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直通道PCHE内超临界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3 08:20
【摘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天然气长久稳定供给,近年来,我国逐渐从传统的近海天然气开采向深海浮式LNG开采过渡。印刷电路板式换热器(Printed circuit heat exchanger,PCHE)具有结构紧凑、耐低温和高压、传热效率高等优点,是浮式LNG液化船中液化设备的首选主换热器。为了获得超临界天然气在PCHE内流动与换热特性,本文采用超临界甲烷和超临界混合物作为流动介质,研究半圆形直通道的几何尺寸和操作参数等因素对其流动与换热特性的影响规律。为天然气在PCHE内的实际流动工况分析提供借鉴意义。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半圆形直通道的几何尺寸对PCHE流动与换热特性影响规律时,共选择直径为1.4mm、1.5mm、1.6mm、1.8mm和2.0mm五种不同的通道直径,当增加超临界甲烷的入口质量流率时,不同直径半圆形通道的对流换热系数和压降均随之增加;与直径为1.4mm的通道相比,其他四种直径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别减少9.89%、20.47%、31.8%、42.06%,压力损失分别降低26.29%、40.08%、67.94%、81.25%,尽管较小的通道直径具有更强的传热性能,但是其流动损失也相应增加。进行操作参数对PCHE流动与换热特性影响分析时,影响因素分别为入口温度、操作压力和入口质量流率,分别将超临界甲烷和超临界混合物作为工作流体。入口温度改变时,对流换热系数和压降均随入口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操作压力改变时,随着压力的升高,换热性能逐渐增强,而流动损失逐渐减小;入口质量流率改变时,对流换热系数和压降均随质量流率的增加而增加。尽管两种流体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但是由于物性存在差异,超临界甲烷的对流换热系数比超临界混合物高2.41%,但其压力损失也增加9.37%。根据模拟结果,本文对超临界甲烷和超临界混合物在直通道PCHE内流动与换热特性进行总结分析,并拟合了努赛尔数和范宁摩擦因子的准则关联式。在拟合超临界甲烷和超临界混合物流动与换热特性准则关联式时,努赛尔数模拟结果与准则关联式的相对误差均在±3%以内;范宁摩擦因子模拟结果与准则关联式的相对误差均在±2%以内。此外,将本文的模拟数据和现有的准则关联式比较时,由于流体介质的物性差异以及数值模拟时边界条件设定不同,最终导致相对误差均在±15%之外。因此,可以说明本文拟合的准则关联式对超临界甲烷和超临界混合物具有适用性。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E95
【图文】:

实物,通道,浮式


的背景及研究意义题研究背景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安全的低碳能源,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长久稳定的天然气供给,需要对储量丰富发利用[1]。目前,海上天然气开采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方式,一,为了让此种方式经济有效,需要将长输管道控制在 1650-33种为深海浮式 LNG 开采,天然气在-160℃以下低温环境下会减小为原来的 1/600,可以通过船将 LNG 运往不同地区[2]。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南海海域的深远海,为了实现从近海式 LNG 开采的过渡,需要充分利用 LNG 液化船只的空间。,海况环境恶劣,浮式 LNG 船的操作空间有限,这就要求液有耐低温、耐高压、结构紧凑、泄露少等诸多优点[3],因此海上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

流程图,流程图,网格划分,数值模拟方法


- 11 -图 2-1 FLUENT 求解流程图择数值模拟方法和精确的网格划分能够获得于 FLUENT 多方位的优点,本文使用 FLUE程如图 2-1 所示。FLUENT 求解过程仅作为,即求解器环节。在进行求解问题之前,本文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完成求解问题之后,本处理。

纯物质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界流体的理论分析温度和压力不断变化,分子量不大且性质稳定的物质都会呈现气种状态。如图 2-2 所示,每种物质都会存在三相点和临界点。所种状态的交界点,液态与气态的交界点则称为交界点。不同物点会存在很大差异。当温度和压力均高于临界点,此时物质处超临界状态下的流体区别于液体和气体,而是介于气体和液体临界点处的流体随着压力的升高,其定压比热容会存在一个峰态点称为拟临界点。当温度低于拟临界点温度,流体性质与液度高于拟临界点温度,流体性质与气体相近[52]。如表 2-1 所示度与液体十分接近,黏度略高于气体。常温下与液体相比,超数约为其100倍,同时流体表面张力约为零,也表现出良好的溶界流体的多方面优良特性,因此本文采用超临界流体作为工作小流动过程中的阻力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整体换热效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海萍,黄太平,陈万兵;涡轮叶片与轮盘间枞树型榫头间隙中的流动与换热特性试验研究[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1995年01期

