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油砂热解油气生成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31 00:49
   油砂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在全球有着丰富的储量和广泛的分布。油砂的热解是油砂干馏、原位热采以及沥青精制等分离加工中重要的反应过程,其中,油气的生成是油砂热解的基本问题,也是相关技术研究和开发的关键问题。就此,本文选择印度尼西亚(IO)、菲律宾(PO)及中国新疆(XO)三种油砂,研究了油砂热解油气生成行为,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利用索氏抽提、XRD、1H/13CNMR、XPS等方法,对三种油砂样品的组成结构进行了表征。三种油砂沥青质含量8%,属于中等以上品位油砂。IO沥青质中含有较多的沥青烯组分,硫含量6%,且65%以上为脂肪硫形态;其矿物质组成相对单一,主要为碳酸钙。PO和XO沥青质中沥青烯占比较小,硫含量较低,矿物组成相对复杂,粒径小于44 μm的极细小矿物颗粒具有较高占比。通过沥青质平均结构计算发现,PO和XO沥青质芳香核缩合程度较小,脂肪取代基碳数较多IO沥青质芳核以迫位缩合为主,芳核上取代基较多,取代基平均碳数较少。(2)利用TGA-MS及Py-EGA-MS,从挥发物释放角度研究了三种油砂及其沥青质组分的热解油气生成行为。由热失重和挥发物的释放过程,油砂热解油气的生成包括脱附主导阶段(350 ℃)和裂解主导阶段(350~550℃),两个阶段的主要反应方式和油气组成有较大差异。油砂各有机组分存在相异的热解挥发物释放规律,不同油砂在两个阶段油气的产率主要由其有机质的组成决定,其中:脱附主导阶段生成的油气主要源自软沥青烯中的脂肪分,并在200~350℃有多环生物标志物等大分子化合物逸出;裂解主导阶段主要源自沥青烯和胶质,气体及轻质烃类(主要是烯烃和烷烃)在此阶段大量生成;油砂中芳香分在两个阶段均有明显挥发物的释放。在油气生成阶段,矿物质对挥发物的释放影响较小,沥青质各子组分在最终挥发物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相互作用。(3)在固定床热解装置上,研究了温度对IO和PO半焦中沥青质组成结构和热解油气组成影响,揭示了沥青质热解过程中的变化及热解产物的形成过程。实验发现,在脱附主导阶段,热作用脱除了沥青质中部分游离组分,并未严重破坏沥青质的主体结构。沥青烯等重质组分在低温阶段虽然没有大量油气的产生,但经弱键的断裂,一部分转变为软沥青烯组分,成为油气生成的前驱体。随着热解温度升高至裂解主导阶段,大量烷基侧链的断裂成为油气的主要来源,焦油和不凝气产量增加迅速。而另一部分沥青质则在热作用下,通过脱氢和缩合生成更重的组分,直至成焦留于热解残渣中。当温度450℃后,焦油在产量和馏程上变化不大,500 ℃时,两种油砂热解得到的焦油产品占到了原油砂沥青质的80%左右。热解过程中,IO在300 ℃前仅有少量含硫化合物的逸出,油砂中的部分脂肪硫在热作用下转变为芳香硫;350~400 ℃间含硫化合物间大量逸出,500 ℃时,油砂中超过90%的硫以油气的形式从油砂颗粒中逸出,且主要以芳香含硫化合物存在于焦油中。(4)利用GC/MS和Py-GC/MS技术,研究了温度、加热速率对油砂热解产物产率及组成调控的作用。实验发现,油砂热解焦油是以脂肪链烃为主的复杂混合物,其组成与油砂沥青质的结构相关。油砂热解过程中,温度决定沥青质的分解程度;在相同终温下,加热速率的提高会缩短油砂微粒完成有机质热解所需的时间,但逸出的挥发物会进入更高温度的环境中。由于热稳定性的差异,油气各组分二次反应的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在链烃碳数分布、烯烃/烷烃比例、芳烃侧链长度以及杂原子的存在形式造成影响。其中,加热速率增大或热解温度的提高均会增强挥发物的二次裂解及脱氢反应,使得不饱和烃的占比增加。同时,升温速率的增加,脱附主导阶段和裂解主导阶段逐渐重叠,使得脱附出的大分子可进入高温区,裂解程度加深,生成更多小分子化合物。(5)利用TGA和固定床热解装置,对比研究了高比例氧化钙的加入对热解油气生成的影响。当氧化钙1:1(质量比)添加后,IO的受热和热解挥发物的逸出受阻,油气生成阶段活化能从单独热解时的66~173 kJ/mol提高到168~270 kJ/mol,但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这种抑制作用逐渐被削弱。在480℃下进行固定床热解,氧化钙表现出明显的脱水、脱碳和固硫作用,焦油产量与单独热解相比差异较小,但焦油中脂肪分和胶质的比例有所增加,而芳香分约减少10%。通过GC/MS分析,在脂肪分中的烯烃占比减少,而烷烃尤其是长链烷烃含量增加明显。芳烃中PAHs比例有所增加,而酸性化合物,如酚类和羧酸类,倾向于与氧化钙脱羟基反应,形成更多的酮和酯。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E31
【部分图文】:

