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藏特征与形成主控因素
发布时间:2021-02-08 00:58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发育典型的陆相咸化湖盆页岩油,综合利用地震、岩心、测井等资料,对油藏特征及形成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芦草沟组大面积含油,以游离态和吸附态2种状态在多层"甜点"层的微—纳米孔喉、层理缝中聚集,被页岩隔层分隔,存在上、下2个"甜点"富集层段。页岩油藏地层压力、成熟度从凹陷区向斜坡区逐渐降低,原油密度逐渐增大。烃源岩品质及成熟度控制了页岩油的分布与原油性质,沉积微相控制了页岩油的分布层位,页岩的岩性与物性控制了页岩油的富集甜点,生烃增压是页岩油成藏的主要动力。
【文章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2020,42(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地质概况
芦草沟组上甜点和下甜点原油性质存在差异,横向上不同埋深的原油性质也存在差异。(1)上甜点P2l22层取得分析27井116个原油样品。结果显示,地面原油密度由西部的凹陷部位的0.875 9g/cm3增大到东部斜坡部位的0.895 8 g/cm3,50℃黏度由凹陷中部的43.03 m Pa·s(吉32-H井)向东部的凹陷边缘逐渐增加到133.16 m Pa·s(吉23井),含蜡量由8.1%增大到24.1%,凝固点由14.3℃到37.0℃,初馏点由86.3℃到167.5℃。(2)下甜点P2l12层取得分析7井32个原油样品。结果显示,地面原油密度由西部凹陷部位的0.900 9g/cm3增大到东部斜坡部位的0.923 1 g/cm3,50℃黏度由凹陷中部的94.2 m Pa·s向东部增大至407.08 m Pa·s,含蜡量由3.7%到8.6%,凝固点由1.9℃到15.8℃,初馏点90.0℃到153.0℃。综上所述,上甜点P2l22与下甜点P2l12相比,原油密度、黏度、初馏点较小,含蜡量、凝固点较高。平面上,自西向东随着芦草沟组埋藏变浅,原油性质从凹陷中部向边缘逐渐变差,原油黏度逐渐增大,反映了生烃演化阶段的变化。
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分布有利区与芦草沟组一段、二段的烃源岩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图3)。具体而言,芦草沟组一段烃源岩在凹陷区TOC含量整体都在1%以上,特别是页岩油分布区的烃源岩TOC含量都在4%以上,反映了其对页岩油成藏的控制。(1)芦草沟组一段存在好和较差质量的烃源岩层,一段上部烃源岩品质优于下部。上部约一半样品的TOC含量大于2%,平均值为2.86%,近一半的样品生烃潜量大于10 mg/g,平均值为9.84 mg/g。(2)芦草沟组二段总有机碳分布在0.84%~13.86%之间,页岩油分布区烃源岩TOC含量都在3.5%以上,生烃潜量分布在5.14~254.43 mg/g之间,大部分样品氯仿沥青“A”含量大于0.1%。其中,二段上部的烃源岩质量最好,约90%的样品总有机碳含量大于2%,平均值为4.59%,生烃潜量平均值为24.43 mg/g。吉32井和吉174井附近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超过4.5%,至凹陷的边缘,有机质丰度逐渐变低,氯仿沥青“A”的变化特征和TOC的变化基本一致。如前所述,芦草沟组上甜点体和下甜点体的原油性质有差异,认为与腐泥组的藻质体和无定形体含量丰富程度有关[14]。按照沉积地层纵向详细采样,用干酪根的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交会图确定干酪根类型,二段上层组主要为Ⅰ和Ⅱ型干酪根,而二段下层组Ⅰ、Ⅱ、Ⅲ型干酪根都存在,岩石薄片中见含粉砂质碳质泥岩和含碳质粉砂质泥岩(图4)。相比而言,一段上、下层组都是Ⅰ、Ⅱ干酪根。考虑到上甜点层的原油与上段烃源岩有很好的亲缘关系,下甜点与下段的烃源岩具有很好的亲缘关系[15],邻近层烃源岩的抽提物生物标志物具有一致性[16],因此,芦草沟组上、下甜点油质差别与生烃母质干酪根类型关系密切。