2 邱绪光 ,康滢;短距冲击流动下的流型及换热[J];航空动力学报;1989年04期

3 刘德昌,杨和平,王永亮,林志杰,刘焕彩;宽筛分床料循环流化床与水平管之间的换热特性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4 李宇明;;空气流经光滑平行平板通道的换热特性[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5 常海萍 ,黄太平 ,杨燕生;复杂非圆管流动与换热特性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3年04期

6 张卢腾;张亚培;周瑜琨;田文喜;秋穗正;苏光辉;马卫民;赵博;元一单;;硬壳对熔融池换热特性影响试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6年06期

7 牛广林;阎昌琪;孟兆明;石帅;;滑油冷却器在不同布置方式下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2年01期

8 李锋平;刘金祥;陈晓春;徐稳龙;;空气处理设备动态换热特性分析[J];流体机械;2011年01期

9 张大林,常海萍,韩东,盛荣昌,张大林;有初始横流的冲击壁面强化的换热特性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6年03期

10 吴斌;吴凯;;油浸式变压器用风冷却器换热特性数值模拟[J];变压器;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旭;谢光华;张添翼;汤华;;旋转U型通道内超临界流体流动换热特性及影响分析[A];探索 创新 交流(第7集)——第七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上册)[C];2016年

2 郑帅;张若凌;;加热圆管内正十烷的对流换热特性研究[A];第九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6年

3 张书斌;张卉;卢明涛;;带肋通道中空气冷却换热特性研究[A];高等教育学会工程热物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一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传热传质学专辑[C];2015年

4 张书斌;卢明涛;杨历;;带肋通道中空气冷却换热特性研究[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二十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传热传质学专辑[C];2014年

5 魏文建;李华;;点波板式换热器流动换热特性研究[A];走中国创造之路——2011中国制冷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井志;田茂诚;张冠敏;冷学礼;;单边流板式换热器流动换热特性[A];第十一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四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并周培源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文集(下册)[C];2012年

7 邓杰;余南阳;;平直翅片流道与波纹翅片流道换热特性计算比较[A];2007年西南地区暖通空调及热能动力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丁海燕;刘继平;邢秦安;严俊杰;;项部通道对翅片组换热特性的影响[A];2006年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技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陶家琪;熊珍琴;蒋兴;顾汉洋;谢永诚;;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瞬态换热特性实验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反应堆热工流体学术会议暨中核核反应堆热工水力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10 叶会文;王令;刘东;;基于阶梯等效比热容的潜热型功能热流体换热特性研究[A];2015年第十六届西南地区暖通热能动力及空调制冷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鑫郡;通道流中压电风扇激励的对流换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杜东兴;可压缩性及粗糙度对微细管内流动及换热特性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0年

3 A.A.穆弗达赫;核反应堆流动及换热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1998年

4 熊钧;HCFC123高温工况下水平管外冷凝换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孙多斌;供暖空调管网流体输配与换热特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路广遥;管束通道内单相及两相沸腾换热特性及流动特性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7 刘志斌;污水源热泵系统取水换热工艺中污水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8 宿艳彩;弹性管束流体诱导振动及换热特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韩勇军;鱼雷壳体冷凝器换热特性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7年

10 郭聪;被动式冷却系统中的流动冷凝及其对系统换热特性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扬;涡轮叶片蜿蜒通道整流减阻机制及换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2 高宇;火焰筒壁层板冷却结构内部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年

3 黄长烨;半圆形截面Zigzag通道内烃类介质流动与换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4 汤寿超;直通道PCHE内超临界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5 周云;涡轮动叶内部交叉肋结构的流动换热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9年

6 宋晓轶;兰炭炉内气固换热特性的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8年

7 贾宇豪;闭式热源塔冬季动态换热特性分析[D];湖南大学;2018年

8 董春阳;基于地源热泵管群温度场的换热特性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7年

9 侯轶;二氧化碳动力循环性能理论分析与换热特性实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8年

10 王博滟;瓣型喷嘴射流冲击换热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670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670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ed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