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双作用射吸式液动冲击器优化配置研究与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02 09:13
   双作用射吸式液动冲击器是一种应用于硬地层的冲击钻井设备。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液动冲击器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现状,并以本单位设计生产的双作用射吸式液动冲击器实际应用配置为要求,通过结合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以及实际现场试验的数据分析,对液动冲击器在玛湖凹陷某地层的应用给出确定的参数配置。文中首先对液动冲击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关于双作用射吸式液动冲击器的运动学模型以及受力分析,确定影响液动冲击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主要配置参数以及工艺参数。通过采用FLUENT15.0软件,并结合ICEM CFD软件对液动冲击器内部流道进行建模划分网格,最后进行数值分析求解,得到关于冲击器内部流道交变压差大小和冲击器的启动参数之间关系。针对液动冲击器实际应用于玛湖凹陷某硬地层段的岩性进行破岩分析,研究分析了该地层常见的几种硬度等级为6~7级岩石的力学参数以及破碎方式。最后通过结合本单位液动冲击器试验台架获得冲击器的几项重要性能参数,依次确定关于在玛湖凹陷区块某硬地层使用双作用射吸式液动冲击器的具体配置方法,并通过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证明,该参数配置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速钻进效果。
【学位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E921
【部分图文】:

液动冲击器,冲击器,水眼,输出参数


图 1-1 主要研究内容输入参数与输出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力学参数根据上下水眼的水眼尺寸以及冲台架的多次实验结果以及现场试验数据分的变化关系,为冲击器的输入参数选用给关系。器规格与钻头类型之间的匹配方式不同。冲击器的输出参数,来匹配适合某确定地适合的配置参数。液动冲击器上下腔交变压差环境进行数值器可工作的启动条件。件对液动冲击器内部流道进行建模分析,格的划分。通过在设定仿真边界条件等参

液动冲击器,双作用,结构示意图,下接头


有传递冲击力的铁砧,该部件为铁砧的上下振动预留了一定空间。下接头 4:该部件作用是连接冲击器与钻头,并且最终将钻柱施加的扭矩作用在钻头上。该部件内部安装有节流环。下接头与钻头的连接扣型为 REG 扣型,目前主要应的冲击器的下接头的扣型为 REG 4 1/2 和 REG 6 5/8,分别对应的冲击器下接头外径178mm 和 229mm。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状态图,起始状态,冲击器


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冲击器内部安装 6 处 O 型圈与 4 处挡泥环。其中两处为动密封圈,四处为螺纹端密封圈,四处挡泥环分别于活阀与活塞锤的上端,该位置由于内径大且持续性的上下动容易导致泥浆液从缝隙处流动,增大延程阻力,故通过安装具有方向性的挡泥环来弱该情况的发生。射吸式液动冲击器在工作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射流元件的卷吸作用,使得流道内产生交变的压差,从而不断的推动冲击部件的上下冲击作用。根据冲击器内部运动工可分三个状态,分别为起始状态、回程状态和冲程状态[38],以下分别进行分析。(1)起始状态分析该状态是冲击器工作之前的初始状态,冲击器内部还未受到液流的冲击作用,活以及液动锤在重力的作用下均处于最下部的位置。此时,进入的液流压力和流量如果足以达到启动冲击器的起振条件冲击器不能启动工作,此时冲击器的作用等同一节短不产生任何作用。起始状态下的冲击器状态图如图 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家林;朱永豪;吴纯明;杨琳;;新型扭力冲击器的运动特性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6年03期

2 卢玲玲;何东升;张伟东;贾礼霆;;扭转冲击器研究及应用[J];石油矿场机械;2015年06期

3 潘光永;;八英寸无阀冲击器结构原理及主要参数的特性分析[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11年02期

4 卢春华;鄢泰宁;Н.Г.叶戈罗夫;蒋国盛;吴翔;;节水型液动冲击器及风动钢球冲击器研究[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7年04期

5 蒋宏伟;黄成;王克雄;翟应虎;倪瑞庆;;射吸式液动冲击器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J];石油机械;2007年09期

6 陈宝义,王清岩,赵向东;油压冲击器的工作原理及仿真电算研究[J];吉林地质;2004年02期

7 詹军,殷琨,于清杨,曾建华;风动冲击器活塞冲击末速度的有限元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6期

8 陈玉鑫,陈旭,查良镇,Marcel Baril;多级冲击器压强分布计算及实验验证[J];真空;2002年01期

9 吕阳,徐立大,刘凡;虚拟冲击器的研究进展[J];卫生研究;2001年02期

10 石永泉;关于液气混合冲击器(潜孔锤)的试验与研究[J];探矿工程;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宏伟;黄成;王克雄;翟应虎;倪瑞庆;;射吸式液动冲击器内部流场数值模拟研究[A];2007年石油装备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7年

2 罗铭;杨襄璧;冯翔;;液压锤(冲击器)的结构特征与技术进步[A];2008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鄢泰宁;H.Г.叶戈罗夫;蒋国盛;吴翔;卢春华;王荣景;;用于回转冲击钻进的钢球冲击器结构分析及其试验效果[A];第十三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4 蒋荣庆;栾桂林;庞友同;;液动流射式冲击器应用于超深井的模拟试验[A];第四届全国岩石破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熊青山;安传奇;刘双亮;李佳;;流线型平面喷嘴结构设计[A];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上)[C];2009年

6 殷琨;张五钊;王茂森;彭枧明;;油压垂直夯管设备的研制及应用[A];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国民;刘宝林;赵秉成;朱英;;小流量冲击取样钻具[A];第十四届全国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景远亮;;大孔径空气潜孔锤钻进技术在缺水地区的应用[A];2011四川省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9 程言东;辛建华;;旋冲钻井在塔河工区深部硬地层的应用[A];软科学论坛——企业信息与工程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5年

10 毛娟娟;刘淑丹;门永新;汤志鸿;闫高峰;;基于有限元法的汽车与行人腿部碰撞仿真研究[A];2010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马占云 王文立;旋冲钻井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2 刘爱顺邋金军斌;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加速“863”项目攻关进程[N];中国石化报;2007年

3 马占云;旋冲钻井:具有生命力的新型技术[N];中国石化报;2005年

4 金鑫 李琛;钻探硬地层的“独门武器”[N];中国石化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董学成;振荡冲击器研究与应用[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李峰飞;孔底电动冲击器控制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0年

3 陈宝义;地下穿孔液压冲击器的研究与设计[D];吉林大学;2005年

4 陈家旺;射流式液动冲击器仿真计算与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卢春华;节水型回转冲击钻具结构设计与钻进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6 王清岩;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动压反馈式液动冲击器结构设计与动态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7 许勤;液压冲击器系统性能的测试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8 杨国平;全液压独立无级调频调能液压冲击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9 丁问司;新型压力反馈氮爆式机电一体化液压碎石冲击器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江;双作用射吸式液动冲击器优化配置研究与应用[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2 赵振宇;液压式扭转冲击器结构参数优化设计及实验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3 刘上;双作用液动冲击器性能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6年

4 李庆;扭力冲击器结构设计与试验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5 王杰;钻井用双作用扭力冲击器设计计算与仿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6 王艳梅;液动冲击器试验台系统设计[D];西安石油大学;2018年

7 李嘉文;扭矩冲击器下PDC钻头破岩技术研究[D];长江大学;2018年

8 何顺;液动冲击器的设计及辅助破岩仿真[D];长江大学;2018年

9 刘挺;扭力冲击发生器冲击应力特性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8年

10 陈英杰;水平扭力冲击器自适应启动工作原理的研究[D];新疆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32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32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9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