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辽东东地区新近系沉积体系及其演化

发布时间:2020-08-31 15:03
   本文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区域构造、沉积背景,以沉积学与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充分运用岩心、测井和地震解释资料,对辽东东地区新近系馆陶组和明化镇组下段进行了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综合研究。首先,基于岩心观察及测井曲线、地震反射的层序地层解释,识别层序和体系域边界,并划分层序地层,建立全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工区内新近系馆陶组-明化镇组下段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其中馆陶组对应1个三级层序(SQ1),内部可识别出低位域(LST)、湖侵域(TST)和高位域(HST)3个体系域;明化镇组下段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SQ2,SQ3),其中下部对应于SQ2,可进一步识别出TST和HST,上部对应于SQ3,也可识别出TST和HST。其次,通过相标志的识别,单井相、连井相、测井相、地震相的综合分析,并结合古地貌、古水系、古气候等资料,在辽东东地区馆陶组-明化镇组下段识别出5种沉积相: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浅水三角洲以及湖泊。其中,辫状河主要发育在馆陶组下段早期,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分布于馆陶组下段中晚期,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馆陶组上段和明化镇组下段下部,而浅水三角洲主要分布在明化镇组下段上部,湖泊相则发育每个沉积时期地势低洼的地区。在钻井、测井资料沉积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古地貌恢复结果和地震属性分析落实了不同层序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分析认为,古地貌演化和古气候变化是控制该区沉积演化的主要因素。SQ1发育初期,受到东营运动后地形坡度较大、地表起伏不平的影响发育辫状河沉积;随着沉积作用导致的地形变缓、气候向温湿转化,SQ1发育中、晚期该区演化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和曲流河三角洲沉积。SQ2发育时期地貌日趋平缓,沉积背景继承了SQ1特点,以曲流河三角洲的发育为主要特征。到SQ3发育时期,在地貌进一步变缓的基础上,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频繁,湖平面升降幅度较大,导致其早期的河口坝发育的曲流河三角洲演变为分支河道发育的浅水三角洲。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18.13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连井,沉积体系,单井相


气候及物源进行综合分析,从而确定研究区各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及纵向演律,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研究区不同类型的沉积相模式。.2 技术路线首先从区域地质资料、岩心资料、钻测井资料以及地震解释资料入手,人研究成果进行层序界面的识别,并划分出三级层序及层序内部的体系域展开研究区单井及连井层序地层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研究区的层格架。另外,在研究区沉积相标志识别的基础上,进行岩心相、单井相、连井井相、地震相分析。最后,结合单井相、连井相、地震相、平面相分析结果结合古地貌恢复、古水系、物源分析以及地震属性特征,运用地震地层学切片技术刻画沉积体不同时期平面形态及展布特征,运用孢粉资料恢复研环境、古气候,最终得出沉积体系的演化规律。并以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纵向演化规律为基础建立沉积模式,从而指导研究区勘探。具体技术路线见图 1.1。

构造单元划分,地理位置,辽东,工区


第2 章 区域地质概况第 2 章 区域地质概况2.1 研究区概况辽东东地区地理上位于渤海湾东部的浅海海域,区域构造上位于下辽河坳陷、渤中坳陷东部,胶辽隆起西缘(图 2.1a),是坳陷区与隆起区之间的过渡构造带[64],其西部紧邻渤东凹陷,西南部为庙西北凸起,东部逐渐过渡为辽东东斜坡、胶辽隆起(图 2.1b)。工区矿权面积 2835.351km2,其中二维测线 709.6km,三维工区

辽东


- 10 -图 2.2 辽东东地区地层综合柱状图(据鲜本忠等,2017 修改)Fig 2.2 Comprehensive stratigraphic column map of the east of Liaodong area (Modified Xian et al., 20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伟;;沧东凹陷沙三段沉积体系及分布特征[J];石化技术;2017年10期

2 信荃麟,朱筱敏,郑清,张杰;渤海湾盆地下第三系断陷湖盆沉积体系与油气分布[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5期

