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状油页岩热解过程中传热与动力学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E662
【部分图文】:
图 1.1ANSYS 分析处理流程图.1 ANSY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flow以下几方面:及其热解产物进行基本性质分析;维的非稳态导热模型,并利用有限粒内部的温度分布,并与实验结和升温速率两个因素对热解过程中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颗粒内部热应动力学参数。 模型,求得粉末状龙口油页岩热解比较。以抚顺炉居多,该炉只能处理粒径
3-热电偶,4-样品,5-温度记录仪,6-产物收集装置,7-冰水浴,8-进气管图 2.1 固定床传热实验装置结构图tructure of fixed bed reactor for heat transfer experiments装置是参考铝甑的结构,自行设计的一个小型固定床反应器温的加热炉、圆柱形固定床反应器、热电偶、收集器和冷凝装中反应器内部的两根热电偶分别用来记录样品在热解反应过程温度。固定床传热实验装置如图 2.1 所示。方法热实验有两类,一是考察粒径对样品内部传热的影响,二是对样品内部传热的影响。考察粒径对样品内部传热影响的实验5 mm 和 40 mm 不同粒径的油页岩在固定床反应器中从室温开率为 5 ℃·min-1,加热终温为 560℃,560℃恒温 1 小时结束实率对样品内部传热影响的实验条件为:35 mm 粒径的油页岩室温开始程序升温,升温速率分别为 2 ℃·min-1、5 ℃·min-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2.4 热解动力学实验2.4.1 实验装置本文选用自行设计组建的大量程热分析天平装置,其包括:气体供给机构,其包括氮气气瓶和冷却气瓶;热解反应机构,其设有支架台,支架台上设有吊臂式天平和温度控制仪,吊臂式天平下方悬挂有能盛装待检测样品的坩埚,支架台的下方设有能移动的加热炉,加热炉具有能容纳所述坩埚的加热腔,加热腔能分别与助燃气瓶和冷却气瓶相连,坩埚内和加热炉的炉壁内分别设有热电偶,热电偶与温度控制仪电连接;尾气检测机构,样品热解后通过排出管与气体分析仪相连。本装置能对样品进行热解并研究其热解动力学特性,操作方便,试验准确可靠。大量程热分析天平装置结构如图 2.2 所示。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国内最大油页岩项目新疆开建[J];新疆化工;2012年02期
2 赵帅;孙友宏;刘世畅;李强;;高压工频热解扶余油页岩的温度场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03期
3 王丹;任洋洋;王明;闫红旭;顾强;靳嘉铭;杨文雪;刘云义;裴彦淞;郭洪范;;油页岩有氧干馏过程的机理研究[J];当代化工;2018年02期
4 陈丽;付强;王桂英;谢小银;孔丽;孙纯国;;油页岩的开发与应用现状[J];石化技术;2018年01期
5 张春明;;油页岩特征及制油技术[J];化工设计通讯;2018年09期
6 魏毅;;油页岩勘探开发现状及进展[J];智能城市;2017年10期
7 朱煜凯;张宇哲;;国外油页岩资源的利用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6年01期
8 王忠鑫;;油页岩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研究[J];露天采矿技术;2015年07期
9 肖英杰;张晓雷;陈利鹏;杨亚龙;;准噶尔盆地油页岩资源赋存特征及开发前景[J];煤矿现代化;2015年04期
10 战金辉;赖登国;许光文;;油页岩:固体石油[J];科学世界;2016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羿璋;基于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油页岩生油潜力的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2 李得路;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7油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古沉积环境分析[D];长安大学;2018年
3 王倩;依兰、桦甸及龙口油页岩有机质结构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8年
4 石剑;沥青作为中间产物的油页岩热解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5 蒋绍妍;我国主要油页岩矿区微生物多样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6年
6 潘妮;吉木萨尔油页岩催化热解特性及热解过程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
7 刘志军;温度作用下油页岩孔隙结构及渗透特征演化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8 黄一茹;油页岩干馏制油机理及鼓泡流化床干馏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7年
9 张福东;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油页岩含油率原位分析建模方法及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10 韩婧;水氧协同作用对油页岩热解特性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匡吴奇;绿河油页岩中油母质热解动力学与反应机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2 牛索安东主;柴北缘地区侏罗系油页岩成矿特征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7年
3 代民权;微藻与油页岩的热解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4 朱煜凯;块状油页岩热解过程中传热与动力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5 卢宏涛;油页岩地下热解模拟实验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6 黄雷;油页岩热解制取高品质油气过程调控与机理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7 张菱倚;摩洛哥油页岩热解过程中传热及动力学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8 颜深;油页岩热解飞灰夹带与颗粒床过滤分离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年
9 齐双瑜;辅助油页岩微波加热的纳米压裂前置液体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10 李姿;油页岩注蒸汽原位开采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7年
本文编号:2884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88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