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塔中凸起地区不整合发育特征研究及不整合剥蚀量计算

发布时间:2020-07-11 18:15
【摘要】:塔中凸起地区是一个构造十分复杂,各种构造相互叠加的区域。对塔中凸起地区的构造特征,本论文将重点研究塔中凸起地区不整合的发育特征、不整合的类型以及不整合界面的平面展布情况,对不整合剥蚀量进行计算并分析剥蚀量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为油气勘探的进行和发展做一些前期的基础工作指导。本论文研究取得进展如下:(1)根据地层的岩性、沉积特征以及构造活动期次等,塔中凸起地区构造层可以分为4个一级构造层,包括:上南华统到中泥盆统构造层;上泥盆统到二叠系构造层;三叠系到白垩系构造层;古近系到第四系构造层。(2)塔中凸起地区的不整合很多,主要的不整合有10个。将塔中凸起地区的不整合可以分为三级,一级不整合一般与全球板块或者区域板块活动有关,包括Nh/AnNh、∈/An∈、S/AnS、C-D_3/AnD_3、T/AnT、J/AnJ、K/AnK和E/AnE。二级不整合一般对应一些强度较强的区域构造活动,包括Z_1/AnZ_1、D/AnD、P/AnP和N_2/AnN_2。三级不整合一般受局部构造活动影响,包括O_3/O_(1-2)、O_3s/O_(3l)、P_2/P_1和N_1/AnN_1。(3)运用地层外延法,计算了6个主要不整合的剥蚀量,分析了这6个不整合剥蚀量的空间变化特征。中奥陶世末期,塔中凸起大部分地区剥蚀量在100m到200m之间。奥陶系末期构造剥蚀剧烈,剥蚀量最大的地方超到1200m。中泥盆世末期的剥蚀量在局部超过1200 m,塔中凸起西南部地区,剥蚀量厚度也超过了1000m。二叠系末期,塔中凸起地区剥蚀厚度不大,最大剥蚀量超过400m。三叠系末期,塔中凸起地区剥蚀量不大,为400m左右。白垩系末期,塔中凸起地区的剥蚀量一般在100到200m之间。(4)依据塔中凸起地区构造层序和各不整合面的特征,塔中凸起的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塔中凸起基底发育时期:前寒武纪;塔中凸起形成时期:寒武纪到中奥陶世;塔中凸起定型时期:晚奥陶世到中泥盆世;塔中凸起局部改造时期:晚泥盆世到三叠纪;塔中凸起构造活动平稳期:侏罗纪到白垩纪;塔中凸起沉降埋藏时期:古近纪到第四纪。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研究思路,镜质


第1 章 绪论Dow 在 1977 年首次使用镜质体反镜率差值法来估算剥蚀量[38],他当年是为计算印度尼西亚某井中的地层剥蚀而开始使用这种方法。他的理论依据是镜质反射率值会随埋藏深度变化,而这种变化是连续的且呈正相关增长,在半对数标中,镜质体反射率值与埋藏深度呈正线性关系。即只要知道某个层位的镜质反射率值和深度资料,根据相关系数 K 值,根据其他镜质体反射率值就可以得所对应的深度值,从而估算出剥蚀量。

示意图,剥蚀过程,示意图,外延法


- 5 - 1.2 沉积-剥蚀过程波动示意图(据В.И.施比伊曼等,agram of the fluctuation of the sediment-denudation proceto Шпильман В.И. et al.,1994)地层外延法的应用是有一定前提条件的[39]。当剥前后地层厚度的变化是均匀的,则使用地层外延如果地层在横向上起伏变化不定或者地层厚度在法使用。因此,在应用地层外延法计算不整合剥沉积状态和构造的演化过程。通过后文的研究可些常用的计算剥蚀量的方法,如临近厚度比值法时差法等等,在此不在赘述。

示意图,外延法,地层,原理


图 1.3 地层外延法原理示意图(据林畅松等,2003)Fig. 1.3 A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method of layer extension(Accordingto Lin Changsong et al.,2003)1.5 完成的工作量(1)查阅了国内外关于不整合、剥蚀量等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 70 多篇。(2)收集塔里木盆地二维地震大剖面 32 条,如图 1.4,塔中凸起地区局部不整合剖面 47 条,并对它们进行了精细的构造解释。(3)绘制了塔中凸起地区测线 Z50,Z60 和 L400 三条地震反射构造剖面图。(4)绘制了塔中凸起地区 8 条局部不整合界面反射特征图。(5)绘制了 6 张不整合界面剥蚀量厚度等值线图和 1 张剥蚀趋势剖面图。(6)绘制了 1 张不整合界面的叠合关系图。(7)完成论文一篇,约 2.2 万字。1.6 主要认识及成果(1)根据地层的岩性、沉积特征以及构造活动期次等,塔中凸起地区构造层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麦骐;闫常赫;白雪飞;;某不整合接触带地质特征及隧道工程实例分析[J];铁道标准设计;2014年S1期

2 薛林家;;论海州运动[J];江苏地质;1987年03期

3 朱兴芳;梁维宇;;积石山中东段三叠系不整合的发现及有关问题的讨论[J];中国区域地质;1987年03期

4 曾家纪;;随县群层位及时代的探讨[J];湖北地质;1989年02期

5 刘辉;;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下穿江底不整合接触带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6年02期

6 张娟;;不整合在凸起区油气成藏中的作用——以太平油田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8年03期

7 张佳兴;;长株潭城际铁路开滨区间盾构施工技术(七) 工程重难点及遇到的问题(五)[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6年02期

8 梅华;郑立孝;刘文祥;;TSP203在小角度不整合带隧道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建筑;2018年11期

9 肖东佑;;某水利水电工程中古风化壳的基本特性及其对工程的影响[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2年05期

10 陈志强;;论大别运动[J];地质论评;198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麦骐;闫常赫;白雪飞;;某不整合接触带地质特征及隧道工程实例分析[A];第二十四届铁路地质路基年会论文专辑[C];2014年

2 金振奎;张响响;邹元荣;由伟丰;周新科;明海会;;胶结物地层学及其在裂缝研究中的应用[A];第八届古地理学与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小军;塔里木盆地塔中古隆起不整合和构造特征及其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2 洪太元;准噶尔盆地腹部白垩系底部不整合特征及其控油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3 马绪宣;中国中天山前寒武纪构造属性及古生代构造演化[D];南京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姜巽;四川盆地主要不整合特征及其构造意义[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2 周鹏超;塔中凸起地区不整合发育特征研究及不整合剥蚀量计算[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3 杨璐;南海周缘破裂不整合的时空分布、演化模式及成因机制[D];浙江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507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507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a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