3 陈昌明,汪寿松,黄家宽,陈志明,柯保嘉,陈安宁;鄂尔多斯地区中-晚石炭世海沼沙岭沉积体系[J];科学通报;1989年16期

4 杨芳帅;;不同沉积体系储层构型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18年12期

5 李伟;吴时国;王秀娟;王大伟;赵芳;;琼东南盆地中央峡谷上新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地震特征及其分布[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年02期

6 吴时国;秦志亮;王大伟;彭学超;王志君;姚根顺;;南海北部陆坡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地震响应与成因机制[J];地球物理学报;2011年12期

7 王永凤;李冬;王英民;徐强;;珠江口盆地重要不整合界面与珠江沉积体系演化分析[J];沉积学报;2015年03期

8 孙娇鹏;胡忠亚;崔璐;崔璐琪;;成煤沉积体系对煤层控制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1期

9 刘振夏,夏东兴,王揆洋;中国陆架潮流沉积体系和模式[J];海洋与湖沼;1998年02期

10 王永炜;李荣西;赖生华;;基于地震信息的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高家河三维区本溪组下部沉积体系为例[J];天然气地球科学;201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牛海青;刘化清;韩小锋;;歧北凹陷古近系沙二段物源-沉积体系重建[A];中国地质学会2015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中册)[C];2015年

2 高丹;程日辉;沈艳杰;宋雪;王嘹亮;胡小强;;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侏罗纪—白垩纪的物源-沉积体系[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5)[C];2015年

3 柳保军;庞雄;王家豪;刘军;申俊;向绪洪;;伸展陆缘地壳减薄区沉积体系响应特征——以白云深水区为例[A];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分9 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4 王明磊;武赛军;;川西北地区二叠系沉积体系划分[A];2017年全国天然气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7年

5 辛也;刘惠民;马立驰;田雯;孙超;;沾化凹陷孤北洼陷南部缓坡带沙四下亚段沉积体系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6 刘廷海;韦阿娟;江涛;宋章强;陈延芳;黄雷;;沙南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高抒;;全新世海岸沉积体系形成、演化及资源潜力:以江苏海岸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孙其琛;杨俊生;;渤南洼陷南部缓坡带复杂沉积体系特征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8年

9 李安春;秦蕴珊;;中国近海细粒沉积体系及其环境响应[A];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10 石良;金振奎;李燕;;东营凹陷西部深层沙四段沉积体系及其物性特征[A];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通讯员 宁薇 李彦军;焦养泉提出找铀新思路[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锁堂;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2 李伟;柴达木盆地沉积体系发育的动力学机制及成藏效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3 窦伟坦;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储层特征及油藏成藏条件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刘晓;二连盆地乌里亚斯太凹陷中洼沉积体系及油气成藏条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刘文;Rub’Al Khali盆地古生界沉积体系及石油地质特征[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6 魏红红;鄂尔多斯地区石炭—二叠系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7 秦志亮;南海北部陆坡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沉积过程、分布及成因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8 李全;辽中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充填演化及同沉积断裂的控制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9 王腾飞;彰武盆地早白垩世沉积体系与构造控制[D];吉林大学;2016年

10 陈飞;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及非构造圈闭形成条件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蒲强;辽东东地区新近系沉积体系及其演化[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韦敏鹏;敦煌盆地五墩凹陷侏罗系沉积体系及分布规律[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3 林鹏;准噶尔盆地南缘柴窝堡凹陷二叠系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4 郭道军;长寿—涪陵地区侏罗—三叠系沉积体系及古地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熊千;深水水道沉积体系数值模拟研究[D];长江大学;2018年

6 龚宇;塔北隆起上泥盆统—石炭系沉积体系和有利勘探区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7 潘冬;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沉积体系特征及构造演化[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赵瞻;埕宁隆起北坡缓坡带古近纪沙河街组沉积体系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苗巧银;汤原断陷始新统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体系分布特征及层序地层模式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王惠勇;豫西洛阳—伊川地区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沉积体系与岩相古地理恢复[D];山东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8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08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9d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