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温成胶的耐高温聚合物凝胶研制与性能评价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Q427.26;TE357.44
【部分图文】:
耐高温凝胶调剖技术发展迅速,但在综合性能上表现交联剂的原因成胶温度过高,在低温下无法成胶;另高的分子活化能导致的成胶过快。胶交联体系无机交联体系金属离子凝胶体系在油田生产中通常用作调剖堵水剂烯酰胺中的羧酸根和高价金属离子通过配位键发研究报告最多的是乙酸铬交联剂,络合或游离状态的 分子上的羧酸根发生交联反应,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强凝胶。DiGiacomo[24]基于 Cr3+的顺磁性,通过 C13 三价铬离子凝胶进行了表征,验证了上述交联反应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柠檬酸铝[27-29]是另一种常用的金属离子交联剂,其成胶反应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水解后的 Al3+与 HPAM 上的一个-COO-通过配位键结合形成配合物,然后该配合物再结合第二个-COO-,以此方式无限交联反应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凝胶,其交联配位的分子结构如图 1.2 所示。柠檬酸铝交联体系的抗老化性能较差,凝胶强度与稳定时间成反比[30]。近年来,由于 Ti4+和 Zr4+低毒且可耐高温,也是当前研究的热门金属离子交联剂[31, 32]。
本实验主要筛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和水解度的丙烯酰胺类聚合物,包括 S001、S010、YQ402、AN905、AN125、FA920,其基本特性见表 2.1。分别在烧杯中配制质量分数为 1%的不同主剂溶液,加入 0.2% Z01 和 0.4% Z02 的有机交联剂,分别置于 140℃烘箱中成胶,考察其成胶强度及高温稳定性,凝胶强度观察结果见表2.4。在 140℃烘箱中反应 24 h,成胶效果如图 2.1 所示。表 2.4 相同质量分数的不同聚合物成胶强度评价表(140℃)Table 2.4 Adhesive strength evaluation table for same concentrations of different polymers(140℃)恒温时间 YQ402 AN125 AN905 FA920 S010 S0015h E F F G G H24h B C D D G H15d A B B B F H30d A A B B D G60d A A A B B G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小伟;梁小平;;电致变色玻璃用聚合物凝胶电解质改性研究进展[J];建材世界;2017年02期
2 闫建文;李建阁;刘会文;王贤君;李国;刘建军;;聚合物凝胶封堵剂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J];石油钻采工艺;2006年03期
3 张同友,赵劲毅,胡勇,卢祥国;聚合物凝胶体系性能评价方法研究[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5年02期
4 Jenn-TaiLiang,HaiwangSun,R.S.Seright,刘锦成;聚合物凝胶降低水相渗透率大于油相的机理研究[J];国外油田工程;1996年10期
5 周厚培;;聚合物凝胶堵漏工艺[J];油田化学;1987年03期
6 刘廷栋,周鹏;高吸水性聚合物的制备和性能[J];塑料工业;1988年06期
7 李圆;于培志;安玉秀;于铁峰;赵宇光;;高分子聚合物凝胶的性能研究与应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7年05期
8 桂继;李卓;崔航波;李政;;聚合物凝胶驱的数值模拟反演[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31期
9 左芳;李欣华;杨连波;刘东;张嫦;;基于苯硼酸-邻苯二酚相互作用的聚合物凝胶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3期
10 汪先珍;李发荣;;调剖用聚合物凝胶体系[J];国外油田工程;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红光;;一种多元络合交联聚合物凝胶的流变特性评价[A];采油工程文集(2016年第2辑)[C];2016年
2 赵丹;王永光;吴敏;张亮;宋春梅;;新型乙烯基咪唑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聚合物凝胶电解质[A];2012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2年
3 卢祥国;王树霞;王洪关;张松;;NaCl对Cr~(3+)聚合物凝胶和聚表剂溶液渗流特性影响及其作用机理[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宋春梅;闫欣;吴敏;胡芳芳;汪珍;李中;;P(MMA-VAC)/TiO_2聚合物凝胶电解质中TiO_2作用原理研究[A];201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学术论文集(上册)[C];2014年
5 刘卫东;肖汉敏;郑德温;杨烨;马家义;;聚合物凝胶深度对高渗透层的封堵机理研究[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王莉;;无机/有机杂化颗粒增强聚合物凝胶电解质研究[A];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摘要[C];2013年
7 刘洁;张夏聪;李文;张阿方;;温敏树枝化聚合物双网络智能水凝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D:高分子物理化学[C];2017年
8 马超;潘蕾茗;张鑫;肖杰;;低压气井压井用复合型延缓交联聚合物隔离凝胶[A];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K:高性能高分子[C];2017年
9 洪伟;;离子液体聚合物和离子半导体[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C];2018年
10 施冬健;汪飞;刘蓉瑾;陈明清;;具有自修复性的儿茶酚基聚合物凝胶[A];201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I 高分子组装与超分子体系[C];201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仲科;美研制出自修复聚合物凝胶[N];中国化工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朱道义;高温油藏聚合物凝胶体系研制与胶凝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王旭;层层组装聚合物凝胶膜:功能负载与修复[D];吉林大学;2012年
3 郑兴范;喇嘛甸油田气顶砂岩油藏开发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2006年
4 刘进祥;聚合物凝胶构效关系及其油藏适应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5 姜维东;Cr~(3+)聚合物凝胶性能特征及其应用效果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6 陈国福;高效深部液流转向技术及其作用机理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7 隋信策;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法制备功能性聚合物[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8 常子栋;功能化电极界面的构筑及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D];南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月;锦州9-3油田西区聚合物突进识别方法及治理[D];东北石油大学;2019年
2 冀欣宇;中低温成胶的耐高温聚合物凝胶研制与性能评价[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3 王美玉;高温油藏用聚合物凝胶暂堵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8年
4 王丹;多孔介质中聚合物弹性微球流动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5 郭珊珊;新型智能响应聚合物凝胶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D];江汉大学;2019年
6 汪丰;壳聚糖基聚合物碳点荧光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8年
7 闫冬;分级组合深部调剖技术实验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8 吴微微;M区块多层采油井提高采收率应用技术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9 闻鑫;残余聚合物与原油对含聚污水处理的影响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10 潘赫;无机地质聚合海上油田深部液流转向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11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1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