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南哈南路边区块石炭系储层地震反演方法研究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0-10-20 06:10
   世界油气探明储量的50%以上存在于碳酸盐岩储层中,碳酸盐岩成为物探地质学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碳酸盐岩受各种因素的作用,有岩性多样,横向变化大,分布不均,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多样等特点,这样加剧了碳酸盐岩储层识别和预测的难度。地震反演结果对油气预测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首先从叠后反演出发,分别对叠后地震相控非线性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进行了研究。地震相控非线性反演的优点在于赋予参与反演约束的地震相界面参数明确的地质意义,利用了相邻地震道波形的相关特性和地质体的随机变化,而地质统计学反演把随机模拟算法和反演相结合,两种反演结果在体现地质特征和提高分辨率等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导精度更高的Zoeppritz近似公式,通过对叠前反演方法的研究以及流体弹性参数敏感度分析,完成对研究区叠前地震流体识别。研究基于时频分析的地震含气性检测的理论方法,对比分析了以往常用的各种时频分析方法和匹配追踪算法的优劣,提出一种改进的混合优化匹配追踪算法,更好解决常规匹配追踪过程中求解时频原子参数问题,提高地震信号时频分解的精确度和效率。本文还对常规蚂蚁追踪裂缝检测算法进行了改进优化,选择地震数据计算的方差体作为蚂蚁追踪的数据体,并且选择相干值和边缘检测值的线性加权作为启发因子。优化后的蚂蚁追踪裂缝检测技术,可以识别精度更高的裂缝,准确获取地下存在的小尺度断裂信息。最后利用上述方法在南哈南路边(PRDS)石炭系进行了实际资料应用,通过蚂蚁体裂缝检测对区块进行裂缝平面预测,叠后反演预测储层厚度,再结合叠后烃类检测和叠前流体识别技术来预测研究区气层的分布。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P618.13;P631.4
【部分图文】:

工区,多参数反演,文献调研,裂缝检测


将理论方法与工区资料结合,设计如下研究路线(图1.1)。图 1.1 研究路线Fig. 1.1 Research technology route根据研究的思路和技术路线,论文每个章节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阐述碳酸盐岩油气预测的重要意义,通过文献调研,分析叠后地震反演、时频分析、裂缝检测、叠前多参数反演近几年国内和国际上的研究概况,最后介绍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以及结合实际工区和理论方法设计路线。

示意图,示意图,反演,地震相


在地震剖面上反映的沉积相总和称为地震相,任何一种地震反射特征都对应着一种地震相。因此,在地震剖面上,我们可以将沉积体系划分出相界面或层序界面,如图 2.1 所示,在地质学上常常我们所说的地震相,为大尺度界面,有时可达到百米级,三级层序界面在反演过程中控制反演的低频趋势,为反演提供约束条件,减少地震反演的多解性。在开始反演之前,我们需要利用层位、井资料、结合该地区的沉积规律、地震剖面上发育的地震相等来建立一个宏观低频模型。此方法可用于在平面和空间上划定不同序列层之间的匹配关系,从而实现了地震沉积相控制下的反演。当在进行反演时,反演算法的随机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模型建立时存在的误差。由于地下介质的各向异性、非均质性、粘弹性,道与道在外推的过程中需要相时拟合法来建立一定的关系。具体的方法是从井出发,通过利用相界面来控制反演的时窗范围,这样沿着我们开始建立的相位变化方向上一道道外推,如此进行地震道的约束反演,直到反演结束。

示意图,随机模拟,预测过程,区域化变量


第2 章 叠后地震反演211( ) [ ( ) ( )]2mi iiG h z x z x hm (2.5)式中 Z ( x )是区域化变量在 x 的的增量, Z ( x h)是区域化变量在( x h)的增量, G ( h )为h的函数值,h代表两点之间的间距。在实际中为了更加准确的求取区域化变量的其它值,需用借助相应的理论和实验变差函数进行相互之间的随机拟合处理。如图 2.2 所示,利用横向变差函数对平面上任一点的变化进行随机模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B.E.Shapiro;达伟;朱爱丽;;预测总深度以下异常压力的垂直地震剖面数据的地震反演[J];国外油气勘探;1988年03期

2 A.J.BERKHOUT;张剑秋;;多维地震反演[J];石油物探译丛;1988年01期

3 ;《Geophysics》,1988年,No.3,论文文摘[J];石油物探译丛;1988年06期

4 赵德斌;地震反演中的线性规划算法——最小结构解法[J];石油物探;1989年01期

5 张雨晴;王志章;张文旗;;随机地震反演在苏里格气田苏x井区储层预测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10年05期

6 张江华;林承焰;惠俊刚;王秀臣;;影响约束地震反演品质的因素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7 ;专家专论——地震反演(一)[J];油气地球物理;2004年02期

8 沈财余,崔汝国;影响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地质效果因素的分析[J];物探与化探;2003年02期

9 许永忠;董守华;黄亚平;胡明顺;刘军涛;;对分课堂和雨课堂模式下《地震反演理论与实践》课程案例库建设与教学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年11期

10 印兴耀;李坤;宗兆云;张玉昕;;时频联合域贝叶斯地震反演方法[J];石油物探;2017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曙;广义稀疏域地震反演方法研究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2 陈怀震;基于岩石物理的裂缝型储层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3 彭真明;地震反演中的非线性优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1年

4 李娟娟;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岩性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5 李超;深部储层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6 宗兆云;基于模型驱动的叠前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3年

7 秦广胜;基于叠前地震反演的储层表征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8 林恬;地震反演与岩石物理反演一体化技术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9 张利萍;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岩性地层圈闭发育规律及有利区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10 张江华;大港张东地区地震地质综合储层预测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宝衡;南哈南路边区块石炭系储层地震反演方法研究及其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刘雨涛;基于地震反演与属性优选融合的锡盟胜利煤矿多组煤精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3 张振宇;多井约束地震反演在储层描述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4 赵彦琦;大庆油田南一区西部萨葡油层地震反演预测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7年

5 张宇航;地震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研究与应用[D];长安大学;2009年

6 陈彦奇;地震反演在北二西东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3年

7 肖西;地震反演在永乐油田葡362区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长江大学;2012年

8 国萃;卫星—升平地区登娄库组地震反演方法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2年

9 马涌贵;地震反演在大庆长垣北二西区块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10 张文起;地震反演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本文编号:2848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48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0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