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东海西湖凹陷孔雀亭气田平湖组砂体微相及展布分析

发布时间:2020-10-18 04:26
【摘要】:孔雀亭气田位于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平北地区的鼻状隆起带,现共钻探井7口、开发井7口,均见工业性油气流,揭示了该气田巨大的勘探潜力。平湖组砂岩储层作为孔雀亭气田的主要产层,明确其沉积微相发育类型;深入研究平湖组储层各目标砂组沉积微相垂向分布及平面展布特征;分析各目标砂组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及规律对孔雀亭气田下一步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湖凹陷孔雀亭气田平湖组储层为研究对象,依据经典层序地层学原理及目标层段岩性组合特征,完成了研究区平湖组储层砂组级别地层划分工作并进一步针对几个重点目标砂组进行了小层级别的地层划分。在此基础上以沉积岩石学为理论指导,以现场精细岩心观察、各类样品化验数据分析为基础,结合最新录井、测井资料,通过对孔雀亭气田平湖组储层的岩石组分、粒度结构特征、泥岩颜色、沉积构造、测井曲线特征等相标志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孔雀亭气田平湖组发育潮坪相和辫状河三角洲相2种沉积相,进一步划分出4种亚相、10种微相类型。研究区平湖组储层上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两类亚相,细分出辫状河道、越岸沉积、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间、河口坝5个微相;下段主要发育潮上带、潮间带两类亚相,细分为沼泽、砂坪、混合坪、泥坪、潮道5个微相。在建立了各微相与各类相标志的响应模板并以此为依据分析各单井沉积微相垂向分布规律后,结合计算得出的各井在各砂组的砂岩厚度值及砂地比,参考甲方提供的地震属性反演结果绘制了研究区平湖组各砂组砂厚及砂地比平面分布等值线图并以此作为重要依据,综合上述沉积环境相关分析结论对各砂组沉积微相微相平面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绘制了孔雀亭气田平湖组各砂组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P618.13
【图文】:

技术路线图,砂组,平湖组,砂体展布


第 1 章 绪 论算各井在各砂组的砂地比与砂厚值,参考甲方提供的地震属性反演结组砂地比、砂厚值平面等值线图并对孔雀亭气田平湖组各砂组的沉积布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技术路线图如下(图 1.1):

构造位置,气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第 2 章 研究区概况究区位置海盆地位于我国大陆东部边缘,区域坐标为东经 120°45′~129°033。39’[47],盆地长宽分别为 1400km、90~300km,整体呈北东方为 27×104km2[48]。东海盆地东北部即为西湖凹陷,呈北北东向分陷、海礁隆起,东靠钓鱼岛褶皱带,北接福江凹陷,南边为基隆凹陷总面积 5.18×104km2,海底地势平缓,水深 70m 到 100m,其内三系碎屑岩,最大厚度大于 2000m,是东海油气勘探重点区域之西临海礁隆起,东靠西部次洼,现在孔雀亭气田所钻的 7 口探井及见工业性油气流,揭示了该气田具有极大的勘探开发潜力。

西湖凹陷,次级构造,单元,断陷


图 2.2 西湖凹陷次级构造单元(据姜文斌,2012,修改) Secondary structure units of the xihu sag(Jiang wenbin,2012,modifie演化陷的构造演化过程可以概述为早期断陷,后期多次挤压隆起。可以分为早晚两个时期,早期的断陷活动形成了西湖凹陷东断构造,后期的断陷活动则成为了盆地的主要充填时期,之后的运动使其演化过程由断陷转变成坳陷,之后又经历了渐新统末次构造事件均已隆起为主,是西湖凹陷中央隆起带形成的主要龙井运动为一次强烈的挤压构造运动,形成了盆地整体反转的所在的平北地区同生断层发育并由此控制了断裂带附近的沉积局部构造 因断而生,依断而存 这一最大特点。具体可以归纳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月芳;;平湖油气田放鹤亭构造平湖组储层精细反演[J];石油物探;2008年06期

2 薛丹;胡明毅;邓猛;;西湖凹陷Y气田平湖组上段沉积相特征及有利砂体预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4年24期

3 江兴歌,何将启,陈拥锋;东海西湖凹陷平湖组油气运移特征模拟分析[J];石油实验地质;2003年S1期

4 刁慧;刘金水;侯读杰;蒋一鸣;张涛;曾文倩;;中国近海断―坳转换期煤系烃源岩特征——以西湖凹陷平湖组烃源岩为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年06期

5 何将启;梁世友;陈拥锋;付洁;;东海盆地西湖凹陷新生代构造演化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以平湖组油气响应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08年03期

6 黄胜兵;叶加仁;朱红涛;陆俊泽;顾惠荣;王继立;;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基于地震多属性的储层预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9年03期

7 张沛;黄畅;;西湖凹陷K构造平湖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J];海洋石油;2018年02期

8 赵洪;蒋一鸣;常吟善;李帅;黎建;;西湖凹陷平湖组基于沉积相标志的沉积特征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8年01期

9 常吟善;覃军;赵洪;程俊阳;张建培;;基于米氏旋回理论的高频层序识别与划分——以东海陆架盆地平湖斜坡带宝云亭地区平三段为例[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年03期

10 王果寿,周卓明,肖朝辉,李美洲,周维奎,王琳;西湖凹陷春晓区带下第三系平湖组、花港组沉积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瑞琦;西湖凹陷平湖组—花港组低孔渗储层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2 刘晓晨;西湖凹陷平湖斜坡带平湖组砂体精细刻画及时空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3 徐志星;西湖凹陷异常地层压力特征及其与油气成藏的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4 杨柳;中国海域新生代聚煤规律与控煤模式[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众;东海西湖凹陷孔雀亭气田平湖组砂体微相及展布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王业宇;西湖凹陷平湖组测井储层评价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3 王佳雨;东海西湖凹陷A构造平湖组—花港组地震储层预测[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7年

4 周洁;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始新统平湖组煤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D];浙江大学;2012年

5 翟玉兰;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古近系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付振群;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7 赵丽娜;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湖构造带沉积相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郭凯伟;西湖凹陷西部斜坡带平湖组优质储层主控因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9 步少峰;西湖凹陷古近系平湖组低孔渗储层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10 张震;西湖凹陷PH构造带地层压力特征及其与油气分布的关系[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457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457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f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