本文编号:3023113
【文章来源】:石油实验地质. 2020,42(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地质概况
芦草沟组上甜点和下甜点原油性质存在差异,横向上不同埋深的原油性质也存在差异。(1)上甜点P2l22层取得分析27井116个原油样品。结果显示,地面原油密度由西部的凹陷部位的0.875 9g/cm3增大到东部斜坡部位的0.895 8 g/cm3,50℃黏度由凹陷中部的43.03 m Pa·s(吉32-H井)向东部的凹陷边缘逐渐增加到133.16 m Pa·s(吉23井),含蜡量由8.1%增大到24.1%,凝固点由14.3℃到37.0℃,初馏点由86.3℃到167.5℃。(2)下甜点P2l12层取得分析7井32个原油样品。结果显示,地面原油密度由西部凹陷部位的0.900 9g/cm3增大到东部斜坡部位的0.923 1 g/cm3,50℃黏度由凹陷中部的94.2 m Pa·s向东部增大至407.08 m Pa·s,含蜡量由3.7%到8.6%,凝固点由1.9℃到15.8℃,初馏点90.0℃到153.0℃。综上所述,上甜点P2l22与下甜点P2l12相比,原油密度、黏度、初馏点较小,含蜡量、凝固点较高。平面上,自西向东随着芦草沟组埋藏变浅,原油性质从凹陷中部向边缘逐渐变差,原油黏度逐渐增大,反映了生烃演化阶段的变化。
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分布有利区与芦草沟组一段、二段的烃源岩分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图3)。具体而言,芦草沟组一段烃源岩在凹陷区TOC含量整体都在1%以上,特别是页岩油分布区的烃源岩TOC含量都在4%以上,反映了其对页岩油成藏的控制。(1)芦草沟组一段存在好和较差质量的烃源岩层,一段上部烃源岩品质优于下部。上部约一半样品的TOC含量大于2%,平均值为2.86%,近一半的样品生烃潜量大于10 mg/g,平均值为9.84 mg/g。(2)芦草沟组二段总有机碳分布在0.84%~13.86%之间,页岩油分布区烃源岩TOC含量都在3.5%以上,生烃潜量分布在5.14~254.43 mg/g之间,大部分样品氯仿沥青“A”含量大于0.1%。其中,二段上部的烃源岩质量最好,约90%的样品总有机碳含量大于2%,平均值为4.59%,生烃潜量平均值为24.43 mg/g。吉32井和吉174井附近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最高,超过4.5%,至凹陷的边缘,有机质丰度逐渐变低,氯仿沥青“A”的变化特征和TOC的变化基本一致。如前所述,芦草沟组上甜点体和下甜点体的原油性质有差异,认为与腐泥组的藻质体和无定形体含量丰富程度有关[14]。按照沉积地层纵向详细采样,用干酪根的H/C原子比和O/C原子比交会图确定干酪根类型,二段上层组主要为Ⅰ和Ⅱ型干酪根,而二段下层组Ⅰ、Ⅱ、Ⅲ型干酪根都存在,岩石薄片中见含粉砂质碳质泥岩和含碳质粉砂质泥岩(图4)。相比而言,一段上、下层组都是Ⅰ、Ⅱ干酪根。考虑到上甜点层的原油与上段烃源岩有很好的亲缘关系,下甜点与下段的烃源岩具有很好的亲缘关系[15],邻近层烃源岩的抽提物生物标志物具有一致性[16],因此,芦草沟组上、下甜点油质差别与生烃母质干酪根类型关系密切。
本文编号:3023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shiyounenyuanlunwen/3023113.html