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地震信号分数域属性分析及储层流体识别关键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23 08:30
【摘要】:时频分析是储层预测与解释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时频分析方法可以获得地震信号的时频谱,进而利用时频域特征提取地震属性并进行储层预测与流体识别。不同类型的流体对地震波的吸收与衰减不同,而地震信号的时频域属性能够反映地下介质的差异特性,因此利用地震资料的时频特征进行属性分析与储层流体识别是有效且可行的。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如经典的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以及Wigner-Ville等,存在时频分辨率低或交叉项等问题,这些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其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近年来,高精度时频分析方法迅速发展,如分数域时频分析、稀疏时频分析等,已成功应用于地震勘探和储层预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论文主要针对叠后地震资料,以高精度时频分析及特征为基础,提取其相关的地震属性,以达到对储层含流体性质的识别。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了多种时频分析方法,如短时傅里叶变换、小波变换、S变换、Gabor变换、Wigner-Ville时频分布和Cohen类时频分布等。对这些方法进行仿真测试,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2)研究了Hilbert-Huang变换,即一种适用于非线性、非平稳信号的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Hilbert-Huang变换分为经验模态分解和Hilbert变换两个部分,本文对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流程进行了阐述。由于经验模态分解存在模态混叠现象,文中还介绍了集合经验模态分解方法,它是经验模态分解的改进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模态混叠问题,但是会导致分解结果中存在一定的噪声,而瞬时频率的计算对噪声很敏感,因此需要一个更稳健的瞬时频率估算方法。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阻尼瞬时频率的改进Hilbert-Huang变换,以补足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的缺陷。相比其他频率估算方法,阻尼瞬时频率估算方法具有更强的抗噪性和较高的估算精度,合成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获得地震信号的瞬时频率属性。(3)作为时间带宽积在分数域的延伸,广义时间带宽积可以衡量有效信号在分数时频域的支撑区域。本文基于广义时间带宽积的定义,结合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旋转性质,推导出基于广义时间带宽积准则的最优分数域S变换,可以获得比传统S变换更高的时频分辨率。另外,本文根据归一化二阶中心矩的定义,将最优阶搜索问题转化为二阶中心矩的直接计算,这样做可以提高最优阶搜索过程的计算效率,对理论信号的仿真测试验证了其有效性。实际地震资料的谱分解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可以获得时频聚集性更好的分频属性剖面,显著优于传统S变换,这对复杂地震信号处理与油气储层预测具有重要意义。(4)本文结合匹配追踪算法和Wigner高阶谱切片,提出了基于匹配追踪的Wigner高阶谱切片方法,可以获得抑制交叉项的高分辨率时频谱。理论模型测试和实际地震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聚集性更好的单频剖面,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5)基于反问题求解最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了稀疏S变换方法,将S反变换过程看作线性反问题,并对S变换的时频谱添加L1范数稀疏约束,该反问题符合基追踪去噪形式,利用SPGL1算法可以求得最优解,得到高分辨率的稀疏时频分布。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数据测试证明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为地震资料提供高分辨率、聚焦性好的时频谱,有利于地震频谱成像和储层解释。(6)本文将频域显著性检测概念引入地震资料处理领域,并利用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理论,提出了地震分数域显著性检测模型,并在实现过程中进行修改获取更平滑清晰的地震显著性特征。主要以分数域谱残差和分数域相位谱两种模型为例,采用理论模型和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对比测试,分析它们的性能和优缺点。利用分数域显著性检测模型,可以得到不同分数阶次下的显著图,更精确地分析构造特征和突出目标区域,这在油气藏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7)研究了地震信号的时频域属性提取与分析方法,主要利用最优分数阶S变换提取多种地震属性,如中心频率、均方根频率、瞬时带宽以及Teager主能量属性,并与常规S变换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谱分解结果中低频阴影现象。此外,利用流体的能量衰减属性,对储层含流体性质进行识别与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31.4;P618.13
【图文】:

构造要素


部分Marmusi2模型的构造要素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江;孙国栋;;基于小波变换的天然地震信号异常点检测[J];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01期

