 高树新,杨少春,王志欣,冯建伟;胜坨油田二区三角洲砂岩油藏剩余油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孙国;胜坨油田特高含水期井网重组技术优化研究[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27476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476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b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