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柴窝堡凹陷二叠系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页岩气成藏条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16:22
【摘要】:准噶尔盆地是我国西部典型的多旋回叠合盆地,柴窝堡凹陷为准噶尔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对该区二叠系常规油气投入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诸多的研究成果,但对于非常规油气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因此加强对柴窝堡凹陷页岩气藏的研究,探讨其页岩气成藏条件,对于柴窝堡凹陷二叠系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综合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研、样品采集、室内测试分析等方式对柴窝堡凹陷二叠系泥页岩发育特征、沉积特征、物性特征、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地研究,取得了如下认识:二叠系是柴窝堡凹陷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层位,其泥页岩在永丰次凹、达坂城次凹以及三葛庄次凸内均广泛分布,泥页岩厚度一般为300-700m,达到了陆相页岩气成藏的厚度标准;研究区二叠系芦草沟组为主力泥页岩,其泥页岩孔渗类型属于特低孔渗型,其有机质微孔隙和微裂缝发育,为页岩气储集和运移提供了空间。柴窝堡凹陷二叠系泥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芦草沟组样品有机质丰度主要在1.14%~6.68%之间,属于好-最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_1型干酪根为主,其次为Ⅲ型干酪根,有机质成熟度较高,处于成熟-高成熟演化阶段。红雁池组泥页岩有机质丰度主要在0.94%~2.90%之间,评价为好-最好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干酪根,其次为Ⅱ_2型,样品成熟度相较于芦草沟组偏低,除了少数样品为低熟阶段,其余样品都处于成熟阶段。通过对泥页岩厚度、埋深、有机地化特征、储层特征等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二叠系暗色泥页岩具备页岩气成藏条件。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P593
【图文】:

技术路线图,泥页岩,有机质成熟度,形成环境


第一章 绪论烃、类异戊二烯烃、甾烷、藿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参数特征、分布特征,分析泥页岩母质类型、来源及其形成环境,并作为有机质成熟度的辅助标准。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本文通过野外踏勘,在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和方法,以柴窝堡凹陷二叠系暗色泥页岩为研究对象,揭示目的层泥页岩的发育展布特征及厚度、形成环境、埋藏条件,对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有机地化特征进行较系统分析;结合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镜下观察、物性分析方法,研究目的层泥页岩储层特征,进而综合分析柴窝堡凹陷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及特征。具体研究思路和研究技术路线见图 1-1。

凹陷构造,山间坳陷,褶皱基底,地质结构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景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南缘,乌鲁木齐市南东方向。凹陷东山的交汇地带,西与准噶尔盆地相连,南北两侧分别为]。东西长约 115km,南北宽约 35km,面积约 3100km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具叠合地质结构的山间坳陷[26](图 2.1,图 2.2)。

大队,邻区,地质图,山间坳陷


个在下石炭统褶皱基底上发育起来的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之后形成的代为主体的具叠合地质结构的山间坳陷[26](图 2.1,图 2.2)。图 2.1 准噶尔盆地柴窝堡凹陷构造位置示意图(据于进,2016,修改)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才能;董大忠;王玉满;李新景;黄金亮;王淑芳;管全中;张晨晨;王红岩;刘洪林;拜文华;梁峰;吝文;赵群;刘德勋;杨智;梁萍萍;孙莎莎;邱振;;中国页岩气特征、挑战及前景(一)[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6期

2 王冬东;;页岩气成藏特征分析[J];内江科技;2015年08期

3 冯烁;田继军;孙铭赫;程甘露;刘强;;准噶尔盆地南缘芦草沟组沉积演化及其对油页岩分布的控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4 邹才能;翟光明;张光亚;王红军;张国生;李建忠;王兆明;温志新;马锋;梁英波;杨智;李欣;梁坤;;全球常规-非常规油气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趋势预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5年01期

5 董大忠;高世葵;黄金亮;管全中;王淑芳;王玉满;;论四川盆地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J];天然气工业;2014年12期

6 关小旭;伊向艺;杨火海;;中美页岩气储层条件对比[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5期

7 张翼燕;尹军;;欧洲页岩气开发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全球科技经济w

本文编号:2758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58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8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