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坳陷曙光潜山内幕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2 11:48
【摘要】:辽河坳陷曙光潜山油气资源丰富,已取得了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但曙光潜山风化壳油藏勘探程度已高,勘探难度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潜山内幕勘探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指导曙光潜山重新找到了勘探潜力。曙光潜山具有内幕成藏特征,从地层序列、构造特征、储层岩性、储集物性到地层产状等都十分复杂。在曙光潜山发现之初,就提出了曙光潜山内幕成藏理念,并认为地层产状对内幕油藏具有重要控制作用。但由于该区地质构造极其复杂及受地震地质资料等限制,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充分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该区的地层结构进行重新研究,建立了新的地层层序框架,认为曙光潜山在纵向上从下到上可划分为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三元结构;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地层对比、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特征研究,并利用倾角测井资料、地震资料和地质综合分析等多种方法对地层产状进行了系统研究和解剖。在纵向上和平面上对曙光潜山地层的分布情况有了深入的认识;此外,详细解剖已发现油藏,探索潜山内幕油气成藏特征,发现其多区带、多层系立体成藏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指出下一步勘探方向及有利目标。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扩大了曙光潜山油气藏的勘探领域和规模,进而使西部凹陷西斜坡勘探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东部到陈家潜山—高升隆起一线,面积约 300km2(见图 1.1)。图 1.1 工区位置图1.1.2 勘探开发现状曙光地区是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各区带中潜山勘探程度比较低的地区。经钻井揭露该区地层自下而上依次发育太古界(Ar)、中上元古界(Pt)、古生界(Pz)、中生界(Mz)、新生界古近系房身泡组(E1f)、沙河街组沙四段(E2S4)、沙三段(E2S3)、沙一+二段N
造特征 区域构造背景河裂谷盆地属于华北地台东北部的一部分,周边被多个构造性质不同的大围绕,其中西部与燕山沉降带相邻,东部为辽东台隆,北部与内蒙地轴的间又有辽河裂谷盆地发生发展的主控断裂系统-郯庐断裂系从中穿过。辽地台中、新生代的断陷盆地,它位于华北地台的东北区块,属于环渤海湾次一级构造单元西部凹陷则位于辽河盆地西侧,构造演化受辽河裂谷盆地制,西部凹陷的古潜山是在各个时期,不同强度的构造运动的综合作用下梁运动、蓟县运动、加里东运动以及海西运动等构造运动之后,华北地台规模抬升,从而经受长期的风化剥蚀,再加上淋滤作用的改造,使变质岩部分地层的物性发生改变;之后在印支运动南北方向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形,形成褶皱,这样就呈现出了良好的古潜山地貌特征;在相继的燕山期张力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的深大断裂;而到了喜山构造期,断裂活动相并未对潜山的形成造成多少影响[6](图 1.4)。
第一章 区域地质特征陷特征。区断裂发育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分期性,按发育形成时间的早晚,可以划分为晚期三期。期断裂主要是一组北东走向的西掉或东掉断层,这一组断层形成于中生代沙四末期或沙三早期结束活动,对中生代沉积和残余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系房身泡组及沙四段的沉积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该组断层的主要作用是控山带的形成与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东部到陈家潜山—高升隆起一线,面积约 300km2(见图 1.1)。图 1.1 工区位置图1.1.2 勘探开发现状曙光地区是辽河坳陷西部凹陷各区带中潜山勘探程度比较低的地区。经钻井揭露该区地层自下而上依次发育太古界(Ar)、中上元古界(Pt)、古生界(Pz)、中生界(Mz)、新生界古近系房身泡组(E1f)、沙河街组沙四段(E2S4)、沙三段(E2S3)、沙一+二段N
造特征 区域构造背景河裂谷盆地属于华北地台东北部的一部分,周边被多个构造性质不同的大围绕,其中西部与燕山沉降带相邻,东部为辽东台隆,北部与内蒙地轴的间又有辽河裂谷盆地发生发展的主控断裂系统-郯庐断裂系从中穿过。辽地台中、新生代的断陷盆地,它位于华北地台的东北区块,属于环渤海湾次一级构造单元西部凹陷则位于辽河盆地西侧,构造演化受辽河裂谷盆地制,西部凹陷的古潜山是在各个时期,不同强度的构造运动的综合作用下梁运动、蓟县运动、加里东运动以及海西运动等构造运动之后,华北地台规模抬升,从而经受长期的风化剥蚀,再加上淋滤作用的改造,使变质岩部分地层的物性发生改变;之后在印支运动南北方向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形,形成褶皱,这样就呈现出了良好的古潜山地貌特征;在相继的燕山期张力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的深大断裂;而到了喜山构造期,断裂活动相并未对潜山的形成造成多少影响[6](图 1.4)。
第一章 区域地质特征陷特征。区断裂发育的最大特点是它的分期性,按发育形成时间的早晚,可以划分为晚期三期。期断裂主要是一组北东走向的西掉或东掉断层,这一组断层形成于中生代沙四末期或沙三早期结束活动,对中生代沉积和残余分布具有一定的控制系房身泡组及沙四段的沉积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该组断层的主要作用是控山带的形成与分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磊;李洪霞;王建羽;;曙光潜山内幕地层新认识[J];录井工程;2015年04期
2 高长海;张新征;查明;赵贤正;金凤鸣;;冀中坳陷潜山内幕隔层特征及控藏模式[J];现代地质;2014年03期
3 于天忠;;辽河坳陷曙北元古界潜山成藏条件及水平井开发实践[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4年S1期
4 赵会民;刘雪松;孟卫工;陈振岩;韩宏伟;;曙光—雷家地区隐蔽油气藏及其成藏动力学特征[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赵贤正;吴兆徽;闫宝义;周从安;;冀中坳陷潜山内幕油气藏类型与分布规律[J];新疆石油地质;2010年01期
6 王仁厚;魏喜;石墩久;崔向东;宋柏荣;;辽河断陷西部凹陷中段古潜山地质时代新认识及其地质意义[J];特种油气藏;2007年02期
7 谢文彦;孟卫工;张占文;李晓光;陈振岩;;辽河坳陷潜山内幕多期裂缝油藏成藏模式[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6年06期
8 李军;刘丽峰;赵玉合;涂广红;周立宏;肖敦清;高嘉瑞;;古潜山油气藏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6年03期
9 徐徽,何幼斌,程光华;轮南潜山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孔洞发育特征[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年S3期
10 魏喜,邓晋福,王仁厚,王云U
本文编号:27904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90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