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国油页岩热解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迁移特性研究
【学位单位】:东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O657.63;TD83
【部分图文】:
其分布广,含量低,提取分类困难。但,研究微量元素的赋存形态问题又是十分的,这不仅仅反映了一些地球化学特性方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解释微量元素在利用过程中的迁移规律,有效指导防控微量元素的污染排放。国内外学者对微量元素在煤中赋存状态的认知推论较多,但由于直接证据不足因而推论只是在局部范围内可信。国外学者很早就开始从事微量元素赋存状态的研究[23-2经过长期实验研究。结合大量文献,有学者提出对微量元素赋存状态认识的可信度的方法,即用 1~10 的数字来表示可信度,其可信度随着数字增大而逐次降低[25]。根据已有研究结果显示[26-27]:在煤炭当中,微量元素的赋存形态具有复杂多样性。每种元素在各种赋存形态当中都有存在。但,由于元素亲和性的不同,不同元素在的赋存形态也有较大的差异,同一种赋存形态含某一种元素的量也往往相差悬殊。但总讲,微量元素在煤中主的赋存状态无外乎三类;赋存在矿物质里,被有机质束缚,溶于水里。三类赋存状态中,又以第一种为主,即煤中微量元素的大部分在矿物质里以类现象、吸附或者混入方式赋存[28]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煤中微量元素的状态分为图 1-1 所示模式。
图 2-2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置,工业分析仪对蒙古国达莱布拉格矿测试。采用管式炉分别通氩气、通空气和不同终温下的热解半焦及燃烧所得灰法提取各赋存形态上清液,一起用 ICP-M态的各种微量元素,如稀土元素,重金量元素及在利用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第 3 章 油页岩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富集特性3.1 油页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赋存状态图3-1给出了四种油页岩样品中8种金属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浓度克拉克值(K 为元素的浓度克拉克值=元素含量/元素地壳丰度)。当浓度克拉克值大于 1 时,该元素相对集中;当该值小于 1 时,则意味着分散[55]。克拉克浓度值是衡量元素集中或分散程度的良好标尺。通过本研究中所计算得到的克拉克浓度值可见,元素在不同油页岩样品中所表现的富集程度不同。除 10807 号样品的 Ge 和 Pb 元素外,其余元素普遍的都较岩石中同类岩石中元素富集程度不高(㩳4)。地壳丰度表示地壳中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是地球化学定量研究元素分散、富集与成矿条件的基本依据[56-57]。因此,油页岩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可通过该元素的地壳丰度来判断。由图 1 可知:四种油页岩样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其地壳丰度的变图 3-1 油页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及克拉克浓度值化趋势基本一致,地壳中丰度较高的元素在油页岩样品中的含量也较高,原因在于这两种油页岩中所测微量元素的分布主要受元素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图 3-2 所示是四组油页岩样品中几种重金属元素的赋存形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内最大油页岩项目新疆开建[J];新疆化工;2012年02期
2 赵帅;孙友宏;刘世畅;李强;;高压工频热解扶余油页岩的温度场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3期
3 吴超;;浅析新疆油页岩资源的开发利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年13期
4 王丹;任洋洋;王明;闫红旭;顾强;靳嘉铭;杨文雪;刘云义;裴彦淞;郭洪范;;油页岩有氧干馏过程的机理研究[J];当代化工;2018年02期
5 陈丽;付强;王桂英;谢小银;孔丽;孙纯国;;油页岩的开发与应用现状[J];石化技术;2018年01期
6 张春明;;油页岩特征及制油技术[J];化工设计通讯;2018年09期
7 魏毅;;油页岩勘探开发现状及进展[J];智能城市;2017年10期
8 朱煜凯;张宇哲;;国外油页岩资源的利用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6年01期
9 王忠鑫;;油页岩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15年07期
10 肖英杰;张晓雷;陈利鹏;杨亚龙;;准噶尔盆地油页岩资源赋存特征及开发前景[J];煤矿现代化;201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白文翔;孙友宏;郭威;李强;;吉林农安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先导试验工程[A];第十九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7年
2 孙友宏;邓孙华;郭威;李强;刘世畅;贾瑞;;油页岩地下原位裂解技术与先导试验工程[A];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2017年钻探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3 陶树;汤达祯;许浩;;全球油页岩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4 贺君玲;赵占银;王建东;李淑梅;;吉林省油页岩开发利用前景[A];第二届中国石油地质年会——中国油气勘探潜力及可持续发展论文集[C];2006年
5 曲祖俊;李友初;张金常;田照军;;积极开发油页岩资源,保持矿井的可持续发展——油页岩反采技术研究与实践[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6 姜鹏飞;唐胜利;;桦甸油页岩热解特性试验研究[A];中国煤炭学会钻探工程专业委员会2017年钻探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7 李昭;刘丽虹;;松辽盆地北部油页岩资源研究进展[A];中国地质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S13石油天然气、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分会场[C];2013年
8 肖平;鹿换龙;;抚顺西露天矿油页岩工业性质的研究与评价[A];第七次煤炭科学技术大会文集(下册)[C];2011年
9 杨阳;孙友宏;李强;;高压-工频电加热原位裂解油页岩的试验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戴安妮 龙秋莲;国家油页岩开采研发中心成立[N];中国石化报;2018年
2 记者 吴昊;国家油页岩资源调查与评价分中心正式启动[N];中国矿业报;2019年
3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徐银波;油页岩的价值[N];中国矿业报;2017年
4 本报记者 栾哲 赵广欣;唤醒沉睡的宝藏[N];吉林日报;2018年
5 王丹丹 张交东;我国提速油页岩勘探与开发[N];中国矿业报;2018年
6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张家强 徐银波;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初探[N];中国矿业报;2018年
7 本报特派记者 何琳娣 王子阳;让油页岩资源“活”起来[N];吉林日报;2017年
8 记者 周长庆 张颖;民企众诚集团扛起我国油页岩原位开发探索重任[N];经济参考报;2017年
9 记者 金文革 通讯员 路孝平;提交油页岩资源储量逾150亿吨[N];中国矿业报;2013年
10 记者 金晓明;北票市阜矿集团整体开发油页岩资源项目成功签约[N];朝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得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分析[D];长安大学;2018年
2 王倩;依兰、桦甸及龙口油页岩有机质结构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3 石剑;沥青作为中间产物的油页岩热解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4 蒋绍妍;我国主要油页岩矿区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5 林兰忻;外热式固定床中油页岩热解的内构件调控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017年
6 耿毅德;油页岩地下原位压裂—热解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7 何里;近临界水原位提取油页岩内部有机质模拟实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8 姜海峰;油页岩与生物质菌糠热解特性及其共热解催化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9 周怀荣;移动床油页岩炼制过程建模、模拟分析与系统集成[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10 李双双;褐煤与油页岩混合热利用研究及其数值模拟[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双瑜;辅助油页岩微波加热的纳米压裂前置液体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2 李姿;油页岩注蒸汽原位开采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3 宋坤桐;蒙古国油页岩热解燃烧过程中微量元素迁移特性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9年
4 张坤;鄂尔多斯盆地南缘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段有机质富集特征[D];吉林大学;2018年
5 王克兵;柴北缘团鱼山地区中侏罗统石门沟组油页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条件[D];吉林大学;2018年
6 徐川;茂名盆地古近系油柑窝组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有机质聚集条件[D];吉林大学;2018年
7 郝云峰;油页岩废渣细粉在水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8 王跃;煤和油页岩共热解特性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年
9 杨红霞;油页岩粉尘着火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10 陈文希;电化学强化A/O-MBR处理油页岩干馏废水[D];东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815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15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