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成因固体沥青的形成过程及主控因素
【学位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E626.86
【部分图文】:
13图 1.1 本次工作技术路线图Figure 1.1 The technology roadmap of the dissertation1.5 论文工作量本次研究共计 4 次前往黑龙江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现场工作 20 余工作日,采集 2 个固体沥青样品、12 块岩心样品和 22 个岩屑样品,以及收集若干数据与图件资料。另外采集了茂名油页岩用于黄金管热模拟实验。
探清这一过程,建立了基于干酪根热降解成烃理论,而 Cannon 等(1974)地质过程中的时温补偿关系,逐渐建立了生烃动力学理论,采用化学反应的手段来研究地质条件下低温长时间的慢速反应过程。(Ungerer et al., 198rnham et al., 1997;Lakshxnanan et al., 1994;Behar et al., 1992,1997;Cram, 1998) 利用平行一级动力学模型和阿伦尼乌斯方程来模拟原油演化过程动力学热模拟研究是以一套热解实验装置为基础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生烃动计算。本研究利用的这套热解实验装置采用封闭的黄金管生烃模拟体系(等,1998;熊永强等,2002)。油气从烃源岩热解生成的阶段里,时间和现一种符合化学反应动力学的互补关系。我们采用 Sweeney 和 Burnham(1的“EasyRo”方法来计算模拟实验中热成熟度,图 2.1 是利用该方法得到的验中各温度点所对应的 EasyRo 值。可以实现利用高温且快速升温速率模拟的结果来解释相对低温且低升温速率的的实际地质环境。
第 2 章 原油组成对储层固体沥青形成的影响2.2.2 实验样品本实验研究采用的原油样品为塔里木盆地的哈得 23 井正常油。图 2.2 展示了这个油样饱和烃组分通过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得到的总离子流图,从图 2.2 的总离子图可知,生物降解作用对该原油样品并未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从得到的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来看,同样表明该原油没有发生显著的裂解。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忆彤;刘忠生;李景坤;曾花森;高维;;塔东地区奥陶系——寒武系烃源岩评价[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5年05期
2 邹才能;杜金虎;徐春春;汪泽成;张宝民;魏国齐;王铜山;姚根顺;邓胜徽;刘静江;周慧;徐安娜;杨智;姜华;谷志东;;四川盆地震旦系—寒武系特大型气田形成分布、资源潜力及勘探发现[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4年03期
3 程宏岗;魏国齐;冉启贵;伍大茂;刘立炜;肖中尧;桑洪;;塔东地区下古生界固体沥青特征与油气成藏[J];天然气工业;2013年10期
4 何坤;张水昌;王晓梅;米敬奎;毛榕;胡国艺;;源内残留沥青原位裂解生气对有机质生烃的影响[J];石油学报;2013年S1期
5 张水昌;胡国艺;米敬奎;帅燕华;何坤;陈建平;;三种成因天然气生成时限与生成量及其对深部油气资源预测的影响[J];石油学报;2013年S1期
6 魏国齐;沈平;杨威;张健;焦贵浩;谢武仁;谢增业;;四川盆地震旦系大气田形成条件与勘探远景区[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3年02期
7 吴亮亮;廖玉宏;方允鑫;耿安松;;不同成熟度烃源岩的催化加氢热解与索氏抽提在生物标志物特征上的对比[J];科学通报;2012年32期
8 帅燕华;张水昌;罗攀;刘金钟;胡国艺;;地层水促进原油裂解成气的模拟实验证据[J];科学通报;2012年30期
9 张水昌;帅燕华;何坤;米敬奎;;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启动机制研究[J];岩石学报;2012年03期
10 张建勇;刘文汇;腾格尔;王小芳;潘立银;吕玉珍;付小东;张敬艺;卿颖;刘金钟;;TSR对气态烃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高温高压模拟实验的证据[J];石油实验地质;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媛;海相富有机质页岩的生气机理和生气能力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晓涛;储层中原油裂解的模拟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15年
2 王涌泉;川东北礁滩气藏中固体沥青的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本文编号:2863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63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