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十区东部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8 19:43
杏十区东部1971年投入开发,2003年进入特高含水期,继2010年进行补孔为主的精细挖潜调整后,2016年开始实施以精控压裂和大位移井开发为主的控水提效调整,历经两次开发调整后,基本实现产量不降含水不升,开发指标变化规律较调整前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有必要开展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研究,分析开发指标变化主控因素,明确水驱开发合理技术界限。本文采用数值模拟和油藏工程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产量递减规律和含水上升规律,通过单因素和灰色关联多因素分析,给出了递减率和含水上升率的影响因素。本文在杏十区东部地质模型建立和水驱历史拟合基础上,开展了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砂体动用程度差异大,河道砂体采出程度48.2%,河间砂采出程度44.2%,表外储层采出程度仅25.4%。对研究区和不同井网分阶段递减情况研究表明,精细挖潜前不同井网自然递减率和综合递减率大小关系为二、三次井网>一次加密井网>基础井网,精细挖潜后二、三次井对递减率的贡献超过50%,全区符合指数递减规律,全区递减率由精细挖潜阶段的8.4%降到控水提效阶段的4.3%,灰色关联分析表明,递减率的变化主要受采液速度、含水及...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本文技术路线图
及网格划分据,建立杏十区东部油层构造模型。Petrel 建模剖分网网格方向与井排的方向一致,各井之间最少 2 个网格; 35.8m。纵向上网格划分以沉积单元划分情况为依据,数为 175 70 72=882000。目的是描述研究区储层物性变化规律以及砂体分布规律则:单元划分情况,依据小层的地层厚度,在顶、底构造形基本构造轮廓和厚度变化的目的。的小层分层数据点,采用三维可视化编辑的方法,对出畸变进行校正,建立小层为单元的地层模型。同时以小各井的小层分层情况。精细化。地质目的层可以细分到包括重要信息的层,同度的要求。
图 2.2.2 孔隙度模型 图 2.2.3 NTG(净毛比)模型图 2.2.4 渗透率场模型图 图 2.2.5 含油饱和度场模型2.3 水驱历史拟合2.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预测剩余油分布、进行油藏动态分析的关键技术。本文选择Eclipse 软件中的 E100 黑油模型进行研究区水驱开发模拟。杏十区东部投产时间为 197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水驱特征曲线的正确理解与使用[J]. 窦宏恩,张虎俊,沈思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4)
[2]基于灰色关联的产量递减因素分析[J]. 黄帅,彭彩珍.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8(04)
[3]水驱油田含水上升率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与应用[J]. 别梦君,张宏友,缪飞飞,张言辉,段宇. 石油化工应用. 2018(08)
[4]胜利油田低渗透水驱油藏含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王建忠,于新畅,孙志刚,李荣强,徐进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4)
[5]灰色关联分析法在产量递减主控因素确定中的应用[J]. 黄迎松.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04)
[6]注水开发油藏产量递减影响因素研究[J]. 蔡茂.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02)
[7]影响水驱油田特高含水期采收率的主要因素[J]. 薛睿.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8]正韵律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 王业飞,张希喜,黄勇,周代余,史胜龙,刘瑞珍. 石油钻采工艺. 2017(06)
[9]Arps产量递减方程的相对渗透率通式及含水率预测[J]. 毛伟,贾红兵,包志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5 (05)
[10]油藏产量递减影响因素及其灰色关联分析[J]. 邹建栋. 石油化工应用. 2015(07)
博士论文
[1]非均质厚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 文浩.长江大学 2012
[2]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精细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应用[D]. 程启贵.西南石油大学 2006
[3]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D]. 高博禹.石油大学(北京) 2005
硕士论文
[1]萨中开发区特高含水期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靳占杰.东北石油大学 2015
[2]W油田特高含水阶段水驱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研究[D]. 赵遂亭.东北石油大学 2015
[3]低渗透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研究[D]. 李锋.西安石油大学 2013
[4]水驱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综合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 李玉梅.西南石油学院 2003
本文编号:2905585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本文技术路线图
及网格划分据,建立杏十区东部油层构造模型。Petrel 建模剖分网网格方向与井排的方向一致,各井之间最少 2 个网格; 35.8m。纵向上网格划分以沉积单元划分情况为依据,数为 175 70 72=882000。目的是描述研究区储层物性变化规律以及砂体分布规律则:单元划分情况,依据小层的地层厚度,在顶、底构造形基本构造轮廓和厚度变化的目的。的小层分层数据点,采用三维可视化编辑的方法,对出畸变进行校正,建立小层为单元的地层模型。同时以小各井的小层分层情况。精细化。地质目的层可以细分到包括重要信息的层,同度的要求。
图 2.2.2 孔隙度模型 图 2.2.3 NTG(净毛比)模型图 2.2.4 渗透率场模型图 图 2.2.5 含油饱和度场模型2.3 水驱历史拟合2.3.1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油藏数值模拟技术是预测剩余油分布、进行油藏动态分析的关键技术。本文选择Eclipse 软件中的 E100 黑油模型进行研究区水驱开发模拟。杏十区东部投产时间为 197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水驱特征曲线的正确理解与使用[J]. 窦宏恩,张虎俊,沈思博.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4)
[2]基于灰色关联的产量递减因素分析[J]. 黄帅,彭彩珍.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8(04)
[3]水驱油田含水上升率主要影响因素研究与应用[J]. 别梦君,张宏友,缪飞飞,张言辉,段宇. 石油化工应用. 2018(08)
[4]胜利油田低渗透水驱油藏含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 王建忠,于新畅,孙志刚,李荣强,徐进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8(04)
[5]灰色关联分析法在产量递减主控因素确定中的应用[J]. 黄迎松.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04)
[6]注水开发油藏产量递减影响因素研究[J]. 蔡茂. 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 2018(02)
[7]影响水驱油田特高含水期采收率的主要因素[J]. 薛睿.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8]正韵律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 王业飞,张希喜,黄勇,周代余,史胜龙,刘瑞珍. 石油钻采工艺. 2017(06)
[9]Arps产量递减方程的相对渗透率通式及含水率预测[J]. 毛伟,贾红兵,包志晶.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5 (05)
[10]油藏产量递减影响因素及其灰色关联分析[J]. 邹建栋. 石油化工应用. 2015(07)
博士论文
[1]非均质厚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D]. 文浩.长江大学 2012
[2]特低渗透砂岩油藏精细描述及数值模拟研究应用[D]. 程启贵.西南石油大学 2006
[3]高含水期油藏剩余油预测方法研究[D]. 高博禹.石油大学(北京) 2005
硕士论文
[1]萨中开发区特高含水期开发指标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D]. 靳占杰.东北石油大学 2015
[2]W油田特高含水阶段水驱开发指标变化规律研究[D]. 赵遂亭.东北石油大学 2015
[3]低渗透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研究[D]. 李锋.西安石油大学 2013
[4]水驱砂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综合潜力评价方法研究[D]. 李玉梅.西南石油学院 2003
本文编号:2905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05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