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下组合油气分布规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8 10:49
   近年来,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上组合油层组的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显示出较好的勘探前景,但由于实际生产需求不断增大,而老地层产能下降,所以需要向延长组下部寻找资源。然而以往对下组合油藏的关注较少,且钻遇下组合的探井、评价井分布极不均匀,为了有效地勘探油气田,合理地开发油气田,需要详细地、正确地认识油气田地下构造特征。运用测井及录井资料结合野外露头以及前人研究,将下组合长7~长10分为8个小层:长7_1、长7_2、长7_3、长8_1、长8_2、长9_1、长9_2、长10_1(本文中绝大多数井只钻至长10顶部,所以只划分到长10_(1-1)和长10_(1-2))。在地层对比与划分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分析成果资料,通过单井沉积相和沉积相平面展布,明确了各层的沉积相类型。认为长7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亚相,其次还发育有三角洲前缘沉积;长8、长9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长9还发育半深湖——深湖亚相;长10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通过阅读文献,掌握到研究区下组合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物性特征等:下组合各层段砂岩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岩石孔隙类型主要为粒间孔、粒内溶孔,主要的孔喉组合为细小孔微细喉型。其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解等成岩作用。下组合储层物性较差,孔隙度主要分布范围5%~10%,渗透率分布在0.1~0.2mD之间,属于特低孔、超低渗储层。在了解了研究区储层特征、沉积微相、构造特征后,结合试油资料,将研究区各个小层的顶面构造等值线图、砂体厚度等值线图、沉积微相平面图分别与试油资料叠合,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出研究区的油气分布规律,为今后的勘探开发提供有力的依据。
【学位单位】:西安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P618.13
【部分图文】:

位置图,油层组,砂岩表面,浊沸石


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在盆地西南汭水河剖面的厚度达到 1500m。岩性呈现一定的规律分布,旋回性,区域之间特征明显,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按照其中凝灰岩和煤其在测井曲线上的特征,将延长组自下向上分为 10 个油层组[5],本文将下各项特征作为研究对象。长 10 油层组:主要特征为河流相灰绿色、肉红色厚层状泥岩,其中夹杂物,在形态分布上层次清晰。砂岩表面有不均匀的斑点分布,其中夹杂方浊沸石,其厚度在 170~280m 之间。

技术路线图,试油资料,硕士学位论文,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油资料,将试油资料与顶面构造图、砂体厚度等值线图以及规律。线论文的研究内容,现拟定如图 1-2 所示的技术路线图。对研合前人研究成果,再结合露头,对研究区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将构造和沉积相研究成果图与试油资料叠合,最后得到油气

测井曲线,测井曲线,界线,油层组


9图 2-1 长 9 与长 10 分层界线测井曲线特征(据桦 7 井)长 9 油层组主要以湖相泥岩为主,存在位置常见于底部,在泛湖事件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其涉及面积较大。通过对泛湖界面的分析,得出在长 10 油层组与长 9 油层组的分界面以第一次湖泛面为标准。长 9 油层主要是砂质泥岩存在于底部位置,颜色以深绿色为主,长 10 油层组上方为巨厚砂岩,存在颜色以灰绿色为主,主要成分为长石,构造中呈现麻斑结构[16];电性方面,针对长 10 油层组中的电位测量中发现其电阻状态为箱状、电阻值较高,长 9油层组在下部的电阻值最低。长 7 油层组三分为长 71、长 72、长 73,长 73以油页岩和泥岩为主,厚度为 35~60m,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守德;;小型砂岩储层开发方法分析[J];化工管理;2014年14期

2 巴凯;杨德冰;唐直平;;灰关联分析在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内江科技;2011年02期

3 杨永华;胡丹;黄禹忠;;砂岩储层增产新技术——酸压[J];断块油气田;2006年03期

4 袁庆峰,孙庆和;砂岩储层弹性压缩及其对物性参数的影响[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88年04期

5 朱国华;;粘土矿物对陕甘宁盆地中生界砂岩储层性质的影响及其意义[J];石油勘探与开发;1988年04期

6 陈丽华;;二连盆地下白垩系巴彦花群砂岩储层特征及防止油层损害措施[J];石油学报;1988年03期

7 曾凡辉;郭建春;;透镜状砂岩储层压裂规模的优化问题[J];天然气工业;2011年04期

8 巴凯;杨德冰;唐直平;;灰关联分析在砂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J];吐哈油气;2011年02期

9 陈志刚;刘雷颂;刘雅琴;毕利桃;尚爱晖;许凤;;煤系地层中薄砂岩储层预测[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16年S1期

10 谢裕江;郑金明;刘高;;苏里格气田S区块有效砂岩储层波阻抗反演[J];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钦;哈密矿区侏罗系弱胶结砂岩结构及渗流模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2 吴飞;低孔渗砂岩储层泥浆侵入模拟及侵入特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5年

3 刘宁;陆相沉积盆地砂岩储层CO_2地质封存流体运移和水岩相互作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年

4 邵继喜;热—力作用下砂岩损伤破裂演化规律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5 夏显佰;准噶尔盆地马桥凸起白垩系、侏罗系砂岩成岩演化机制与成岩模式[D];成都理工大学;2003年

6 杨晓宁;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侏罗系砂岩成岩演化机制与天然气成藏效应[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7 段林娣;高含泥薄层砂岩储层精细预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曲希玉;CO_2流体—砂岩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其在CO_2气储层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9 王瑞飞;低渗砂岩储层微观特征及物性演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司文朋;部分饱和砂岩储层岩石物理和地震响应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雨佳;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下组合油气分布规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9年

2 骆兴科;CO_2/水孔流作用下砂岩真三轴应变分形特征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年

3 徐登辉;压实、胶结作用影响砂岩声速的实验考察与机制分析[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4 王自亮;长庆油田周家湾地区长6地层复杂岩性储层参数计算及应用[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6年

5 倪志发;大洼油田洼77区块沙三中段砂岩低渗储层综合评价[D];东北石油大学;2018年

6 潘晗凌;渤南探区新生界砂岩储层试井曲线特征分析及产能计算方法研究[D];长江大学;2018年

7 崔玉;深部砂岩传热与渗透相关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7年

8 刘小天;CO_2-水岩反应对砂岩储层矿化封存机制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年

9 李超;临兴区块煤系砂岩储层特征旋回性及其沉积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8年

10 白杭改;砒砂岩侵蚀脆弱性的成因[D];吉林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599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599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e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