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1-安97块太古界潜山油藏储层精细评价
发布时间:2021-01-14 22:20
为充分挖掘老区潜力,有力地促进老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本次研究在老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对安1-安97块太古界潜山油藏储层进行综合研究,搞清油藏裂缝的发育情况,建立可靠的油藏地质模型,为油田剩余油研究、剩余油挖潜提供指导意义。本次油藏储层精细评价,利用现代地震、测井和油藏综合分析技术,首先通过潜山储层岩石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裂缝的发育情况,然后利用测井数据对裂缝进行解释,研究储层物性参数,建立油层和有效厚度的划分图版,最后利用地震数据对油藏裂缝进行精细、定量的三维空间描述,建立潜山裂缝模型,并进行储量计算。安1-安97块构造上位于大民屯凹陷的中央潜山带,西部与静北灰岩潜山相隔,南接大民屯凹陷的东胜堡古潜山,安1-安97潜山中主要发育三个方向的裂缝,即NE—NEE、NNW—NW及EW向,裂缝主要为张性、张剪性裂缝,以中高角度缝,特别是以高角度裂缝为主。潜山油藏油层的分布主要受构造和岩性控制,主要集中发育于构造高部位和断层比较发育的区域,尤其是裂缝发育程度高的区域相对集中。而裂缝的发育程度与岩性有很大的关系。裂缝主要发育在混合花岗岩、浅粒岩等暗色矿物含量少,性脆的地层中。安1-安97块潜山储...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0.1总体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西部与静北灰岩潜山相隔,南接大民屯凹陷的东胜堡古潜山(图 1.1)97 块自 1980 年至 1985 年进行了多次二维数字覆盖地震,测线密度 0.6 0.6又完成了三维地震,覆盖全区。1987 年上报探明含油面积 9.5 km2。地质储量 t。1974 年 1 月钻探第一口探井沈 32 井,完钻井深 2800m,于 2768.5m 揭开潜山的油气显示,在 2612-2790m 井段中途测试,日产油 12.09t,累产油 0.6777工业油流。1988年9月工区井投入试采,生产2797.63-2878.6m井段,日产油5产油 386t。截止目前为止,区块共有油井 31 口,开井 30 口,日产液 478t/d,日产油 1产油 173.1 104t,累积产水 94.8 104t,综合含水 61.1%,采油速度 0.64%度 16.44%,有注水井 15 口,开井 15 口,日注水 512m3,累积注水 238.4 1注采比 0.68。取心井 17 口,取心进尺 211.08m,心长 131.93m,收获率 62.05%,取得含油43m.油浸 11.56m,油斑 33.39m,油迹 21.03m,荧光 27.995m。试油 17 口 13 口井 16 个层为油层,3 口井 5 层为低产油流。
图 1.2 安 1-安 97 块 柱状图1.3 区域 造 化特辽河坳陷位于欧亚板块构造与西太平洋板块构造的交汇处。在中生代之前辽河拗陷位于华北地台的东北部。中新生代时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东亚大陆的东部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渤海裂谷系。该裂谷系为北东向展布,其对中国东部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辽河坳陷由渤海裂谷形成的断陷盆地。因此,前新生代华北地台东部的基底构造和中、新生代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共同作用,形成了辽河坳陷目前的构造形态。大民屯凹陷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特征。根据基底特征、构造类型及构造演化规律、沉积体系特征,可以划分 3 个重要的一级构造单元,分别为西部斜坡带、中央深陷带和东部陡坡带。中央深陷带又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北部为三台子洼陷,中部具有“两洼夹一隆”的格局,主要为安福屯洼陷和胜东洼陷和静安堡—东胜堡构造带,南部为荣胜堡洼陷[34]。其中,静安堡潜山就是本文的研究工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变质岩裂缝段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与裂缝预测[J]. 夏振宇,汪勇,蔡伟祥,兰天,李彬,黄凤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29)
[2]大民屯凹陷变质岩潜山油水分布与成藏类型探讨[J]. 黄承胜.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4(06)
[3]大民屯凹陷曹台潜山油藏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规律预测[J]. 杨永亮.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1)
[4]辽河盆地太古界变质岩油气储层特征[J]. 高世臣,郑丽辉,邢玉忠.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02)
[5]辽河坳陷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主控因素分析[J]. 孟卫工,李晓光,刘宝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05)
[6]相干体技术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蔡刚,孙东,裴明利,刘伟方,龚洪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04)
[7]孤西断裂带下古生界褶皱-块断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J]. 王永诗,彭传圣,姜素华,庄文山,魏艳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8]大民屯凹陷静安堡西侧低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J]. 郭建华,刘辰生,吴东胜,吴智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9]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古潜山油气成藏与分布[J]. 刘静江,刘慧荣,谭琳,张春莲. 地质科学. 2004(04)
[10]大民屯凹陷沈223-229潜山构造及储层研究[J]. 侯建湘,孟庆友,汤淘,胡勇. 河南石油. 2004(03)
博士论文
[1]杨家坝油田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王娟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硕士论文
[1]沈67块多元开发油藏工程设计研究[D]. 程巍.东北石油大学 2016
[2]牛18断块区精细地质研究与应用[D]. 黄华.东北石油大学 2013
[3]安1-安97潜山精细地质研究[D]. 李贻勇.东北石油大学 2012
[4]黄金带油田东部地区精细油藏描述[D]. 赵振尧.东北石油大学 2011
