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口凹陷断裂密集带形成演化特征及油气富集差异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05:13
断裂密集带作为斜向伸展作用的标志性产物,是断块油气藏形成与聚集的主要场所。针对歧口凹陷不同走向断裂密集带油气富集差异较大的问题,通过统计密集带几何学特征及构造组合样式,结合断裂带形成演化规律,分析不同走向断裂带油气富集差异。结果表明:歧口凹陷主要发育NEE、EW向及NNE向3种断裂带。其中,NNE向断裂带形成时期最早,断裂的垂向输导能力最弱,油气在深部富集; NEE向断裂带随后形成,断裂对盖层的破坏作用最强,油气在深、浅层均有分布; EW向断裂带形成时期最晚,断裂的垂向输导能力介于前两者之间。研究成果可为歧口凹陷及相似的多期裂陷盆地断裂密集带的油气勘探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文章来源】:特种油气藏.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歧口凹陷断裂密集带分布及地层简表
在经历了多期多向构造变形的叠加后,歧口凹陷的断裂分布及组合样式较为复杂。平面上,断裂在盆地各个位置均有发育,并主要包含4种走向:NEE向、近EW向、NNE向及NWW向。其中,NEE向及近EW断裂数量最多,NNE向断裂数量相对较少,而NWW向断裂零星分布(图1)。在剖面上,断裂在不同层位均有发育,部分断裂从基底断穿至地表附近,也有部分断裂只在某个较短的时期内活动,这些断裂相互交叉,组成“Y”字形、“似花状”等构造样式(图2)。在歧口凹陷的坳陷层中,断裂以带状分布为主,断裂密集带主体呈3种走向:NEE—SWW向、EW向、NNE—SSW向(图1)。为了识别不同断裂带在不同层位几何学的差异,文中对断裂带的断裂密度及断裂累计长度进行统计(图3,图3中饼状图为断裂密度,表示500km2内的断裂条数)其中,断裂密度表明断裂带的发育程度,断裂密度的增加通常表明了断裂走滑数量的增加。而断裂累计长度代表了断裂带的规模,断裂长度的增加通常表明断裂的伸展分量的增加。
3类断裂密集带中,NEE向断裂带的密度最小,断裂累计长度最大,而NNE向断裂带的密度最大,断裂累计长度最小,这反映出NEE向断裂带所经历的正交伸展作用较强,而NNE向断裂带所经历的斜向伸展作用较强。3 断裂密集带演化规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渤海东部先存构造斜向拉伸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任健,吕丁友,陈兴鹏,刘朋波,官大勇,苏凯,张宏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3)
[2]断裂密集带及附近下生上储式油气富集的控制因素[J]. 付广,王宇鹏. 岩性油气藏. 2018(02)
[3]东营凹陷新生代扭张构造样式及控藏规律[J]. 张伟忠,查明,张云银,陈程,曲志鹏,张林,高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6)
[4]似花状断裂密集带富油差异性——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中浅层为例[J]. 胡明,姜宏军,付广,历娜,陈亚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04)
本文编号:2949035
【文章来源】:特种油气藏.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歧口凹陷断裂密集带分布及地层简表
在经历了多期多向构造变形的叠加后,歧口凹陷的断裂分布及组合样式较为复杂。平面上,断裂在盆地各个位置均有发育,并主要包含4种走向:NEE向、近EW向、NNE向及NWW向。其中,NEE向及近EW断裂数量最多,NNE向断裂数量相对较少,而NWW向断裂零星分布(图1)。在剖面上,断裂在不同层位均有发育,部分断裂从基底断穿至地表附近,也有部分断裂只在某个较短的时期内活动,这些断裂相互交叉,组成“Y”字形、“似花状”等构造样式(图2)。在歧口凹陷的坳陷层中,断裂以带状分布为主,断裂密集带主体呈3种走向:NEE—SWW向、EW向、NNE—SSW向(图1)。为了识别不同断裂带在不同层位几何学的差异,文中对断裂带的断裂密度及断裂累计长度进行统计(图3,图3中饼状图为断裂密度,表示500km2内的断裂条数)其中,断裂密度表明断裂带的发育程度,断裂密度的增加通常表明了断裂走滑数量的增加。而断裂累计长度代表了断裂带的规模,断裂长度的增加通常表明断裂的伸展分量的增加。
3类断裂密集带中,NEE向断裂带的密度最小,断裂累计长度最大,而NNE向断裂带的密度最大,断裂累计长度最小,这反映出NEE向断裂带所经历的正交伸展作用较强,而NNE向断裂带所经历的斜向伸展作用较强。3 断裂密集带演化规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渤海东部先存构造斜向拉伸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J]. 任健,吕丁友,陈兴鹏,刘朋波,官大勇,苏凯,张宏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9(03)
[2]断裂密集带及附近下生上储式油气富集的控制因素[J]. 付广,王宇鹏. 岩性油气藏. 2018(02)
[3]东营凹陷新生代扭张构造样式及控藏规律[J]. 张伟忠,查明,张云银,陈程,曲志鹏,张林,高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7(06)
[4]似花状断裂密集带富油差异性——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中浅层为例[J]. 胡明,姜宏军,付广,历娜,陈亚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16(04)
本文编号:2949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49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