油砂,资源分布,世界


油砂热解油气生成行为研宄文献综述??油砂资源储量及分布??自然界某些岩石中存在黏度极高的原油,其在地层条件下,利用开采普通石油的产技术和目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无法将这些岩石中的原油开采出来。这类原油中具有各种形式,其中包括岩沥青、浸染岩、油砂和天然沥青。油砂(Oil?sand)也称作沥青砂亦或是稠油砂,一般呈黑色或黑褐色蜜糖状,不同地区间组成差但基本上是沙、淤泥和其他松散沉积物与沥青的混合物m。一般认为,油砂储于板块的裂缝带,在地球变迁过程中,盖层被风化剥蚀后,蕴藏在地壳中的原缝渗透到地面,轻组分大量散发,重组分最终形成了油砂矿藏。此外,原油的也会使得重组分的富集,形成油砂[8]。??

油砂,资源分布


油砂的组成及润湿性??1?油砂的组成??(1)油砂中各组分含量??不同地区间油砂的组成会有所差异,但通常其矿物约占总质量的70%?85%,小于6%,有机质(沥青)约含3% ̄25%。依据加拿大在开采油砂过程中给出准,低品位油砂平均含油率介于5%?8%之间,中品位油砂平均含油率介于8% ̄,含油率超过13%为高品位油砂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测定油砂组成的标准,道的多采用加拿大Alberta省油砂管理局推荐的标准方法“Dean-Stark甲苯抽,表1.1列出了一些油砂的组成。??(2)油砂的矿物组成??无机矿物在油砂中占有很大比例,一般油砂矿物主要由石英、黏土、长石、白石和云母所组成,总共占矿物的95%以上。除此之外,还含有电气石、黄铁矿、菱铁矿、磁铁矿、金红石等。例如,Athabasca油砂中矿物含量为55%?86%,9%是石英和黏土,其余1%是钙铁化合物,而黏土中主要是髙岭石和伊利石,

示意图,油砂,结构模型,示意图


薄的原生水膜包围,沥青未直接黏附在砂粒上,因此沥青和矿物颗粒相对分离。典型的??Athabasca油砂是水润型结构,其孔隙率大约为35%。Takamura等人于1982年提出??Athabasca油砂结构模型[41,42],如图1.3所示,每个砂粒被约10?nm厚的水膜所润湿,??沥青质连续地包围在水膜的外层及充填空间,同时空间内还有原生水、少量的空气或甲??烷。油砂中水膜能够较为稳定存在主要靠带负电的沥青和砂粒表面之间的双电层排斥作??用。油砂中的水只有一部分存在于这层水膜中,仅约占小于0.05%的孔隙体积,却占有??-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华;;油砂尾矿综合治理概述[J];矿物学报;2015年S1期

2 白翔;马凤云;刘景梅;钟梅;;新疆托里油砂分段热解机理[J];化工学报;2015年11期

3 乔丽苹;戴建凯;王者超;徐斌;;风城油砂细观结构与力学性质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5年S2期

4 雒和明;杨小平;丁明山;贾卫红;张燕;任嗣利;;印尼油砂性质分析及水基分离研究[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3期

5 刘兴敦;;回转干馏炉在油砂低温干馏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年06期

6 何嘉健;耿安松;吴亮亮;;岩性因素对油砂热碱水分离效率的影响——以四川厚坝及内蒙古图牧吉油砂为例[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年02期

7 冯杰;李鑫钢;许宁津;隋红;;有机溶剂萃取加拿大油砂应用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5年01期

8 赵瑞玉;王通;张超;杨永军;刘宝洪;杨朝和;刘晨光;;油砂润湿性研究进展[J];油田化学;2014年04期

9 石泽;;能源资源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着力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10 丁宽;仲兆平;张波;刘志超;;纯化凹凸棒土催化废轮胎热解制取高值液态产物[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石磊;煤共价键结构在热解过程中的阶段解离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2 贾春霞;油砂热解特性及其产物生成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年

3 张义军;C4系列烷烃和烯烃的热解实验及动力学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4 孟猛;图牧吉油砂中有机质的提取[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开帅;印尼油砂加氢热解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王智超;油砂热解过程中沥青质的结构变化[D];东北电力大学;2015年

3 谢丽丽;模型化合物及煤热解过程中硫释放行为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4 胡景晨;神府煤液化前沥青烯结构表征及缔合作用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3年

5 朱天虹;油砂水基分离过程中表面性能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6 邢孟文;煤热解过程中噻吩类有机硫释放特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7 付庆涛;重质油分子结构的若干基础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孙楠;扎赉特旗油砂水洗与热解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32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632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3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