2 张雪冰;刘财;刘洋;王典;勾福岩;;基于局部均值分解的地震信号时频分解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7年05期

3 许朝阳;季国华;刘俊民;范延芳;;时频分析技术在地震信号初至估计中的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8年05期

4 王海军,刘贵忠,范万春;广义分维在地震信号初至检测中的应用[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4年06期

5 邵幼英;;应用展谱法提高多道地震信号的分辨率[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86年05期

6 于清富;;地震仪恒速指标超差原因分析[J];陕西煤炭技术;1987年03期

7 王本吉;;无损地震信号的去工频装置—自动平衡器[J];石油仪器;1987年01期

8 李庆忠;地震信号内插与噪音剔除(二)[J];地球物理学报;1988年03期

9 成世琦;用斜率鉴频法求取地震信号的瞬时频率[J];石油物探;1988年01期

10 Takao Eguchi;Yukio Fujinawa;林邦佐;;新的自浮式海底地震仪[J];地球物理学进展;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学强;;地震信号的广义S变换时频分析[A];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十)——专题28电磁地球物理学研究应用及其新进展、专题29盆地动力学与能源、专题30活动断层、地震构造与深部结构[C];2015年

2 李智敏;苟先太;金炜东;刘娅;;微地震信号的分形特征[A];第十三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7)论文集[C];2007年

3 许朝阳;范万春;季国华;刘俊民;;时频分析在地震信号初至估计中的应用[A];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五)国家安全与军事地球物理研究[C];2005年

4 卢军;潘卫平;;地震信号数字磁带记录回放系统[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5 朱培民;俞国柱;王家映;;地震信号的对称性、高斯性及其检测方法[A];200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张猛;王华忠;;小波变换和希尔伯特变换在地震信号瞬时参数提取中的比较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欧阳祖熙;师洁珊;雷兴利;;正交变换在地震信号实时检测与处理中的应用[A];中国地震学会第三次全国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6年

8 范叶平;;磁带记录地震信号的模数转换与处理[A];中国地震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1998年

9 苏娟;赵克;刘代志;王飞;杨永华;;核爆地震信号的分形分析[A];1999年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年会: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三)[C];1999年

10 张汛汛;张繁昌;刘汉卿;代荣获;;复数域地震信号匹配追踪的改进[A];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专题18:油藏地球物理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通讯员 赵彬 杨雄武 吴洪彪;全国第一个地震信号发射台在宾川建成并投入使用[N];大理日报(汉);2011年

2 家平;中国科大:微弱地震信号可实时监测飓风[N];中国教育报;2015年

3 本报记者 何雪峰;给地球“把脉” 为百姓造福[N];安徽日报;2013年

4 记者 吴长锋;监测飓风,听听它“脚步声”就行了[N];科技日报;2015年

5 ;创新技术满足低成本勘探需求[N];中国石化报;2015年

6 本报记者 束洪福;曹思远:从无序中探寻有序[N];科技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雨青;地震信号分数域属性分析及储层流体识别关键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王培茂;地震信号的时频特征表示方法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3 田琳;地震信号分数域频谱成像基础理论及若干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4 尚帅;地震信号高分辨率谱分解方法及应用[D];吉林大学;2014年

5 张雪冰;基于贪婪算法的地震数据稀疏时频分解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6 张超;微弱地震信号时频消噪算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7 刘霞;基于谱分解的岩性油气藏薄层识别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

8 邢帆;钢管拱桥近断层地震响应及动力稳定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付燕;人工地震信号去噪方法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全;地震信号的高维张量正则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郭斌;川滇构造地区甚低频地震信号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3 孙长苹;S变换地震信号薄层预测处理技术[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4 屈光中;基于稀疏表示的地震信号随机噪声压制与面波分离[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5 陈颖频;地震信号分数域频谱成像理论及应用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赵刚;地震信号自动截取算法与震源类型识别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年

7 陈学华;时频分布与地震信号谱分析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6年

8 李寅;基于稀疏表示的地震信号压缩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9 胡雨;基于三维曲波变换的弱地震信号恢复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7年

10 付德华;大庆探区近地表地震信号吸收衰减规律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28013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013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7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