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两栖应急抢险装备在滩海油田应急救助领域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2-13 00:41
  针对滩海油田涨潮为海,落潮为滩(水深0 m~2 m),车辆、船舶等常规装备无法在风暴潮等恶劣海况下完成滩海两栖应急抢险救援的实际问题。,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以蟒式全地形车底盘为基础改装设计制造了两栖应急抢险装备。该装备可在滩浅海区域的沿海砂石路、沼泽泥地和滩涂等复杂地形与油区浅海之间自由进入、驻停及撤离,具备了应急围控设施快速牵引布放、救援人员及物资的运输与吊装、遇险人员的快速救助等应急保障能力。 

【文章来源】:船舶工程. 2020年S1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两栖应急抢险装备在滩海油田应急救助领域的应用


水中浮渡7)人机环好:蟒式全地形车驾驶采用自动挡变速

两栖应急抢险装备在滩海油田应急救助领域的应用


人机环好

模型图,边界条件,模型,航速


改进后的方案[5-6]水上滑行阻力系数如图15所示。图14航速适应性改进方案布局图15改进方案的水上滑行阻力系数计算结果对整车建模,采用有限体积法(FiniteVolumeMethod,FVM)进行空间离散,采用分离流模型和隐式非定常求解器求解流体方程[7]。湍流模型选择适用于复杂几何外部流动问题求解的可实现的k-ε湍流模型。对于静水运动问题,用流速代替车体航速以保证车体模型在有限区域内完成较长时间的运动模拟[8]。整车模型边界条件设置如图16所示。图16整车模型边界条件设置同时,采用梯形法离散计算方法,提出浮动平台的稳性基本概念[9],计算整车水上最大航速状态下横稳心及纵稳心半径,结果如图17所示。综上可知,经仿真,车辆水上航速大于17km/h,横稳性、纵稳性及波面航行稳定性充裕,满足4级海况下的航行要求。自由曲面船型车体造型水上推进装置吸水口水上推进装置喷水口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防浪板对两栖车辆航行姿态影响的数值模拟[J]. 周景涛,曹凤利,韩兰懿,周亮.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2014(03)
[2]防浪板对两栖车航行特性影响的研究[J]. 袁潇龙,张敏弟.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14(02)
[3]减少两栖车辆兴波及阻力方法研究与仿真分析[J]. 宋桂霞,赵又群.  系统仿真技术. 2010(02)
[4]两栖车辆形体优化数值模拟[J]. 董阳,徐国英,姚新民,王振明.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07(04)
[5]基于CFD的两栖车辆阻力和浮态数值模拟[J]. 徐国英,王俊,周景涛.  舰船科学技术. 2006(04)
[6]履带式两栖车辆航驶阻力的数值模拟[J]. 李莉,毕小平,贾小平.  船舶. 2003(04)
[7]关于排水型两栖车辆水上航速的研究[J]. 黄国成.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1995(01)

博士论文
[1]水陆两栖车辆减阻增速关键问题研究[D]. 宋桂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基于代理模型的两栖车辆外形减阻优化方法研究[D]. 彭锟.北京理工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135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135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4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