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区块二类油层聚驱转后续水驱合理时机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57
【图文】:
模拟层号 原始地质储量(104t) 合计(104t)A11 118.782 118.81356.423 118.84A24 92.565 92.60277.806 92.64A37 48.048 48.06144.189 48.07A410 44.1911 44.22132.6612 44.25(2)产液量拟合结果产油量作为油井基本约束条件输入数据流,产油量计算指标与实际指标基本吻产油拟合结果如图 2-1。
全区综合含水率拟合曲线
FV081235含水率拟合曲线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振强;吴胜和;付志国;;大庆油田聚合物驱后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J];石油学报;2013年05期
2 李宜强;梁双庆;林丽华;;聚合物驱不同注入方式对比评价[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年06期
3 吴婷婷;侯亚伟;张绍辉;刘向斌;徐程宇;;低渗透油层聚合物驱注入参数的确定[J];特种油气藏;2009年03期
4 孔柏岭;丁荣辉;唐金星;李丹梅;;河南油田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技术途径[J];油田化学;2005年03期
5 钱杰,冯文光,董志林,张国珍,关辉;大庆萨尔图中部油田主力油层单元间夹层发育特征[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5年03期
6 张晓芹,关恒;改善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开发效果的途径[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4期
7 王德民,程杰成,吴军政,王刚;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应用[J];石油学报;2005年01期
8 牛金刚;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实践与认识[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年05期
9 宋考平,杨钊,舒志华,方伟;聚合物驱剩余油微观分布的影响因素[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10 邵振波,李洁;大庆油田二类油层注聚对象的确定及层系组合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刚;北过一条带葡一组聚合物驱适应性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2 刘超;二类油层聚合物驱试验及驱油效果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孙伟国;大庆萨南油田二类油层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梁守成;二类油层二元复合驱油体系性能评价[D];大庆石油学院;2010年
5 崔锡三;大庆油田萨南开发区二类油层聚合物驱层系组合和驱油方案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6 刘福奎;聚合物驱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实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7年
本文编号:2794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94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