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可乐向斜煤层气富集地质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P618.13
【图文】:
贵州省构造单元分区图(据贵州省地质志,2017)
图 2-3 贵州西部岩浆岩分布图(贵州省区域地质志 2017)1、峨眉山的玄武岩峨眉山玄武岩有多个喷发旋回。活动时间是 251-260 百万年,主要喷发时期约为257-259 百万年。贵州西北部玄武岩分布地区为向东延伸的舌头形状,西边厚,东边其分布模式通常由师宗-弥勒断裂和垭都-紫云断层控制。岩石主要为火山碎屑岩及玄质熔岩。玄武质熔岩覆与二叠系茅口组估侵蚀面之上,二叠系龙潭组地层之下,喷发时间是从中二叠纪末期开始到晚二叠纪初。大陆溢流拉斑玄武岩主要由密集的玄武岩玄武岩混合岩和凝灰质玄武岩组成。从下到上分为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基本上都由熔喷发层组成,显示出一种持续时间长的安静溢出规律。2、辉绿岩区域内已发现辉绿岩体 70 余个,经同位素测定,侵入时代有两个阶段,分别海西燕山两个时期。海西期辉绿岩体受南北和东西断裂构造影响,侵入岩层为二叠系栖霞
研究区发育曲流河沉积,大量泥沙向海推进,主要沉积环境变成了为三角洲沉积,并沉积了龙潭组二段地层;长兴期海平面抬升,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由东向西移动,主要沉积环境变为潮坪和前三角洲沉积环境,沉积了位于长兴组含煤地层(如图3-2所示)。图3-2贵州西北部二叠世龙潭组沉积模式图(陈基瑜,2018)程伟等(2013)根据贵州西北地区晚二叠世主可采煤层全硫的纵向变化规律,结合“煤灰产率、煤灰成分指数以及灰分”三端元分析,同样揭示了贵州西北地区晚二叠世成煤环境以潮控下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分流河道/间湾、潮坪/o_湖等环境为主。可乐向斜作为贵州西北地区主要的含煤向斜,其含煤地层龙潭组早期沉积环境类型有o_湖 潮坪、三角洲、湖泊 沼泽;龙潭组晚期主要的沉积环境为三角洲环境。此外,根据区内煤炭勘查地质钻孔资料数据统计,龙潭组地层中粉砂岩占 24%,粉砂质占 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天;;煤层气的开采方式[J];江汉石油科技;2011年01期
2 许晓晨;陶占盛;张智勇;任永强;;中国煤层气开发技术发展方向浅谈[J];能源与节能;2019年11期
3 刘剑辉;;吐哈油田煤层气压裂新技术探索及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8年03期
4 黄井明;;煤层气开发中的地质录井方法探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年24期
5 卿敏;;煤层气开发模式与开发技术探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年13期
6 冷炎;;现阶段煤层气开发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7年20期
7 刘磊;万志杰;乔康;周加佳;白优;张真;;川南石宝矿段煤层气开发方式研究[J];中国煤层气;2016年01期
8 张勇昌;杨永国;罗金辉;;基于优化组合赋权的煤层气开发风险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6年05期
9 晁建军;;浅议煤层气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5年11期
10 李国红;孟红伟;;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钻井关键技术研究[J];科学家;201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小磊;吴财芳;秦勇;杨兆彪;李勇;;我国煤层气开发技术适应性及典型地区趋势分析[A];2016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2 孟召平;田永东;李国富;;煤层气开发地质学及其研究的内容与方法[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左景栾;孙晗森;;国内外煤层气开发技术综述[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房超;陈贵峰;孙铭伟;;中国煤层气开发模式对比及开发技术研究[A];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2010年全国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徐峤;;沁水盆地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分析[A];2013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谢明忠;;河北万全褐煤煤层气开发评价[A];瓦斯地质理论与实践——中国煤炭学会瓦斯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五次全国瓦斯地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嵩;杜建芬;;煤层气产能预测方法的探讨[A];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2气藏开发)[C];2018年
8 贺正东;马丽;吕克仁;孙黄利;;地震勘探在韩城煤层气开发中的应用[A];陕西地球物理文集(七)中国西部地球物理研究与实践陕西省地球物理学会成立20周年专集[C];2007年
9 杜希瑶;柳迎红;冯汝勇;廖夏;李娜;吕玉民;刘佳;;沁南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探析[A];2018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03非常规气藏)[C];2018年
10 陈顶峰;;“虚拟储层”缝网改造工艺在煤层气开发中的研究及应用[A];2016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史维东;庆阳精心打造五大能化产业链[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王景春 潘丹丹;实现数字化规模化开采[N];中国化工报;2013年
3 本报记者 陈欢欢;技术和模式成煤层气开发瓶颈[N];科学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刘丹;中国煤层气开发升温[N];科学时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渠沛然;煤层气“废弃”资源迎新生[N];中国能源报;2020年
6 本报记者 朱妍;贵州谋划煤层气开发新格局[N];中国能源报;2020年
7 记者 郭闻风;橇装式变电站 解决煤层气开采难题[N];中国石油报;2019年
8 记者 张晓敏 通讯员 郭锋;我省煤层气产量突破56亿m~(3)[N];山西日报;2019年
9 记者 王海滨;山西将实行煤层气矿业权退出机制[N];科技日报;2019年
1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煤及煤层气工程系助理研究员 李瑞;煤层气开发需创新,更需革命[N];中国能源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铭伟;考虑煤粉影响的煤层气开发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2 张文勇;鹤壁矿区煤层气水平井分段水力压裂工艺参数优化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3 吴世跃;煤层气与煤层耦合运动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4 徐宏杰;贵州省薄—中厚煤层群煤层气开发地质理论与技术[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5 付宣;煤层气径向水平井压裂裂缝形成机制与参数设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6 姚征;煤层气开发中固相微粒的成因机理与防治措施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6年
7 程亮;薄及中厚软煤层水力压裂煤岩损伤机理及瓦斯运移规律[D];重庆大学;2016年
8 杨焦生;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开发机理及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向成;宁夏吴忠市韦州矿区煤层气成藏特征研究及资源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2 王军;贵州省可乐向斜煤层气富集地质特征及有利区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刘帅帅;柳林矿区南部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开发单元划分[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4 孙守军;含氮氧煤层气直接液化工艺的模拟研究及优化[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5 孙良忠;不同地质条件下煤层气开发经济效益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6 李若湘;煤层气径向井压裂优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7 魏晓晗;神府区块煤层气储层测井综合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8 江涛;煤层气开采钻井系统资源配置优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9年
9 杨思宇;煤层气定量排采设计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10 侯鹏;含氧煤层气金属-硫化物/炭材料脱氧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039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03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