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储层人工缝网形成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0 02:24
致密油气储层须经水力压裂改造才能形成有效产能,储层的人工缝网形成能力是储层改造的核心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主要是采用以“脆性”为参数的“可压性”进行人工缝网形成能力评价。然而,“脆性”属于岩心小尺度、标量力学性质,不足以表征人工裂缝在大尺度岩体中的三维扩展规律。本文针对我国复杂地质条件,分析了人工裂缝在三维空间扩展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得出基质脆性往往不是决定储层缝网形成能力的制约因素,还需要将更多因素考虑在内,包括储层基质脆性、水平应力差、层间应力差、层理、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和局部构造等,尝试提出了致密储层人工缝网形成能力评价方法。将该方法用于湖南保靖页岩气和吉林致密气储层评价,分析得出局部小构造和倾斜层理是影响湖南保靖页岩气S井缝网形成能力的重要因素,局部小构造引起过高的水平应力和应力差,倾斜层理影响垂向裂缝的形态和缝宽,影响施工压力、加砂效率和缝网复杂性;而影响吉林油田英台断陷A井和B井压后效果差异的因素是天然裂缝的发育程度,大排量条件下垂向裂缝过度扩展是影响该油田层状储层缝网形成能力的重要问题。本文是对致密储层人工缝网形成能力评价方法的初步探索,尚属于半定量分析,需进一步完善,并向定...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天然裂缝和水力裂缝干扰图(Warpinski,1987)
(2)结合保靖区块,通过现场资料分析,对 S 井的成缝能力进行评价;(3)结合吉林油田,对 A 井和 B 井的缝网形成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现进行论证。.2 技术路线在对人工缝网形成能力进行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人形成能力与可压性不同,提出缝网形成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经过样品采集、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后,对湖南保靖区块的岩心进行储层物性分性评价、裂缝发育程度评价以及地应力分析,结合现场压裂效果分析,明保靖区块 S 井人工缝网形成能力的因素;对吉林英台断陷的岩心进行储层析、脆性评价、地应力分析和各向异性分析,结合现场压裂效果分析,并试压裂对 A 井和 B 井的裂缝复杂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结合微震监测发现下垂向裂缝的过度扩展问题,明确影响英台断陷 A 井和 B 井的人工缝网形的因素。图 1.4 为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a)北美 (b)中国图 2.1 中国与北美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图(邹才能,2015)Fig. 2.1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China and NAmerica (Zou Caineng, 2015)中国的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这注定了中国未来的致密开发是一个前途光明、但会困难重重、需要长时间探索的过程。.2 缝网形成能力需考虑地质因素的影响由于中国与美国的地质条件差异很大,所以美国的基于脆性的评价方法中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评价,需要考虑地质因素对缝网形成能力的影响。很多学者都认为,致密油气储层能否通过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网络与储层件有着密切关联[29,30]。我国的地质条件复杂,即使是同一区块不同井位气储层的地质条件也是不同的,因此地质因素对缝网形成能力的影响非已经有学者提出天然裂缝发育和地应力是影响人工缝网形成能力的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致密储层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分析[J]. 朱筱敏,潘荣,朱世发,魏巍,叶蕾. 地学前缘. 2018(02)
[2]裂缝性油气藏区块的岩石可压性分析[J]. 张旭,刘卫华,谷尚震. 能源与环保. 2018(02)
[3]致密储层地层参数对体积压裂缝网的影响研究[J]. 郭小哲,赵刚,刘学锋,王晶,孔祥明,江彩云.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1)
[4]径向井压裂定向起裂机理研究[J]. 李小龙,李建雄,周丽萍,张凯文,刘耀华,陈昱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5]Hoek-Brown准则在岩石强度各向异性评价中的应用[J]. 周广照,彭云晖,许思勇,冉晓军,李平.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2)
[6]非常规油气储层脆性指数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赖锦,王贵文,范卓颖,陈晶,王抒忱,周正龙,范旭强. 石油科学通报. 2016(03)
[7]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脆性评价与“甜点层”预测[J]. 张晨晨,王玉满,董大忠,李新景,管全中. 天然气工业. 2016(09)
[8]松辽盆地英台断陷天然气资源潜力探讨[J]. 郑曼,李建忠,王颖,陈晓明,范晶,郑民,吴晓智,王文广.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09)
[9]储层体积压裂改造可行性分析[J]. 田建超,胡佳佳. 化工管理. 2016(25)
[10]体积压裂复杂裂缝开启力学条件研究[J]. 刘元爽,罗天雨,韩晓强. 中外能源. 2015(12)
博士论文
[1]致密油藏体积压裂缝网形成及控制方法研究[D]. 史晓东.东北石油大学 2017
[2]弱层理剪切诱导缝网裂缝的形成与扩展机理研究[D]. 董康兴.东北石油大学 2017
[3]英台复杂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研究[D]. 邵昭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5
[4]煤岩体积压裂机理研究[D]. 路艳军.西南石油大学 2015
[5]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及火山作用的热效应研究与应用[D]. 王民.东北石油大学 2010
[6]长岭1号气田火山岩体识别及裂缝性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 万学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7]中原油田钻头综合选型研究及应用[D]. 张召平.中国石油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Erdos盆地低渗透油藏天然裂缝发育程度量化分析及应用[D]. 王宁.西安石油大学 2017
[2]影响致密油层缝网压裂储层改造体积的主要因素研究[D]. 彭娇.西安石油大学 2016
[3]大港油田孔二段致密砂岩储层可压性评价研究[D]. 何涛.西南石油大学 2016
