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北油田聚合物/孔喉尺度微球加效调驱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0 11:36
葡125井区位于葡北三断块中部,主要含油层系为葡I组油层,油藏埋深相对较浅800~1000m。油藏平均孔隙度为14.34%,平均渗透率为298.O×10-3μm2,平均温度为47.4℃,地层水矿化度8490~9789mg/L,为NaHC03水型。储层非均质性较强,水驱控制程度低,单向连通比例大,井间开采差异大,层内注水无效循环,层间矛盾大,薄差油层动用差,聚驱效果逐年下降,含水率不断上升,生产井受效不明显,急需转变开发方式,控制含水上升。本文针对葡125试验区强非均质性油藏特征及开发存在的问题,提出利用聚合物/孔喉尺度微球加效调驱技术,改善注水及聚合物驱开发效果。在聚合物驱控制流度的基础上,通过聚合物/孔喉尺度微球加效作用,发挥微球逐级调驱的能力,加强聚合物的转向能力、延缓聚合物单向突破,从而不断启动薄差油层,实现全程调驱。根据葡125试验区油藏孔喉直径,按照颗粒类堵剂“1/3~2/3”架桥堵塞原理,优选出平均粒径为4.420μm微球的WQ-Ⅰ;WQ-I在水中分散性良好,耐温耐盐性良好,在油藏条件下微球的粒径为9.842μm膨胀倍率为1.25;在油藏条件下60天后微球具有较好的圆度,其...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2-2激光粒度分析仪??
图2-4??:种不同微球的电镜扫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研究[J]. 许博文,欧阳传湘,邹斌,孙晨祥,何梦莹,吴俣昊. 当代化工. 2016(10)
[2]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邢恩浩,陶鑫,金磊,马军喆,曲宗伟. 辽宁化工. 2016(03)
[3]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HAP组合体系的深部调驱性能研究[J]. 姜志高,李陈,韦巍,胡微雪.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07)
[4]应用CT技术研究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J]. 郑波,侯吉瑞,张蔓,宋兆杰,王楠. 新疆石油地质. 2016(01)
[5]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复合体系在模拟孔喉中的渗流[J]. 姬鄂豫,陈海玲.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5(06)
[6]高温高盐油藏新型表面活性剂微球复配体系调驱实验[J]. 王崇阳,蒲万芬,赵田红,朱强娟,庞诗师.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5(06)
[7]高抗盐型均一尺度聚合物复合微球调剖剂的研究[J]. 刘阳玲,涂伟霞.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10)
[8]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复合调驱注入参数优化设计[J]. 杨俊茹,谢晓庆,张健,郑晓宇,未志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06)
[9]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研究[J]. 仇东旭,宋丽,王昊,朱妍婷. 精细石油化工. 2014(01)
[10]聚合物微球深部液流转向油藏适应性[J]. 韩海英,李俊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3 (06)
博士论文
[1]聚合物微球油藏适应性评价方法及调驱机理研究[D]. 孙哲.东北石油大学 2017
[2]低弹性聚合物微球的调剖作用机理研究[D]. 杨红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3]阳离子微球的制备及其与聚合物的界面作用机制[D]. 李光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
硕士论文
[1]纳微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优化及评价研究[D]. 任厚霖.西南石油大学 2016
[2]基于微球的聚合物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 王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3]新型膨胀型树脂及橡胶微球的调堵适应性研究[D]. 张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
[4]葡125井区调驱配方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D]. 李振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3
[5]微纳米弹性微球启动剩余油及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D]. 孙玉青.中国石油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68631
【文章来源】:西南石油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图2-2激光粒度分析仪??
图2-4??:种不同微球的电镜扫描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温高盐油藏聚合物纳米微球调驱研究[J]. 许博文,欧阳传湘,邹斌,孙晨祥,何梦莹,吴俣昊. 当代化工. 2016(10)
[2]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测定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 邢恩浩,陶鑫,金磊,马军喆,曲宗伟. 辽宁化工. 2016(03)
[3]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HAP组合体系的深部调驱性能研究[J]. 姜志高,李陈,韦巍,胡微雪.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07)
[4]应用CT技术研究交联聚合物驱油机理[J]. 郑波,侯吉瑞,张蔓,宋兆杰,王楠. 新疆石油地质. 2016(01)
[5]交联聚合物微球/疏水缔合聚合物复合体系在模拟孔喉中的渗流[J]. 姬鄂豫,陈海玲.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5(06)
[6]高温高盐油藏新型表面活性剂微球复配体系调驱实验[J]. 王崇阳,蒲万芬,赵田红,朱强娟,庞诗师.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5(06)
[7]高抗盐型均一尺度聚合物复合微球调剖剂的研究[J]. 刘阳玲,涂伟霞.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4(10)
[8]交联聚合物微球-聚合物复合调驱注入参数优化设计[J]. 杨俊茹,谢晓庆,张健,郑晓宇,未志杰.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06)
[9]疏水缔合羟乙基纤维素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研究[J]. 仇东旭,宋丽,王昊,朱妍婷. 精细石油化工. 2014(01)
[10]聚合物微球深部液流转向油藏适应性[J]. 韩海英,李俊键.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13 (06)
博士论文
[1]聚合物微球油藏适应性评价方法及调驱机理研究[D]. 孙哲.东北石油大学 2017
[2]低弹性聚合物微球的调剖作用机理研究[D]. 杨红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3]阳离子微球的制备及其与聚合物的界面作用机制[D]. 李光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4
硕士论文
[1]纳微米微球深部调驱技术优化及评价研究[D]. 任厚霖.西南石油大学 2016
[2]基于微球的聚合物复合体系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 王剑.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
[3]新型膨胀型树脂及橡胶微球的调堵适应性研究[D]. 张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
[4]葡125井区调驱配方优化及数值模拟研究[D]. 李振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3
[5]微纳米弹性微球启动剩余油及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D]. 孙玉青.中国石油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68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68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