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石油论文 >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

发布时间:2021-01-20 14:06
  基于阿姆河右岸中部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储层流体包裹体的镜下观察、均一温度测定,结合烃源岩生排烃史、地层埋藏史、热史及构造演化史,恢复阿姆河右岸中部油气藏的成藏过程。结果表明:第一期为早白垩世阿尔必期(120~105 Ma),穆尔加勃坳陷的中下侏罗统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早白垩世晚期,生成的油气沿不整合面及查尔朱基底断裂运移至桑迪克雷隆起的碳酸盐岩礁滩体而聚集成藏,对应的包裹体为赋存于二世代方解石胶结物的、具有定向排列的叶黄色荧光包裹体;第二期为晚白垩世土伦期(75~65 Ma),盆地东南部中下侏罗统生成的凝析气继续充注桑迪克雷隆起的圈闭,中下侏罗统达到生烃高峰,生成的油气开始充注中部油气藏,对应的包裹体为赋存于半自形晶簇状及自形连晶状方解石胶结物的、略具有定向性的绿色荧光包裹体;第三期为晚渐新世—中新世(30~20 Ma),在穆尔加勃坳陷的油气持续充注的背景下,烃源岩对中部油气藏的充注强度不断增加,并在喜山期构造挤压的影响下,对古油气藏进行调整定形,对应的包裹体为与大量气体包裹体共生的杂乱无章的蓝色荧光包裹体。 

【文章来源】: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20,44(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卡洛夫—牛津阶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藏期


阿姆河右岸中上侏罗统储层中流体包裹体镜下特征

曲线,烃源岩,曲线,油气


利用烃源岩地球化学数据,对阿姆河右岸的三套烃源岩进行生排烃史模拟,为成藏期判断提供依据。阿姆河右岸的三套烃源岩生排烃史曲线见图4,与生烃时间相比,排烃时间需要满足烃源岩自身孔隙的吸附而滞后。中下侏罗统烃源岩从170 Ma开始生烃,在150 Ma左右开始排烃,在早白垩世、晚白垩世及古近纪形成三级阶梯状排烃趋势,在古近纪达到排烃高峰;灰岩层与高伽马泥岩层从103 Ma开始生烃,在98 Ma左右开始排烃,相对于中下侏罗统煤系泥岩,泥灰岩与Gap层的生排烃量较小,在古近纪达到排烃高峰。在喜山期造山运动前,右岸处于稳定沉降阶段,地温升高促进烃源岩的生排烃作用,且东部相对埋深较大,为右岸的主要烃源灶,随喜山期造山运动开始,东部强烈褶皱隆起,右岸最主要的烃源灶遭到破坏,导致右岸整体的生排烃作用减缓。地质历史时期中,盆地东南部的穆尔加勃坳陷处于盆地相对拗陷的区域,即烃源岩演化阶段领先右岸坳陷的烃源岩,但是穆尔加勃坳陷的油气需要进行长距离的侧向与垂向运移,油气运移至右岸的时间与穆尔加勃坳陷烃源岩生烃领先右岸烃源岩的时间相当,从而形成穆尔加勃坳陷油气对右岸圈闭的充注时期,与右岸本地烃源岩的生排烃时期重叠的现象。在右岸烃源岩的排烃阶段,穆尔加勃坳陷的油气已经运移到右岸,对圈闭进行充注。

模式图,油气,侏罗统,模式


早白垩世,盆地中部穆尔加勃坳陷的中下侏罗统煤系泥岩进入生油窗并快速达到排烃高峰阶段,阿尔必期(120~105 Ma),生成的油气沿侏罗纪地层和古生界之间的不整合面,以及查尔朱断阶带的基底断裂运移至桑迪克雷隆起南部斜坡带礁滩体被捕获,形成构造—岩性复合油气藏[32-33](见图6(a))。虽然右岸的生排烃模拟数据显示中下侏罗统煤系泥岩达到第一个排烃高峰,但中部中下侏罗统煤系泥岩埋深小于3 km(见图5),处于低成熟阶段,生排烃量较小,主要烃源灶为右岸东部坳陷,东部排出的油气就近聚集,对右岸中部地区影响不大。晚白垩世土伦期,阿姆河盆地继续沉降,穆尔加勃坳陷烃源岩进入热裂解生凝析油气阶段,开始大量生成湿气并排出,阿姆河右岸中下侏罗统煤系泥岩达到第二个排烃高峰,右岸中部中下侏罗统煤系泥岩埋深超过3 km(见图5),达到生烃高峰,生成油气量较大,开始对中部油气藏进行混源作用,右岸中上侏罗统泥灰岩及高伽马泥岩在东部陆续进入低成熟阶段并少量排烃。土伦期—古新世(75~65 Ma),油气继续充注桑迪克雷隆起的圈闭[34](见图6(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阿姆河右岸B区中部卡洛夫-牛津阶高精度层序地层划分及层序发育模式[J]. 武重阳,于炳松,王红军,阮壮,程传捷,郭同翠,张良杰,程木伟.  现代地质. 2018(05)
[2]延安以南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中流体包裹体及烃类物质的油气指示意义[J]. 伊硕,黄文辉,王一刚,文应初.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18(06)
[3]阿姆河右岸东部地区岩溶裂缝的测井识别与评价[J]. 张树东,任兴国,罗利,郭廷亮,梁旭升.  天然气工业. 2018(06)
[4]阿姆河右岸萨曼杰佩气田凝析油潜含量确定方法[J]. 周克明,刘合年,何家欢,张培军.  天然气工业. 2018(06)
[5]阿姆河盆地东北部查尔朱基底断裂演化及其对盐下油气运聚的控制[J]. 聂明龙,何登发,刘群明,徐树宝,吴蕾,赵星林.  高校地质学报. 2017(02)
[6]阿姆河盆地侏罗系海相烃源岩地化特征及与中国海相烃源岩比较[J]. 聂明龙,徐树宝,方杰,陈骁帅.  沉积学报. 2017(03)
[7]松辽盆地德惠断陷华家构造带深层储层油气成藏期次——来自流体包裹体证据[J]. 赵玉涛,邵明礼,贾可心,林爽,唐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7(01)
[8]塔里木盆地典型深层油气藏成藏机制分析[J]. 鲁雪松,刘可禹,赵孟军,张宝收,陈洋,范俊佳,李秀丽.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6(06)
[9]盐膏岩组分与岩石速度关系模版研究——以阿姆河盆地盐膏岩为例(英文)[J]. 郭同翠,王红军,穆龙新,张兴阳,马智,田雨,李昊宸.  Applied Geophysics. 2016(03)
[10]阿姆河右岸B区西部中上侏罗统卡洛夫-牛津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李菡韵,杨洪志,钟兵,徐建亭,刘勇,吴建发.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6(02)



本文编号:29891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29891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e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