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基于量子理论的煤炭生物气化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2 00:31
   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能源的主体,但是,煤炭的大量使用所产生的污染与我国当前提倡的青山绿水发展理念相悖。由此如何绿色、高效、经济的使用好煤炭将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长期的研究课题,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煤炭的生物降解气化研究基于煤层气,主要是生物二次成气的原因,利用生物技术将煤炭进行气化,变为洁净能源,不但彻底解决了由于采矿所造成的地表塌陷、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地质灾害等问题,同样彻底解决了由于煤炭在燃烧和化工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煤炭的生物降解气化是一种生物技术、矿物加工技术及煤化工技术相结合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生物工程创新研究,是多种学科技术的交叉和融合,是十三五以来对煤炭走“绿色”洁净转化技术之路的响应,意义十分重大。本论文进行了低阶煤微生物产气试验研究,进而选取煤炭模型化合物进行生物气化模拟研究,最后通过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对煤炭中相关模型化合物和官能团进行量子化学计算,分析煤炭生物气化中管能团的分解和键的断裂规律,对煤炭生物气化在微观上作出有益的探索。在以煤炭和煤炭模型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中,分别采用安徽省明光市来安县来安酒厂和淮南市安徽省淮南市天顺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沼液中的厌氧发酵菌群为外来菌源,通过菌群富集培养后对煤炭进行厌氧发酵产甲烷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pH、煤样粒径以及煤与菌液用量之比等因素对生物甲烷产生的影响,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最优单因素条件,煤炭的最优生物气化工艺条件是:温度为37℃,pH=7,煤样粒径为0.5mm,煤与菌液用量之比为1:5,在此条件下沼液中的厌氧菌群产气量达到最大值,为9.0mL,总量是 36.3mL。本文先对煤及模型化合物进行微生物降解气化的试验,试验过后发现降解后的产物中有机硫的含量降低的不是很明显,为了探讨煤炭生物气化的机理以及更好的理解煤中硫的脱除,通过采用Materials Studio中的Dmol3程序对硫醚和噻吩硫的模型化合物二苯二硫醚和二苯并噻吩的结构和相关性质(键角键长、Mulliken电荷、振动强度、热力学性质、分子得失电子能力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计算与研究。通过Dmol3中的geometry optimization计算出各原子的电荷、振动频率等性质。通过对模型化合物分子的计算结果来预测煤炭生物气化中管能团的分解和键的断裂,对研究煤炭生物气化的机理及煤中硫的脱除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微生物对煤的降解气化过程中硫元素含量的变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硫醚和噻吩硫的含硫模型化合物,开展量子化学计算,通过模型化合物几何参数,化学键轨道将计算预测反应断键位置,模拟分析煤炭生物气化条件下硫醚和噻吩硫等断键机理。其中二苯二硫醚中两个S原子直接作用,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振动频率大,周围电子多,易断裂,使S原子带有孤电子增加其反应能力,导致硫醚键断裂,从而使两个S原子裸露出来,更容易与外界发生反应对硫醚进行脱除;二苯并噻吩分子中S原子与其它4个C原子共在一个噻吩环中,噻吩环周围电子云密度大,其中S原子的电负性又比C的大吸引电子的能力更强,更容易发生反应使噻吩环断裂,使噻吩硫从煤中脱除出去。
【学位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D84
【部分图文】:

产气量,变化趋势,甲烷,温度


控制pH=7.0,煤炭粒度为0.5mm,菌液用量为10mL,把温度作为单一变量??因素,温度分别取为34°C、35°C、36°C、37°C、38°C,进行一周的产气试验,一??周后对产气量进行测量并分析温度对微生物产气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1。??如图1所示,在34°C ̄38°C温度条件下进行单因素优选试验,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甲烷产气量存在差异,当温度在37°C时曲线最高,产气量??达到最大值。而在其他温度下,甲烷产气量较低,尤其是在34°C及35°C温度条件??下,甲烷产气量最低,由此可以看出,当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对生物甲烷??的产气量产生影响。通过试验发现,该微生物降解煤炭生成生物甲烷的最佳温度??条件为37°C,由此可以大胆推测,沼液中对煤炭产生作用的主要菌群属于嗜温菌??[57](最适温度在37°C左右)。??通过图1可以发现,当温度在36°C及38°C时,生物甲烷从第一天就开始产出,??但是产气量以及产气的速率没有温度在37°C时候的高。通过34°C、35°C这两条曲??线可以看出