[4]页岩气水平井缝网压裂工艺参数研究与优化[D]. 徐苗.长江大学 2016
[5]湖南保靖页岩气储层吸水能力及其对产能的影响[D]. 任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6]蜀南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研究[D]. 齐晓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7]杏北区块近断层大斜度井井眼轨道控制技术及应用[D]. 吴迪.东北石油大学 2016
[8]英台气田营二段致密气藏富集规律研究[D]. 刘宇.东北石油大学 2015
[9]硬脆性页岩井壁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 赵维超.西南石油大学 2014
[10]英台断陷营城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D]. 吴国庆.东北石油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67870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天然裂缝和水力裂缝干扰图(Warpinski,1987)
(2)结合保靖区块,通过现场资料分析,对 S 井的成缝能力进行评价;(3)结合吉林油田,对 A 井和 B 井的缝网形成能力进行评价,并结合现进行论证。.2 技术路线在对人工缝网形成能力进行大量的文献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之上,明确人形成能力与可压性不同,提出缝网形成能力的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经过样品采集、文献调研和资料收集后,对湖南保靖区块的岩心进行储层物性分性评价、裂缝发育程度评价以及地应力分析,结合现场压裂效果分析,明保靖区块 S 井人工缝网形成能力的因素;对吉林英台断陷的岩心进行储层析、脆性评价、地应力分析和各向异性分析,结合现场压裂效果分析,并试压裂对 A 井和 B 井的裂缝复杂程度进行了评价,同时结合微震监测发现下垂向裂缝的过度扩展问题,明确影响英台断陷 A 井和 B 井的人工缝网形的因素。图 1.4 为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a)北美 (b)中国图 2.1 中国与北美非常规油气资源分布图(邹才能,2015)Fig. 2.1 The distribution map of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China and NAmerica (Zou Caineng, 2015)中国的油气资源丰富,但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这注定了中国未来的致密开发是一个前途光明、但会困难重重、需要长时间探索的过程。.2 缝网形成能力需考虑地质因素的影响由于中国与美国的地质条件差异很大,所以美国的基于脆性的评价方法中国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评价,需要考虑地质因素对缝网形成能力的影响。很多学者都认为,致密油气储层能否通过压裂形成复杂裂缝网络与储层件有着密切关联[29,30]。我国的地质条件复杂,即使是同一区块不同井位气储层的地质条件也是不同的,因此地质因素对缝网形成能力的影响非已经有学者提出天然裂缝发育和地应力是影响人工缝网形成能力的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致密储层研究进展和热点问题分析[J]. 朱筱敏,潘荣,朱世发,魏巍,叶蕾. 地学前缘. 2018(02)
[2]裂缝性油气藏区块的岩石可压性分析[J]. 张旭,刘卫华,谷尚震. 能源与环保. 2018(02)
[3]致密储层地层参数对体积压裂缝网的影响研究[J]. 郭小哲,赵刚,刘学锋,王晶,孔祥明,江彩云.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1)
[4]径向井压裂定向起裂机理研究[J]. 李小龙,李建雄,周丽萍,张凯文,刘耀华,陈昱辛.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5]Hoek-Brown准则在岩石强度各向异性评价中的应用[J]. 周广照,彭云晖,许思勇,冉晓军,李平. 地质科技情报. 2017(02)
[6]非常规油气储层脆性指数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进展[J]. 赖锦,王贵文,范卓颖,陈晶,王抒忱,周正龙,范旭强. 石油科学通报. 2016(03)
[7]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脆性评价与“甜点层”预测[J]. 张晨晨,王玉满,董大忠,李新景,管全中. 天然气工业. 2016(09)
[8]松辽盆地英台断陷天然气资源潜力探讨[J]. 郑曼,李建忠,王颖,陈晓明,范晶,郑民,吴晓智,王文广.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09)
[9]储层体积压裂改造可行性分析[J]. 田建超,胡佳佳. 化工管理. 2016(25)
[10]体积压裂复杂裂缝开启力学条件研究[J]. 刘元爽,罗天雨,韩晓强. 中外能源. 2015(12)
博士论文
[1]致密油藏体积压裂缝网形成及控制方法研究[D]. 史晓东.东北石油大学 2017
[2]弱层理剪切诱导缝网裂缝的形成与扩展机理研究[D]. 董康兴.东北石油大学 2017
[3]英台复杂火山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渗流规律研究[D]. 邵昭媛.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5
[4]煤岩体积压裂机理研究[D]. 路艳军.西南石油大学 2015
[5]有机质生烃动力学及火山作用的热效应研究与应用[D]. 王民.东北石油大学 2010
[6]长岭1号气田火山岩体识别及裂缝性储层分布规律研究[D]. 万学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7]中原油田钻头综合选型研究及应用[D]. 张召平.中国石油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Erdos盆地低渗透油藏天然裂缝发育程度量化分析及应用[D]. 王宁.西安石油大学 2017
[2]影响致密油层缝网压裂储层改造体积的主要因素研究[D]. 彭娇.西安石油大学 2016
[3]大港油田孔二段致密砂岩储层可压性评价研究[D]. 何涛.西南石油大学 2016
[4]页岩气水平井缝网压裂工艺参数研究与优化[D]. 徐苗.长江大学 2016
[5]湖南保靖页岩气储层吸水能力及其对产能的影响[D]. 任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6]蜀南页岩气储层可压裂性研究[D]. 齐晓刚.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7]杏北区块近断层大斜度井井眼轨道控制技术及应用[D]. 吴迪.东北石油大学 2016
[8]英台气田营二段致密气藏富集规律研究[D]. 刘宇.东北石油大学 2015
[9]硬脆性页岩井壁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 赵维超.西南石油大学 2014
[10]英台断陷营城组天然气成藏条件研究[D]. 吴国庆.东北石油大学 2013
本文编号:2967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67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