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杏六区东部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1 20:54
【摘要】:杏六区东部示范区目前已到达高含水后期,综合含水率90%以上,有必要在控制含水率上升的同时,有效地挖潜剩余油。本课题建立了杏六区东部地质模型及数值模拟模型,并完成了分层储量、各井网累产油、累产液和含水率的拟合。对示范区共划分了薄差储层动用差型、层间干扰型、注采关系不完善型、层内干扰型、滞留区型和厚油层顶部型共6种类型剩余油,提出相应判定条件,解决了各类型剩余油之间的交叉问题并应用数值模拟模型量化了各类型剩余油。在全面认识示范区剩余油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对示范区精细挖潜期间整体措施挖潜效果进行了评价,提高采收率1.29个百分点,接着从水井调整、水井措施和油井措施等各项单措施效果进行了评价,确定了针对不同类型剩余油的有效挖潜模式。同时,结合含水饱和度场,建立了水淹级别评判体系,包括评价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各指标分级标准以及模糊评判模型,对油井各层进行了水淹级别划分。对于轻度水淹层剩余油富集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组合挖潜方案,对于重度水淹层提出了治理方案。综合示范区精细挖潜期间研究成果给出了控水提效期间工作计划,并预计增油9.35万吨,结合不同油价及阶梯油价经济评价结果良好。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E327
【图文】:

井位图,断层走向


1 地质建模1.1 基础数据油藏地质模型是将油藏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及分布定量表述出来质模型。它是油藏描述的最终成果,也是油藏综合评价和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用 Delphi 软件和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语音编制相应程序,对测井数据,分层数字化沉积相进行了处理,形成 Petrel 可识别格式,进而建立了杏六区东部地质模1.2 断层模型将断点数据导入 Petrel,并在三维空间显示,根据断点分布规律及走势判定断三维空间上的延展趋势及相互切割关系,同时结合测井解释资料,确定断点组合方利用重新组合后的断点信息,直接建立断层面 Key Pillars,往往形状不规则,根据位于断层两侧的井分层数据点的位置判断断层走向,调整 Petrel 中构成断y Pillars;根据井点分层数据的垂向落差,判断断层的上下盘及断层的形态;根图断层走向和模型断层走向分别如图 3.1,3.2 所示。

断层走向,建模


1 地质建模1.1 基础数据油藏地质模型是将油藏各种地质特征在三维空间上的变化及分布定量表述出来质模型。它是油藏描述的最终成果,也是油藏综合评价和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用 Delphi 软件和 Visual FoxPro 程序设计语音编制相应程序,对测井数据,分层数字化沉积相进行了处理,形成 Petrel 可识别格式,进而建立了杏六区东部地质模1.2 断层模型将断点数据导入 Petrel,并在三维空间显示,根据断点分布规律及走势判定断三维空间上的延展趋势及相互切割关系,同时结合测井解释资料,确定断点组合方利用重新组合后的断点信息,直接建立断层面 Key Pillars,往往形状不规则,根据位于断层两侧的井分层数据点的位置判断断层走向,调整 Petrel 中构成断y Pillars;根据井点分层数据的垂向落差,判断断层的上下盘及断层的形态;根图断层走向和模型断层走向分别如图 3.1,3.2 所示。

断层模型,示范区,三维显示,层面构造


图 3.3 杏六东示范区断层模型三维显示 层面构造模型对建立的断层模型进行 3D 网格化,平面网格步长 10m×10m。层面模拟受断,因此,处理好断层与地层面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好构造模型的关键。由于断受断层影响,初步形成的层面构造模型会出现上下盘异常,需通过手工调整元层面输出的断层多边形,并重新制作每个单元的 Surface。构造模型如图 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百合;李自力;毕海胜;林罡;夏政;邵大伟;;油田老区加密井注水管网的计算机优化[J];石油规划设计;2014年05期

2 王森;冯其红;宋玉龙;王鹏;陈德坡;唐从见;;基于吸水剖面资料的优势通道分类方法——以孤东油田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年05期

3 聂玲;周德胜;郭向东;惠建军;边疆;高利军;;利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低渗气藏压裂影响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3年01期

4 李伟才;崔连训;赵蕊;;水动力改变液流方向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以新疆宝浪油田宝北区块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2年05期

5 汪玉琴;陈方鸿;顾鸿君;周惠泽;聂振荣;刘福奎;鲁明辉;;利用示踪剂研究井间水流优势通道[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5期

6 付利;申瑞臣;屈平;夏健;杨恒林;韩敬;;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层气钻完井方式优选[J];石油钻采工艺;2011年04期

7 赵福麟;;油井选择性堵水[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刘东;胡廷惠;;剩余油研究方法及其特点综述[J];复杂油气藏;2009年03期

9 于九政;刘易非;唐长久;;对储层大孔道识别方法的再认识与构想[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年03期

10 李祺;陈振林;汤济广;;下二门油田核二段沉积微相粒度概率累积曲线[J];断块油气田;2008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孙清华;李艳卫;;精细注采调整 治理低效井组[N];中国石化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赫;杏六区东部特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规律及挖潜措施优化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2 郭百合;老区加密及滚动开发中集输系统的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3 齐桂雪;北二东层系调整后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开发指标预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4 王雪萍;大王庄油田砂岩厚油层挖潜对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998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7998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5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