[5]我国石油资源流动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D]. 牛海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1
[6]大民屯凹陷边台基岩潜山油藏储层研究[D]. 杨杰.中国石油大学 2010
[7]牛居油田牛18断块区精细地质研究与应用[D]. 刘丹.大庆石油学院 2008
[8]边台油田潜山油藏天然裂缝预测方法研究[D]. 陈超.大庆石油大学 2006
[9]红星地区复杂断块精细油藏描述[D]. 杨传勇.大庆石油大学 2006
[10]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沈625-229低潜山构造储层研究[D]. 郝春联.大庆石油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7664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0.1总体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西部与静北灰岩潜山相隔,南接大民屯凹陷的东胜堡古潜山(图 1.1)97 块自 1980 年至 1985 年进行了多次二维数字覆盖地震,测线密度 0.6 0.6又完成了三维地震,覆盖全区。1987 年上报探明含油面积 9.5 km2。地质储量 t。1974 年 1 月钻探第一口探井沈 32 井,完钻井深 2800m,于 2768.5m 揭开潜山的油气显示,在 2612-2790m 井段中途测试,日产油 12.09t,累产油 0.6777工业油流。1988年9月工区井投入试采,生产2797.63-2878.6m井段,日产油5产油 386t。截止目前为止,区块共有油井 31 口,开井 30 口,日产液 478t/d,日产油 1产油 173.1 104t,累积产水 94.8 104t,综合含水 61.1%,采油速度 0.64%度 16.44%,有注水井 15 口,开井 15 口,日注水 512m3,累积注水 238.4 1注采比 0.68。取心井 17 口,取心进尺 211.08m,心长 131.93m,收获率 62.05%,取得含油43m.油浸 11.56m,油斑 33.39m,油迹 21.03m,荧光 27.995m。试油 17 口 13 口井 16 个层为油层,3 口井 5 层为低产油流。
图 1.2 安 1-安 97 块 柱状图1.3 区域 造 化特辽河坳陷位于欧亚板块构造与西太平洋板块构造的交汇处。在中生代之前辽河拗陷位于华北地台的东北部。中新生代时期,由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东亚大陆的东部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渤海裂谷系。该裂谷系为北东向展布,其对中国东部区域构造演化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辽河坳陷由渤海裂谷形成的断陷盆地。因此,前新生代华北地台东部的基底构造和中、新生代郯-庐断裂带的活动共同作用,形成了辽河坳陷目前的构造形态。大民屯凹陷具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构造特征。根据基底特征、构造类型及构造演化规律、沉积体系特征,可以划分 3 个重要的一级构造单元,分别为西部斜坡带、中央深陷带和东部陡坡带。中央深陷带又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北部为三台子洼陷,中部具有“两洼夹一隆”的格局,主要为安福屯洼陷和胜东洼陷和静安堡—东胜堡构造带,南部为荣胜堡洼陷[34]。其中,静安堡潜山就是本文的研究工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变质岩裂缝段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与裂缝预测[J]. 夏振宇,汪勇,蔡伟祥,兰天,李彬,黄凤祥.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5(29)
[2]大民屯凹陷变质岩潜山油水分布与成藏类型探讨[J]. 黄承胜.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4(06)
[3]大民屯凹陷曹台潜山油藏储层裂缝特征及分布规律预测[J]. 杨永亮.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01)
[4]辽河盆地太古界变质岩油气储层特征[J]. 高世臣,郑丽辉,邢玉忠.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8(02)
[5]辽河坳陷变质岩古潜山内幕油藏形成主控因素分析[J]. 孟卫工,李晓光,刘宝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05)
[6]相干体技术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J]. 蔡刚,孙东,裴明利,刘伟方,龚洪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04)
[7]孤西断裂带下古生界褶皱-块断型潜山油气成藏模式[J]. 王永诗,彭传圣,姜素华,庄文山,魏艳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4)
[8]大民屯凹陷静安堡西侧低潜山油气成藏条件分析[J]. 郭建华,刘辰生,吴东胜,吴智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2)
[9]塔里木盆地轮南奥陶系古潜山油气成藏与分布[J]. 刘静江,刘慧荣,谭琳,张春莲. 地质科学. 2004(04)
[10]大民屯凹陷沈223-229潜山构造及储层研究[J]. 侯建湘,孟庆友,汤淘,胡勇. 河南石油. 2004(03)
博士论文
[1]杨家坝油田油藏精细描述及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D]. 王娟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
硕士论文
[1]沈67块多元开发油藏工程设计研究[D]. 程巍.东北石油大学 2016
[2]牛18断块区精细地质研究与应用[D]. 黄华.东北石油大学 2013
[3]安1-安97潜山精细地质研究[D]. 李贻勇.东北石油大学 2012
[4]黄金带油田东部地区精细油藏描述[D]. 赵振尧.东北石油大学 2011
[5]我国石油资源流动空间格局演化特征研究[D]. 牛海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1
[6]大民屯凹陷边台基岩潜山油藏储层研究[D]. 杨杰.中国石油大学 2010
[7]牛居油田牛18断块区精细地质研究与应用[D]. 刘丹.大庆石油学院 2008
[8]边台油田潜山油藏天然裂缝预测方法研究[D]. 陈超.大庆石油大学 2006
[9]红星地区复杂断块精细油藏描述[D]. 杨传勇.大庆石油大学 2006
[10]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沈625-229低潜山构造储层研究[D]. 郝春联.大庆石油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77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7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