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沙河街组硅化碎屑岩地质特征及其储层意义
发布时间:2020-12-12 04:11
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硅化碎屑岩以粒间石英晶体孔隙式充填、强烈石英次生加大为特征,局部地区甚至发生低变质作用,表现为变余砂状结构,这在国内外含油气盆地中是极为少见的。运用地震、测井、岩石学和单颗粒锆石U-Pb测年等技术手段,揭示了硅质碎屑岩的地质特征,首次通过锆石测年证实了莱州湾凹陷沙河街组沉积时期存在火山活动。硅质热流体活动证据主要体现在硅质脉体发育,呈多期充注特征,石英颗粒次生加大强烈,岩石甚至出现变余砂状结构;粒间粘土几乎全部热蚀变为黑云母和白云母,并可见"帚状"正在生长的云母类矿物;岩石中发育大量集块状和集簇无序状黄铁矿,不同产状的黄铁矿为多期次热液成因;热场发射扫描电镜下识别出黄铁矿-重晶石-独居石-方铅矿-金红石-硬石膏热液矿物组合。深部硅质热流体进入储层,碎屑石英颗粒产生强烈次生加大,加大石英和硅质沉淀完全充填粒间孔隙,对储层起破坏性作用,但硅化作用大大增强了地层的脆性,在后期构造运动作用下产生大量断裂和微裂缝网络。另外,热液流体溶蚀了储层中的长石类矿物,产生大量长石粒内溶蚀孔和铸模孔,在裂缝沟通下形成了孔隙-裂缝型优质储层。
【文章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年05期 第1073-1082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莱州湾凹陷构造地质概况
通过对L10井钻遇的硅化碎屑岩进行锆石U-Pb定年分析,仅选用谐和度大于90%的206Pb/238U年龄,在1 800 m深度发现1颗具环带结构的典型岩浆锆石,测得年龄为33.4 Ma,证实了研究区沙河街组沉积晚期发生了岩浆活动。此时目的层碎屑岩尚处于浅埋藏、低成岩阶段,压实作用较弱,后期与火山活动伴生的硅质热流体进入地层,充填在颗粒之间,呈基底式胶结状态,与岩石现今面貌吻合。图3 莱州湾凹陷L7井硅化碎屑岩测井响应特征
莱州湾凹陷L7井硅化碎屑岩测井响应特征
本文编号:2911833
【文章来源】: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年05期 第1073-1082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莱州湾凹陷构造地质概况
通过对L10井钻遇的硅化碎屑岩进行锆石U-Pb定年分析,仅选用谐和度大于90%的206Pb/238U年龄,在1 800 m深度发现1颗具环带结构的典型岩浆锆石,测得年龄为33.4 Ma,证实了研究区沙河街组沉积晚期发生了岩浆活动。此时目的层碎屑岩尚处于浅埋藏、低成岩阶段,压实作用较弱,后期与火山活动伴生的硅质热流体进入地层,充填在颗粒之间,呈基底式胶结状态,与岩石现今面貌吻合。图3 莱州湾凹陷L7井硅化碎屑岩测井响应特征
莱州湾凹陷L7井硅化碎屑岩测井响应特征
本文编号:29118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1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