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头台油田源13区块扶余油层沉积及构造特征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发布时间:2020-07-28 09:18
【摘要】:头台油田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的朝阳沟阶地,扶余油层位于中生界白垩系泉四段地层内。本文在综合了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区岩心、钻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和石油地质学等理论,系统开展了层序地层划分对比、构造特征研究、沉积微相展布、油气成藏控制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头台油田扶余油层为一套具有较大水深幅度变化,彼此间具有成因联系的地层所组成的区域性湖进沉积。在层序地层研究基础上,井震结合将头台油田扶余油层划分为3个油层组、18个小层,完成了研究区96口井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建立了全区的等时地层格架。从经过处理解释编制的扶余油层顶面精细构造图上分析,研究区的断裂系统为南北向发育,断层剖面组合以“y”形为主,断裂密集带之间为背倾的“垒式”组合。从研究区泉头组的地层发育特征和断层配置来看,该地区的圈闭面积和闭合幅度较小且分布零散。在区域沉积背景的基础上,根据岩心观察和测井相,结合砂岩厚度等值线图和砂地比等值线图分析,确定了研究区发育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物源方向受怀德和保康两个水系控制,发育2类亚相(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和8个微相,其中水上分流河道和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的沉积微相。综合构造发育特征和沉积微相研究的成果,对油气成藏和油气分布的主控因素进行探究。研究区的油气成藏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该地区发育多条断裂密集带,反向正断层和斜坡地层有利于油气的遮挡成藏,研究区河道砂体走向和构造走向垂直,形成了构造-岩性油藏,砂体被断裂切割,形成了断层-岩性油藏。通过二三维构造结合和沉积微相的研究,对研究区以后的有利目标区优选及储层评价奠定了基础。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工区,位置图,中央坳陷区,吉林油田


东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置头台油田地处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境内,与吉林油田隔江接壤,其构造位置盆地中央坳陷区朝阳沟阶地,西部与三肇凹陷相邻,南部与中央坳陷区扶余隆本次研究区位于大庆油田的南部,紧邻吉林油田,总面积近 1000km2,南部区藏已经投入开发,北部的永乐油田和台 103 二维区也钻遇了多口油层井,显示油气成藏潜力(图 1.1)。

剖面图,东西向,剖面图,地层


源 59-S125 井→源 59-S127 井→源 202 井。本次研究充分利用探区内茂 10、茂 804、台 7、台 3、源 152、肇 30、州 165 这七口录、测井资料较全的探井,根据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运动产生的旋回性特征,综合运用测井、岩心、地震资料对各井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划分。(1)地质分层与地震分层反复协调,趋于一致地震反射不仅只是波阻抗的一种响应,其反射界面还是具有可以判断年代意义的时间界面,尽管地震分辨率相对较低,不能完全反映地层内部的细节变化,对于地下地层而言,它是最有效的反映地下地层宏观变化,特别是横向变化的有效工具。通过标定层位,地层特征明显的岩性标志层与地震剖面相吻合上,将地震剖面上可连续追踪的标志层(同相轴)与录井相互相对比,达到地层岩性对比与地震等时对比的统一(如图 2.8、图 2.9)。但是由于工区内构造复杂,波组特征横向连续追踪困难,所以这种地质分层与地震分层必须反复进行,解决矛盾,直至达到满意的结果。在地层对比过程中利用沉积旋回和地震旋回相互刻画,互相印证。单井地层特征与反射特征有机结合,正确认识地层横向发育特征。

剖面图,剖面图,地层,工区


图 2.9 研究区南北向井震结合对比剖面图(2)以开发区井位为主,二、三维工区井震结合进行统层对比在地层划分对比中:横向上,选择头台开发井区位于主体部位、层位完整、岩性组合类型及电测曲线形态特征具有代表性、标志层典型的井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准井,对工区内的目标井进行地层精细对比,以标准井为基点,过二、三维井区建立东西及南北方向的对比骨架剖面,再以此为主线,采用邻井追踪对比,逐步展开做到地质层位和地震层位相一致,最后达到全区统一闭合;纵向上首先选择标志层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其次选择组、段地层进行划分对比,最后选择组、段内部层系进行精细划分对比,如此分层次进行对比划分地层[30](如图 2.10、图 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陟君;;松辽盆地构造演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5年01期

2 孙雨;马世忠;闫百泉;赵慧;于利民;丛琳;;浅水湖盆河控三角洲短期基准面旋回结构样式与沉积演化:以松辽盆地扶新隆起带南部扶余油层为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8期

3 汪泽成;赵文智;胡素云;姜华;潘文庆;杨雨;包洪平;;我国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田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年02期

4 白云风;冯志强;程日辉;任延广;唐华风;;大庆长垣扶余油层沉积层序构成及充填响应[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张顺;崔坤宁;张晨晨;金明玉;;松辽盆地泉头组三、四段河流相储层岩性油藏控制因素及分布规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3期

6 王有功;付广;刘阿男;申家年;庚琪;;源外斜坡区断裂对油气聚集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以松辽盆地尚家油田扶余、杨大城子油层为例[J];地质论评;2011年01期

7 丛琳;马世忠;;松辽盆地南部两井东-木头南地区扶余油层物源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0年25期

8 赵良金;杨广林;王瑞飞;黄新文;李新军;安红梅;;东濮凹陷裂缝性砂岩油气藏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年02期

9 付宪弟;马世忠;孙雨;陈雷;赵慧;;松辽盆地南部孤店断层活动性分析及其控藏作用[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付晓飞;沙威;于丹;刘哲;吕延防;;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火山岩内断层侧向封闭性及与天然气成藏[J];地质论评;201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雷;大庆长垣以东地区扶余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0年

2 袁红旗;松辽盆地北部宋芳屯地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砂体定量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3 柳成志;齐家—古龙地区葡萄花油层层序特征及隐蔽油气藏预测[D];大庆石油大学;2006年

4 任延广;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地质特征与天然气聚集规律[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永超;大庆长垣扶余油层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2 陈崇光;高台子油田扶杨油层断裂特征及其控藏作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3 徐光波;头台油田扶余油层油水分布规律与主控因素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4 葛荣峰;松辽盆地中部断陷期构造演化与地壳伸展[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726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726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6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