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ZH区致密砂岩油藏成藏主控因素

发布时间:2020-12-24 19:35
  鄂尔多斯盆地ZH地区长7段、长6段的砂体、物性在空间上分布复杂多变,物性与油藏的对应关系不清,控制油气藏分布机理不明等因素制约着油田的高效开发。为探索致密砂岩油藏成藏主控因素,通过沉积相分析、储层特征、烃源岩识别与分布等研究,确定了ZH地区的成藏模式为自生自储型或下生上储型,近烃源岩区域的储层含油饱和度更高,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将油藏划分为3种类型,其中:油藏产油潜力从第Ⅰ类至第Ⅲ类依次递减。研究认为,油源对油藏分布起重要的控制作用,物性优势对成藏贡献有限,长7段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近油源,长6段成藏因素为"近源+好物性"组合控藏。 

【文章来源】: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06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ZH区致密砂岩油藏成藏主控因素


ZH地区地理-构造位置

照片,岩心,照片,测井曲线


研究区内不同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响应为:(1)浊积岩的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一般表现为低—中幅锯齿状的近箱形或钟形曲线的频繁叠加,电阻率曲线为中、低阻的反复叠置(图3(a));(2)深湖泥的测井曲线表现为泥岩基线,局部位置由于含有粉砂略有起伏(图3(b));(3)河口坝的测井曲线表现为低幅漏斗状(图3(c));(4)水下分流河道在曲线上表现为齿化箱型和齿化钟型(图3(d))。图3 ZH地区测井相模板

照片,测井相,模板,沉积相


ZH地区测井相模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临兴地区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成藏主控因素[J]. 赵卫,潘新志,刘亚青,孟尚志.  非常规油气. 2020(03)
[2]致密砂岩储层可动流体赋存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以鄂尔多斯盆地华庆地区长63储层为例[J]. 王桐,魏虎,孙卫,韩进,白云云,高庚庚.  非常规油气. 2020(02)
[3]致密砂岩非均质气藏平面供气机理研究[J]. 谢小飞,张毅,邓长生,马强,米伟伟.  非常规油气. 2019(04)
[4]白马崾岘康粱区块延长组长6~长8储层非均质性研究[J]. 陈占军,李振华,姬安召,王玉风.  陇东学院学报. 2019(02)
[5]白豹油田长6油藏储层岩矿及孔隙结构特征[J]. 李博克,谭成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6]阿尔奇公式的适用条件分析及对策[J]. 杨克兵,王竞飞,马凤芹,唐海洋,潘雪峰.  天然气与石油. 2018(02)
[7]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敏感性特征及其控制因素——以新安边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为例[J]. 邵东波,陈建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8]鄂尔多斯盆地热演化史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J]. 任战利,于强,崔军平,祁凯,陈占军,曹展鹏,杨鹏.  地学前缘. 2017(03)
[9]富县探区长8段致密油藏特征及主控因素[J]. 贺永红,任战利,陈占军,邓亚仁,葛云锦,焦健,李红进,陈西畔,师学耀.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6(03)
[10]致密油与页岩油内涵、特征、潜力及挑战[J]. 邹才能,朱如凯,白斌,杨智,侯连华,查明,付金华,邵雨,刘可禹,曹宏,袁选俊,陶士振,唐晓明,王岚,李婷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15(01)

博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储层特征及油藏成藏条件研究[D]. 窦伟坦.成都理工大学 2005
[2]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及含油性研究[D]. 杨华.成都理工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7油层组含油富集区优选[D]. 姜南.西北大学 2017
[2]合水地区长63油藏储层综合评价及油气富集规律研究[D]. 丁迎超.长安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36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36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b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