变化图,产气量,甲烷,变化图


液用量为10mL,把pH作为单一变量因素,pH分别取为6、6.5、7、7.5、8进行??一周的产气实验,一周后对产气量进行测量并分析pH对微生物产气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2。??如图2所示:在pH=7时,生物甲烷产气量达到最大,最高可以达到8.9mL;??而在pH=7.5时,生物甲烷产气量有所降低,产气量为8.5mL,而在pH条件为6、??6.5、8时,生物甲烷的产气量只有7.8mL左右,由此可以看出,中性(pH=7)环??境最适合该菌群的生长,随着酸性的或者碱性的不断增强,生物产甲烷的产量都??在下降。由此可以看出,在中性或者偏碱性的环境下更加适宜该厌氧菌群的生长,??在过酸或者过碱条件下会对该产甲烷菌的产气起到抑制作用。说明微生物在中性??条件下的产气量是最高的,与煤反应的相关酶活性是最好的,碱性条件下次之,??酸性条件下微生物降解气化的产气量最低,不利于微生物气化的充分进行。而且,??煤炭微生物气化产甲烷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变化图,粒度,变化图,产气量


度作为单一变量因素,煤炭粒度分别取1.5?0.75mm,0.75 ̄0.5mm,?0.5mm,??0.5 ̄0.25mm,?0.25 ̄0.125mm,进行一周的产气实验,一周后对产气量进行测量并??分析煤炭粒度对微生物产气的影响,试验结果见图3。??从图3中可以看出煤炭粒度为0.5mm时产气量生物甲烷的产生量最多,最高??为8.9mL。当粒度在0.75?0.5mm和1.5?0.75mm时,产气量在7.5mL左右,比粒??度在0.5mL时降低15.7%,开始的产气量比较多,曲线斜率比较大,这可能因为??煤炭粒度大的时候,微生物与煤表面接触充分所以一开始产气就比较充分,而且??反应的前几天产气量速率增加的也很快,但是到了第四天产气量达到了最大值,??随后曲线斜率开始降低最后趋于平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煤炭粒度??过大与微生物接触过于充分,微生物降解气化快同时微生物代谢的也快,在产气??的同时微生物自身也有所消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涛;蔡川川;;不同密度炼焦煤中有机硫的XPS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2 王保玉;陈林勇;邰超;韩作颖;关嘉栋;赵晗;;外源菌群煤生物气化初步研究:菌群结构、煤种及煤孔(裂)隙[J];煤炭学报;2014年09期

3 吴美容;张瑞;周俊;谢欣欣;雍晓雨;闫志英;葛明民;郑涛;;温度对产甲烷菌代谢途径和优势菌群结构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4年05期

4 何乔;丁晨;李贵中;陈浩;承磊;张辉;;不同成熟度煤样产甲烷潜力[J];微生物学报;2013年12期

5 苏现波;吴昱;夏大平;陈鑫;;瘦煤制取生物甲烷过程模拟实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06期

6 夏大平;陈鑫;苏现波;吴昱;;氧化还原电位对低煤阶煤生物甲烷生成的影响[J];天然气工业;2012年11期

7 林海;隋梦琪;汪涵;;微生物增产煤层气菌种的驯化[J];煤炭学报;2012年08期

8 王爱宽;秦勇;林玉成;兰凤娟;杨松;;褐煤中天然产甲烷菌富集培养与生物气产出模拟[J];高校地质学报;2010年01期

9 舒新前,徐旭常;微生物浸滤法脱除煤中的黄铁矿[J];煤炭转化;1996年04期

10 高晋生,陈茺;德国煤炭能源化工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和前景[J];煤炭转化;199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杜传梅;煤中有机硫脱除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2 蔡川川;高有机硫炼焦煤对微波响应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50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50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42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